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科技》2009,(10):F0004-F0004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7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2.
教授风采     
陈国民,教授、研究员。1964年12月出生,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4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攻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学博士。2000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2年转评为副研究员,2005年晋升为教授、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由机械工程学院的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热加工专业合并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工程、焊接及控制工程、表面科学与工程四个教研室;材料加工、材料分析测试和高能束加工三个实验中心;材料与化学、计算材料学两个研究所。学校从1979年开始办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即热加工及热处理专业。  相似文献   

4.
张阿方,男,1963年1月出生,现任河南省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1999-2000年于德国材料研究所从事聚氨酯材料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2002年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从事硕士研究生教学及纳米尺度树枝化聚合物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回国,  相似文献   

5.
徐又一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徐又一从事高分子物理研究近40年来,坚持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理念,在高分子分离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高分子光电材料等方面,破解了一个个神奇的“密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期间徐又一共发表论文213篇;主编或参编《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高分子膜材料》等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研究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作为课程设计的思想和原则,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学与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化学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所学的理论内容太多,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此须将四门化学课程构建成为综合课程——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才能满足高分子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何慧教授     
<正>何慧(He Hui),汉族,四川省南充市人。1990、1993年毕Jk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塑料工程专业,分别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在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系任教;1998年7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晋升为教授,2010年被批准为博  相似文献   

8.
《孝感师专学报》2010,(5):F0003-F0003
孝感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创建于1975年,现开设有全日制化学(教师教育和应用化学两个方向)、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应用化工技术专科专业,在籍学生760多人。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先后联合招收并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  相似文献   

9.
陈厚教授     
陈厚,男,汉族,1977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东曲阜人,博士,教授。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4年6月在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到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6年12月晋升为教授。现为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之一——“聚合物材料制备与应用”的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徐鹏 《科技信息》2011,(31):284-284
0引言《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门知识全面和内容丰富的专业必修课程,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在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以《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材料研究方法》和《聚合物加工工艺》等作为理论基础课,针对对目前研究深入且应用较为广泛的离子交换树脂、功  相似文献   

11.
樊新  陆绍荣  韦春  张发爱 《甘肃科技》2012,28(18):73-75
随着高分子材料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分子专业人才的竞争力,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1970年5月出生,辽宁大连人。199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化学系,获应用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应用化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在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任教,现任为苏州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针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若干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分子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我国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由于大多数纺织类高校高分子专业设置时间较短,专业教育的积淀不够培养的高分子专业毕业生普遍不具备竞争优势.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分子专业人才的竞争力,是纺织类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大多数纺织类高校的特点,提出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工程技术型人才,侧重于纺织行业中高分子材料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更多地体现纺织专业的特色,同时在生产实践环节应强化与纺织专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F0002-F0002,F0003
材料学博士点隶属于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三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个材料学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授权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建有高分子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该学科点现有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37人,其中博导15人,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3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6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骨干5人。该学科点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120多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近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SCI、EI、ISTP收录1511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国家级奖1项,获省部级奖14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科研成果转让16项,直接经济效益2461万元,该学科点现有在读硕士生117人,博士生20人。材料学博士点现已形成具有显著特色的四个研究方向: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聚合物乳液、精细复合材料及铁电压电材料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方向: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聚合物粉体等新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应用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是:多相体系的增容技术研究、成型工艺与相态结构的关系研究、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技术、聚合物粉体的制备及涂装工艺研究该方向轿车用热塑性弹性体产品开发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制备新工艺及高阻隔性尼龙/聚乙烯积层材料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承担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发表期刊论文56篇,SCI、EI收录近30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鉴定成果2项。本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主要研究人员曾应邀前往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依据陕西理工学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重应用.摘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特种高分子材料"是一门高分子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选修课.近年来,在化学类本科生中,越来越多的非高分子类学生选修了"特种高分子材料",然而现有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的是高分子类专业学生,对于如何提高非高分子类专业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质量的研究和成果还较少.以项目式教学法为基础,以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有意设计的教学目标,并对照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成果,研究了项目式教学法对非高分子类专业学生在特种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讲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法在教授课程中的原理和应用部分有明显的优势,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中学到的基本概念的长期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概念的形成和高分子科学的出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些有机化学家开展了缩聚反应及其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并通过这些反应相继开发出尼龙(聚酰胺)66、氯丁橡胶、丁苯橡胶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一大批高分子材料,从而形成了“高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随着这些合成高分子的出现,解决这些高分子的性能和表征:以及了解其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等问题也随之变得很必要了。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一批化学家、物理学家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渐渐形成了“高分子物理”这门新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结合高分子化学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作者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一些见解,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设置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2009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并入江汉大学,大大加强了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科研、教学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