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明学者梁漱明、张岱年、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为该刊题写了贺词。(见创刊号)。《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  相似文献   

2.
记得去年我在《岳麓书院史略》的序中说过:“惟楚有材,于今为盛”。它表达了我青年同志们的期望。时过一年,江西上饶韩君钟文《朱熹教育思想论稿》大著成,问序吾。阅读大作,耳目一新,昔贤今彦,交相辉映,令人叹美久矣!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开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七百余年教育之路径,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第二个最有影响的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他学问渊博,思想精深,著作宏富,全祖望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来称誉之,实不为过!研究这样的大教育家如没有相当的功力是不可思议的,而钟文君勤奋好学,敢  相似文献   

3.
孔子论《诗》、子夏《诗序》和郑笺在诠释“风雅颂”之“颂”时,均立足于盛德;《诗序》以“美盛德之形容”释之,郑玄径释之为“容”,并将其意义界定为德行广大崇高,至于“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后代的学者愈来愈倾向于离开盛德这一基本点,把《诗序》、郑笺所说的“形容”或“容”理解为舞容,严重误解了先儒的本意,模糊了先秦至汉代《诗经》学对帝王德行的高标准、高要求,也模糊了这一时期《诗经》学的特质。“风雅颂”再加“赋比兴”被称为六义,为历代《诗经》学的核心范畴。今人在诠释赋比兴时,喜欢称引朱熹《诗集传》的说法,但往往以为朱熹把比解释为修辞学中的比喻。实际上,朱熹《诗经》学中比并非修辞层面上的比喻,而是更高一层的“作诗之法度”;被人们称为比喻的篇章,《诗集传》往往释之为赋。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太极图说解》,以“质而语其生之序”“气而语其行之序”阐释周敦颐《太极图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的五行次序。朱子后学对此多有不同解释。现代学者的解释皆未能越出叶采之说,然叶采亦未理解朱熹两种五行次序的义理结构。朱熹阐释阴阳五行循环错综的义理时,始终将太极置于本源之理的绝对性地位,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之所以然是由于太极生生之理。通过对《太极图》图像及《太极图解》义理的分析,两种五行次序的义理结构和内涵可以得到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今人认为朱熹《诗集传》废《毛诗序》不用,直接从文学角度求之于《诗经》。而《诗集传》对诸诗的题解。有近三分之二沿袭《毛诗序》,故“废《毛诗序》不用”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反《毛诗序》的言论主要集中在“淫诗”和《诗经》尤其是“小雅”诸篇的写作时代两点上。“淫诗”说为朱熹承袭《论语》及《礼记·乐记》之说而来。但朱熹的推论犯了逻辑方面的错误,其“淫诗”说缺乏可靠的依据。《诗序》作者离开《诗经》写作时代下限不远、其所说时世较为可信。朱熹反《毛诗序》的主要目的,一是认为《毛诗序》为汉儒或村野妄人所作;二是认为《毛诗序》有害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其反《毛诗序》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解《诗》来为其理学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南宋时期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曾被朱熹等道学家“目之为功利之学”(《宋元学案》卷五二《艮斋学案》黄百家按语)。在道学家的心目中,“功利之学”是个贬义词,是不值得也不应该研究的学问。但是他们所指出叶适及永嘉事功学派的思想实质,倒是相当精确的。因此,当朱熹将义理与功利对立起来,并吹捧汉代董仲舒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第一部词典是我国的《尔雅》,作者不可考,周祖谟先生认为“大约是战国至西汉之间的学者累积编写而成的”(见周祖谟著《尔雅校笺》)。此书将词汇按意义进行分类,并加解释,有晋郭璞注,研究《尔雅》之学世称“雅学”。让人吃惊的是《尔雅》当年是靠着豹鼠才为世人所重视。从而风行天下的。豹鼠对于世界第一部词典《尔雅》的贡献大矣哉,应当嘉奖才对。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涉及朱熹的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及朱熹的读书法和学习法等诸多方面;而且,不少学者从中国教育史的角度展开研究,对朱熹教育思想予以肯定,进一步确立了朱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重要的是,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当今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基础,应当成为必需追溯和吸收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9.
陈丽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4):88-89,98
朱熹的美学思想主要由“文道之辨”、“理象之辨”和“诗辨”构成。朱熹认为“文”与“道”是合一的;在“理”与“象”的关系问题上则认为理为象之根本,象为理之应用;关于“诗”。朱熹情有独钟,所论涉及诗学的方方面面,并特别推崇以《诗经》、《楚辞》为代表古风古意。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一位两千年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其政途屡屡受挫,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却颇具特色,他开办私学,广受门徒,潜心授教,史称其“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土大夫”(《汉书·儒林传》),可谓硕果累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成功学者和教育大家。他的诸多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求道治学思想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为学者和学子楷模。何为好学?好学是个抽象的概念。孔子认为“好学”之人的标准应该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下引此书只注篇名)即饮食不求饱足,居…  相似文献   

11.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也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老子》的理解与评价、老子与释道、朱熹哲学与《老子》等几个方面分析朱熹的老学思想,可以发现老学本身的理论活力并进一步彰显道家思想在朱熹哲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近年来,帛书《易经》的出土,提供了研究周易的新史料,开展了研究周易的新领域。刘大钧、周立升等学者先后都发表了有关的文章。帛书《易经》与今本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卦序各异。帛书《易经》六十四卦始于“乾”、“否”,终于“家人”“益”;周立升指出:(这种卦序)不仅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有其所以如此排列的依据。今本周易《序卦传》指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  相似文献   

13.
张 晓勤同志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语言学者 ,教学之余 ,笔耕不止。《宁远平话研究》是他的最新成果。几年前 ,湖南师大文学院筹划出版《湖南方言研究丛书》。方案一出 ,受到省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旋即进入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 1 996%D 1 999) ;并立项资助。张晓勤同志应邀参加丛书编纂 ,从那时起 ,他历时三载 ,七下宁远 ,四易其稿 ,终于写成了《宁远平话研究》。此书除“序”、“代前言”和“附录”外 ,正文五章 ,即导论、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和标音举例 ,洋洋二十八万余字 ,准确地展示了宁远平话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色。收到此书后 ,我…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五院校编著的《教育学》乃是全国通用的公共课教材.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探讨的进一步加深,许多学者对此书的结构,原理、概念诸多方面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无疑地,这将为此书的科学化、现代化助一臂之力.本文宜就编著者关于“教学过程诸因素的相互关系”的阐述,提出个人不同看法.编著者是从以下几对关系来说明“教学过程诸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对中国学者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略介绍了施坚雅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在中国出版的情况 ,并对此书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进行简要的评述。施坚雅此书的特色在于其所采用的计量研究法、城市比较研究法以及以“中心地理论”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学科性。同时 ,将施坚雅的创新之处与中国的历史城市研究作比较 ,给中国学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熹文学思想论》序张立文1987年秋,厦门大学召开国际朱熹学术研讨会,吾有幸与会,结识吴长庚先生,相叙甚欢。1990年,我们再次相逢于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他以他的专著《朱熹文学思想论》的油印打字稿相赠。我觉得就朱熹思想进行微观的...  相似文献   

17.
《九章》是屈原一组诗篇的总题,朱熹说是“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一时之言”(《楚辞集注·〈九章〉序》。下引文不注者同),证之各篇所写的地点和内容,此言得之。这就纠正了王逸“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复作《九章》”(《楚辞章句·〈九章〉序》。下引文不注者同)之说。惜朱熹虽正确知其“非必一时之言”,却未予进一步探求其言之先后,仍本王逸《楚辞章句》所列的《九章》篇次,作: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关于他的世界观实质,学术界不少同志认为:他是一个唯物主义元气一元论者、无神论者;也有同志认为他的思想主流是唯心主义,或至少是二元论者,其主要根据是:柳宗元曾自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下引柳文凡只注明卷数者,皆见此书),并与佛教僧侣们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写作与佛教有关的诗、文、碑、记共达50篇之多,几占其文章总数的十分之一)。因此,为了弄清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有必要对他“好佛”的原因作深入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三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氓之蚩蚩”这句诗,是《诗经·卫风·氓》的首章首句。《毛传》训曰:“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朱熹在其《诗集传》注云:“氓,民也。盖男子而不知其谁何之称也。蚩蚩,无知之貌,盖怨而鄙之也。”马瑞辰在其《传笺通释》中云:“蚩蚩,痴味之貌。”《韩诗》释蚩蚩为“意态和悦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此书注云:蚩蚩,忠厚的样子。”余冠英先生在其《诗经选》中注释曰:“蚩蚩,同嗤嗤,戏笑貌。”总之,以上这些解释,均是我国古今著名的学者对“氓之蚩蚩”诗句所作的解释。我认为这些解释并非符合诗句原意,故写此文探讨。《氓》是古今学者共同承认的弃妇诗。此诗是以一个被遗弃的妇女自述的口吻,倾述她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