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合成了聚丙烯对甲基苯磺酰基脒-对甲基苯磺酰基酰胺螯合纤维,并将其用于溶液中痕量Ru(Ⅲ)和Rh(Ⅲ)的富集和分离。讨论了富集酸度、富集流速、共存离子干扰、洗脱及再生等因素对富集回收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螯合纤维反应及富集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利用 PAN-3螯合纤维富集分离微量 Sb(Ⅱ)和 Sb(V)的 ICP-AES 分析法,研究了 PAN-3对 Sb(Ⅲ)和 Sb(Ⅴ)的定量富集酸度、洗脱酸度、富集介质用量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进行了低浓度 Sb(Ⅲ)和 Sb(Ⅴ)的富集、误差统计和样品分析,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以氯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络阴离子,然后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和分离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法对锌离子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富集效率,不仅可分离常见干扰离子,而且使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锌的检测限提高到0.1μg/L,已用于头发样品中痕量锌的在线富集、分离和原子吸收法测定。  相似文献   

4.
探索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装置,运用载体、携带体和综合蒸馏技术完成了待测样品中微量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富集.将冷端接受器设计为可更换结构,所以无样品交叉干扰,适用于痕量组分的富集.在乙酸乙酯中添加了4种微量有机磷农药后进行了前处理其装置能自动将微量组分富集到2m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研究了样品前处理装置分离富集参数的选择原则.实验证实该方法能最有效地除去蛋白、脂肪、色素等对气相色谱分析有干扰的组分;将待测微量组分的浓度富集150倍以上;回收率92%~117%;相对标准偏差±5.65%;最小检出线为1 ng/mL.有机试剂的回收利用率大于95%,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以模拟试样为例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巯基棉分离富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方法成功测定了平菇中的痕量铅,并对富集铅的条件及洗脱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回收率在95.0%~99.0%,RSD<4.0%.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测定食用菌中的痕量铅.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合成了聚丙烯对甲基苯磺酰基脒-对甲基苯磺酰基酰胺螯合纤维并用于痕量V(V)和Mn(Ⅱ)的富集和分离。详细讨论了富集酸度、流速、干扰及洗脱等性能。用于工业废水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了球形大孔环氧-硫脲螯合树脂,建立了利用此螯合树脂富集分离微量金、汞、钯的ICP光谱分析法,讨论了其富集各元素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对螯合树脂作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某些冶金样品中的微量金、汞、钯元素进行了分离测定。实验表明,该树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富集金、汞、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合成简便、价格低廉、吸附容量大、易洗脱和干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Cr(Ⅲ)和Cr(Ⅵ)化合物分离富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6,1 mol/L的HC l溶液作为洗脱液时,对叔丁基杯[4]芳烃富集柱对Cr(Ⅲ)具有良好的选择富集效果,且水中常见的阳离子对其分离富集干扰不大,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Cr(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3×103μg/g。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Ⅲ)的分析,其回收率达到90%以上,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Cr(Ⅵ)无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叙述了氨基膦酸羧酸树脂的合成路线 ,用 ICP- AES对其富集分离痕量镧系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吸附酸度、洗脱、吸附流速以及共存离子干扰等的影响 ,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分析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0.
沉淀浮选吸光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水中钒的含量仅为10^-6g/L,无法直接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因此可在分析前采用沉淀浮选法将钒分离富集,然后再进行测定,对用于分离富集钒的沉淀浮选法的机理,条件以及V-H2O2-5-Br-PADAP三元络合光度法测定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沉淀浮选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钒,所用设备简单,富集倍数大,灵敏度度且干扰少,回收率为97% ̄101%。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中钒的含量仅为10 -6 g/L,无法直接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因此可在分析前采用沉淀浮选法将钒分离富集,然后再进行测定。对用于分离富集钒的沉淀浮选法的机理、条件以及VH2O25BrPADAP三元络合光度法测定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沉淀浮选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钒,所用设备简单,富集倍数大,灵敏度高且干扰少,回收率为97% ~101% 。  相似文献   

12.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黄中的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巯基棉分离富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方法成功测定了地黄(怀生地、怀熟地)中的痕量铅,并对富集铅的条件及洗脱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探讨.本实验回收率在97.0%~102.0%,RSD<4.3% .此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测定中药材中的痕量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聚氨酯泡沫分离富集,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ic,ICP-AES)测定混合铅锌精矿中铊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混合酸(HClHNO_3-HClO_4-H_2SO_4)缓慢溶解后,用聚氨酯泡沫分离富集,并在HNO_3溶液中解脱,用ICP-AES法测定其中的Tl含量。【结果】通过分离富集法将基体分离,消除了基体效应和共存元素间的谱线干扰,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实验表明,建立的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的检出限为0.12mg/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0%~10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论】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混合铅锌精矿中铊含量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乳化剂 OP 存在下,用5-Bi-PADAP 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水中微量锌、铅和镉。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以差减法消除干扰,提高了体系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且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锌、铅和镉。  相似文献   

15.
分析试剂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用得最多的是预分离富集所分析的元素,以提高检测灵敏度与选择性。近几年来有机络合剂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作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可以产生以下几种影响:1)改变元素的原子化过程,以提高自由原子的生成效率。2)在一些特定元素的分析过程中抑制或减少来自共存离子的干扰。3)非水溶剂萃取以达到预富集目的。  相似文献   

16.
工业纯铁中元素大部分是微量或痕量成分,这些元素分析方法有采用离子交换选择性吸附被测元素、萃取分离基体消除干扰进行测定的方法,其中砷、锑、锡、铅等元素有采用氢化法分离富集,再利用原子吸收法、ICP-AES、ICP-MS[3-5]法测定,但这些分析方法步骤繁琐不易控  相似文献   

17.
环境分析中微量镉的测定方法是很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阳极溶出法也较简便,灵敏度高,吴敦虎就曾用巯基棉富集阳极溶出法测定天然水中镉,但所用仪器还不能普及。通常所用双硫腙四氯化碳萃取分光光度法较繁琐,条件控制较严格。我们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可消除一些干扰离子的干扰,再在强碱性(约1NNaOH)条件下用双硫腙四氯化碳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镉,通过一些条件实验和标样的测定,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可靠的。本方法具有下列优点:一是,可以不用KCN剧毒物质掩蔽干扰离子;二是,避免了多次的萃取反萃取,简化了繁琐的操作程序;三是,用巯  相似文献   

18.
浊点萃取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为目的,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2E10)水溶液的浊点萃取特性,进行了水溶液中痕量的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辛硫磷富集分离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盐浓度、有机磷浓度、干扰物等因素对浊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12E10浊点萃取技术对于甲基对硫磷、辛硫磷具有很好的富集分离效果,在35℃、C12E10浓度为5g.L-1、Na2SO4浓度为120g.L-1时,两种有机磷农药富集倍数最高分别可达95和97,萃取率也可达到90%以上。将浊点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合,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的检测限可达1μg.L-1。  相似文献   

19.
以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为目的,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2E10)水溶液的浊点萃取特性,进行了水溶液中痕量的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辛硫磷富集分离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盐浓度、有机磷浓度、干扰物等因素对浊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12E10浊点萃取技术对于甲基对硫磷、辛硫磷具有很好的富集分离效果,在35℃、采用C12E10浓度为5 g·L-1、Na2SO4浓度为120 g·L-1时,两种有机磷农药富集倍数最高分别可达95和97,萃取率也可达到90%以上。将浊点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合,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的检测限可达1μg·L-1。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的固相萃取吸附材料聚烯丙基硫脲被合成并用于水溶液中痕量Au(Ⅲ)和Pd(Ⅳ)的富集分离.分析的过程是基于被分析物以硫脲复合物的形式保留在螯合树脂上.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干扰、螯合树脂的吸附容量以及pH值、富集时间、洗脱剂体积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待测离子的吸附回收率大于96%.在最优条件下,新型吸附剂对Au(Ⅲ)和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