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认为.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来解释太阳中微子是不充分的。过去,天体物理学家一直用标准模型来预期来自太阳的中微子通量,但20年来在南达科打州的 Homestake 金矿中测得的来自太阳的中微子通量只有预期的1/3和1/2。此  相似文献   

2.
<正>天体物理学家最近开始酝酿计划以查明第九行星究竟有多奇怪。艺术家描绘的第九行星概念图。第九行星是一个尚未为我们观测到的天体,有观点认为,它在距太阳320亿千米远处绕后者运动。部分天文学家认为,第九行星或许是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黑洞除了幻想一个距我们"咫尺之遥"的黑洞,天体物理学家在这次疫情大流行期间还能干什么呢?虽然这个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确实有一些天文学家认为,我们太阳系的外部边缘藏匿着一个黑洞。  相似文献   

3.
星际分子云     
美国一组天体物理学家(D.圣德斯、N.斯克维尔、D.克雷门斯、P.索洛门)利用14米射电望远镜,在115赫兹频段上观测到银河系范围内的一氧化碳分子辐射,这一范围仅限于银河系的太阳轨道范围内。这项观测可以测定几千块星际气体云的大小和质量,并确切它们在银河系中的空间分布。星际云几乎都是由氢分子组成的,但其中还有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于1999年2月6日发射了称之为"星尘号"的宇宙飞船.这次"星尘号"的使命主要是收集宇宙间星际尘埃的标本。据悉这些星尘的一部分是由星球残余物构成.从这项使命中,我们有可能发现生命起源的秘密.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阿姆斯研究中心的天体化学实验室领导人、天体物理学家斯科特·斯坦  相似文献   

5.
正耗时30年,耗资237亿美元后,25 000吨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即将变成太阳。直到1920年,人类才真正意识到太阳和恒星是如何产生巨大能量的。同年10月,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写了一篇题为"恒星的内部结构"的文章,他写道:"恒星正在以未知的方式从一些巨大的能量库中吸取能量。这个能量库只能是亚原子能,众所周知,它在所有物质中  相似文献   

6.
整个宇宙就像一张复杂的网,所有的恒星和星系都附着在它之上.诗人们也许会因此吟唱,但是在这些华丽的诗篇中却蕴含着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揭开这张"宇宙之网"将会是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们的下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北辰 《科学24小时》2012,(11):18-21
战争与和平1930年1月的一天,在洛韦尔天文台里,汤博正在验看一些图片,通过比较,他发现了一个移动的亮点,那就是冥王星。当时人们认为冥王星的质量很大,它自然也就迅速地坐上了"第九大行星"的宝座,并且一坐就是六十多年。然而,这种情况到了1992年就发生了改变,因为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柯伊伯带天体。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的天体,就跟太阳系的小行星一样,它们都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但没有自己独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是月球把滔天洪水带给了地球,那么,又是什么天体使月球突然接近地球的呢?它可能就是隐藏在太阳背后的那颗不为人知的"第12号行星".美国发射的"尤利西斯"探测器现在正在太阳附近寻找它.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9.
一望无际的宇宙空间,不断运动变化的天体,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观。今天,人类的伟大科学成果,不断深化着对这些奇观的认识。火星上的强暴风雪最近,美国科学家们认为,在火星上也有强暴风雪,但它不同于地球上的暴风雪,而是二氧化碳冻结而形成的。这是分析"水手9号"宇宙飞船拍  相似文献   

10.
封面说明     
<正>"天空中最重的天体是看不见的",早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以前法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这样说过.1916年德国的施瓦西(K.Schwarzschild)得到了第一个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它描述了一种特殊天体——黑洞.物质可以通过黑洞的边界(一个单向膜)掉入黑洞,而黑洞内的物质无法穿过这个单向膜跑到黑洞外.直到1967年"黑洞"这一术语才由美国的物理学家惠勒(J.Wheeler)提出,现在被广泛使用,它是广义相对论最惊奇的预言.一个大于3倍  相似文献   

11.
地球温度"计时器"估测年龄:7 000万年 测算方法:19世纪,与牛顿齐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曾对地球年龄的推算做过一个大胆的假设:地球是一个被太阳抛出的、由熔融状岩石组成的物体,脱离太阳后,它的温度逐渐冷却,经过千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它才降到了现在这个适宜生命出现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对太阳系已经有很多了解,但实际上却有更多的不了解。1太阳系其他地方有生命吗?为什么生命会在地球上兴旺?有一个简单"配方":找一个岩石世界,给它加点水,再把它放进太阳周围的可居住地带(那里距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因此那里的天体上不太冷也不太热,从而天体表面存在液态水,也就可能支持生命存在或居住)。正是这些温和的条件保持着液态水在地球上的存在,所以我们假定这些也是生命出现的先决条件,而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信息     
锂-7的丰度是察知早期宇宙的一把钥匙天体物理学家们相信在早期宇宙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是分布在全宇宙的强子,另一种则是紧密集合成团的夸克团块。巴黎天体物理学院的休伯特·里夫斯(Hubert Reeves)前不久对这两  相似文献   

14.
捕捉引力波     
<正>一片森林覆盖了位于利文斯顿LIGO的两条4公里的"长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物理学家们称在未来的一至两年时间里,他们或将能够探测到天体运动产生的时空涟漪。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北部的一片林地,意料之外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物理学问题的突破之地。站在拱形隧道的立交桥上,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瑟夫·贾埃姆(Joseph Giaime)凝望着眼前这片狭长的火炬松林带,其中一部分是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这里是一片伐木林,"他说,"每天都会有人来这里砍伐原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关于"恒星及其行星家族如何起源"的问题,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著名天文学家坎特·拉普拉斯堤出:"太阳及其行星家族均同时起源于旋转的原始物质星云中"的宇宙起源说,当时闻名于世。到了20世纪初,切姆贝林·伊穆尔顿和金斯又提出所谓"行星起源潮汐说"。根据这一假说,太阳系行星起源于它们绕太阳运行时从太阳身上"俘获"的潮汐凝聚物中。本世纪50年代,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施密特又提出:"行星起源于银河系中的原始物质星云中"的假说。最近,德罗比雷夫斯基等学者则提出:"行星的起源同太阳和大质量卫星的相互作用有关"的假说。其实,我们所观察的全部恒星,有2/3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恒  相似文献   

16.
石左虎 《世界科学》1999,(12):12-14
于1995年12月2日发射升空的“太阳及日光层天体探测”卫星(soho)朝着太阳中心作了一次令人惊异的旅行。太阳黑点下究竟蕴藏着什么?为什么围绕着太阳的日冕之内层温度远比其表面高?太阳风是怎么形成的?太阳磁场是一种什么现象?这些是人们想通过Soho号卫星收集到的最新资料来加以解决的问题。揭开太阳的面纱欧洲人研制的太阳探测器——Soho号卫星配备着极为完备的测量仪。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卫星得以探查太阳内部最深处,太阳黑子底下的秘密特被人类揭开。对太阳作深入细致探测已经开始。为推断出太阳内部究竟发生着什么,天文学家们一…  相似文献   

17.
约翰·马瑟(John C.Mather)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科学家,他曾为研发宇宙背景探测(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卫星做出重要贡献,与实验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F.Smoot)一起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而COBE卫星为揭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10月4日下午,为庆贺马瑟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位于格林贝尔特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与为他们赢得荣誉的马瑟一起品尝香槟和烤面包。马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30年间,有许多科学家进进出出,但马瑟却一直呆在戈达德,从事着天体…  相似文献   

18.
一位命名“大爆炸”、但又反对“大爆炸”理论的天体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9.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20.
《科学24小时》2011,(1):51-51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与美国宇航局共同合作测量了KIC11026764恒星释放光线亮度的变化,这颗被称为“贯索四”的恒星体积是太阳的两倍。该恒星距离地球4989万亿千米,它产生的“星震”就像一种乐器颤动一样,能够从表面至内核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