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现代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各方的激烈竞争及科研团队内部的合作,很少关注竞争者之间的合作。这不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这段历史,本文论证双螺旋探寻路上竞争中的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科学发现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竞争中的合作在科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对DNA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内容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就已确认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它由碳、氢、氧、氮和磷5种元素构成;1953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揭示开创了分子生物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基因学说是影响整个遗传学发展的基础理论。基因研究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染色体水平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五十年代以后则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分子遗传学阶段。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到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的有关历程,  相似文献   

4.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佛朗西斯·克里克(见图)日前在医学杂志《自然神经学》上发表论文,称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已经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克里克称,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据《检察日报》援引《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佛朗西斯·克里克和另一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揭示后,1962年,两人同  相似文献   

5.
莫里斯.威尔金斯在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阐明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尽管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作为伟大科学家的威尔金斯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科学界的关注,甚至被许多人忽略,更有甚者还遭到了一些批评,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威尔金斯自我描述为"双螺旋的第三人"以说明自己在DNA结构发现过程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威尔金斯的生平介绍来了解他的工作对DNA结构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本文拟从方法论角度分析取得这一成就的经验。模型方法本世纪四十年代末,生物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基因及其对细胞代谢的控制,而焦点又在于理解基因复制和基因支配蛋白质合成的方式。当然,只有了解了基因的结构,才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首先要弄清DNA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提出的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被誉为二十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从1953年至今,又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科学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科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使整个生物学的面貌为之一新。认真研究总结科学史上这一重大突破的历史经验,对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将无疑是可以有所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21,(2):44-45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得生命科学研究步入分子生物学层面.基因组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对其进行"读、写、存"是未来生命经济的基石和新动能."读与存"实现生物资源的信息化数据解读与存储,"写"则通过生命遗传信息深入挖掘与功能改造,促进生命现象的理解与生命大数据的下游转化,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经济发展都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首先是技术革命,然后引发产业革命,最后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开始了世界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转变;20世纪初电子管、晶体管的出现而引发了信息产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经济时代。1953年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阐明催生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  相似文献   

10.
编后记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科学事业的发展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管惟炎教授的《要按国民经济的需要制订科学规划》、杨纪珂教授的《必须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这两篇文章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科学探索的逻辑》一文,简要系统地评述了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方法论问题》一文,从方法论角度,对这一伟大科学发现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杨振宁教授的《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生物学最激动人心的大事就是5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为纪念,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明这场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方法论动因:物理化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运用。化学在生物学中的运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进行,然而,物理学方法在生物学中的运用却需要理论的勇气和胆量。玻尔、薛定谔等对物理化学方法的倡导,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应用物理学方法研究分子生物学问题的资助等促使大批物理学家向生物学转移。同位素示踪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等的应用推动着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发展。20世纪末和新的世纪,计算技术、应用数学和信息科学方法代替物理学方法成为推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讯     
DNA之父克里克逝世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揭示者之一、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2004年7月28日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8岁。和克里克一起揭示DNA双螺旋奥秘的詹姆斯·沃森在声明中说:“我将永远缅怀弗朗西斯,记住他高人一筹、专注于一点的智慧,记住他对我的友善和对我树立信心的帮助”。———文汇报丰田Porte小型车上市丰田汽车公司上市的新车型Porte为2003年10月举行的东京车展上展出的概念车“NLSV”的限量产款。其特点是:驾驶席采用旋转车门,副驾席采用电动滑动车门。滑动车门开…  相似文献   

13.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3,(14):50-51
在西伯利亚北部岛屿,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血液(这还是第一次发现猛犸血液),让复活这种已灭绝的巨兽成为一种可能。目前,这具重量在1公吨左右的猛犸象样本已被送到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进行研究。萨哈也被称之为"雅库特",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行政区。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私人生物工程学实验室可以利用血液和其他组织样本提取DNA并进行古兽复活尝试。据悉,这个实验室一直在研究其他猛犸象DNA样本,试图让已经灭绝的西伯利亚猛犸象重回地球。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常识上一直认为,思考和记忆是大脑的最重要功能之一。但美目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记忆很可能并不是由大脑来完成的,而是存储在DNA基因中。  相似文献   

15.
想活得长久些吗?那就多吃蔬菜,不要吸烟,也别“玩悬的”。而根据新的研究,你还得盼着染色体末端拥有丰富的名为端粒的DNA片断。这项研究首次发现端粒长度与人类寿命之间有关联,由此而产生新的对策,以对付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  相似文献   

16.
富兰克林:一位过早凋谢的科学之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富兰克林是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她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对DNA双螺旋的发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她的早逝使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科学史上的一件憾事.本文将简要介绍富兰克林的一生,重点在她对DNA结构的阐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对这位女科学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调查现代男性的DNA,发现了11种不同的Y染色体序列(只由男性携带)存在于现代亚洲人口中。通过对5000多名男性的DNA进行系统的分析,他们为这些男性世系找到了其近似的"开国元勋"。除了成吉思汗外,还有另外10个世系。他们认为这些世系是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1100年发源于中东至东南亚一带。研究发现这5000名男性中,有37.8%属于其中一个世系。这就意味着在全亚洲人口中,目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3,(10):31
专家解密冰人死于谋杀在复杂的DNA检测和侦破技术的帮助下,意大利一个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得出结论,1991年发现于阿尔卑斯山、生活在石器时代迄今已有5300年的“冰人”奥茨,生前是被人谋杀的。据称,在一场至少持续两天的暴力冲突中,“冰人”奥茨  相似文献   

19.
长命百岁,一直是人们的梦想。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的一项新成果显示,线粒体DNA上的一个遗传变异,也许是百岁以上人高寿的原因之一。研究人员在对意大利52名百岁寿星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其中17%的人白血细胞中都发生了名为“C150T转移”的遗传变异;而对117名不到99岁的研究对象进行的对比分析显示,他们中间存在同样遗传变异的概率只有3.4%。这是第一次发现百岁寿星与比他们年轻的人群有着如此明显不同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科学家对据称是在印度发现的"雪人的毛发"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些毛发其实只是一种喜马拉雅山羊的毛。他们对从印度梅加拉亚邦东北部获得的这些毛发进行了DNA检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