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5,(19):67
近日,有位朋友在二手市场买了一部摩托罗拉V3的手机,但还不到俩月,却变成小灵通了,只能在北京接电话,一到外地就经常接听不到北京给他拨打的电话。看样子,要在二手手机市场中淘点好货色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情。于是。笔者前往北京几家二手手机市场去了解了一下交易情况。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1,(12):54-55
手机除了可以完成基本拨打和接听电话的功能外,还能够为我们做什么事情呢?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7,(17):48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诱惑花花绿绿,选择太多,可能性太多,让人处于迷失的边缘。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容易滋生两种人,一种人觉得,能够吊起自己胃口和兴趣的事情太多了,整天想做事情,但却觉得做了这件就耽误了那件,不了解到底哪件事情对自己来说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用手机屏幕看实况电视节目,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但是,MobiTV将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虽然它现在还并不完美,但一定会变得更好。无线运营商们现在正努力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这种网络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向手机发送数据,这也使向手机发送电视节目成为可能。但是,能够接入这些网络的新智能设备将具备比现在手机设备更大的液晶显示屏。当然,这只是运营商们现在的想法。我们不能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现在的无线网络和手机设备比几年前要好得多,但是还不能具备传送电视节目的各项条件。位于美国伯克利的一家名为Ide鄄tic的公司首次推出…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人们常说的低头族,一天到晚看手机。为此,他下决心通过手机"节食"行动,让自己可以摆脱受困于手机无法自拔的处境。手机"节食",说的不是用手机来减肥,而是指近来在欧美出现的一种新时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将夜以继日使用手机调整到适可而止的程度,对手机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手机"节食"这一做法目前风靡西方,这一理念有个专门的说法,叫作phone-diet(手机"节食",或者手机"减肥")。  相似文献   

6.
男人心理     
《科学大观园》2007,(17):46-47
男人最大的资本不是拥有金钱和权力,而是拥有信用。什么是信用,就是让每一个人都信任你。黑方与白方很多人说,我们不是伟人,我们是俗人。没错,就因为你是俗人,才需要改变。人都是一样的,伟人与俗人的区别在于他做出了伟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来,学术界对于重建学术规范说了不少话,但我们总是就事论事的时候多,而较少注意到我们的学术之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几个学者搞坏的。一件事情,到了它的坏处让大家都能看到,而又不能马上改变时,我们就不能再就事论事了,我们要想一想问题的根子在哪里。学术规范最终的建立,应当以学术独立为基本前提,但这可不是我们现在几个写文章的人随便说说的事,没有这个前提,我们无论怎么说,都有一些不着边际,但这确是我们这些人说不清的,不是因为事情复杂说不清,而是因为事情简单才说不清,因为这是常识,而常识是不必争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1,(1):48-49
信息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就是太多的信息无穷无尽的涌来,让你迷失自己的过程。24小时全天候开机,总觉得手机在响,隔几秒钟就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或者电话;偶尔忘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被错过了;办公室里,隔几分钟就看看电脑是不是掉线了,  相似文献   

9.
休闲一刻     
都市流行故事(一)某人穿名牌拿手机穿梭街头,派头十足。在一墙角处,他左顾右盼之后,走向墙角的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大哥,借你5毛钱打个电话,可好?乞丐撇撇嘴角:你不是有手机吗?他不好意思起来:这么久没找到活干,早停机了。乞丐微微一笑:我刚去了银行,现在手中只有大钞!  相似文献   

10.
, 《科学大观园》2013,(15):47
要想通过思维模式着手解决焦虑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焦虑的事情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得见的行为来做出改变。本文介绍了让我们快速放松的5个心理技巧。现代的生活,我们为了工作、赚钱、健康、伴侣、孩子等等问题焦虑着。让我们勇敢面对焦虑吧,在你打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一则“为爱正名”的公益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倡导社会用阿尔兹海默病取代“老年痴呆”这一带有歧视性的称谓。“我的母亲没有痴呆,他只是变回了一个孩子,忘记了一些事情。”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其他认知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让我们由阿尔兹海默症打开一扇门,走进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和科研世界,走近一位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医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志珺教授。  相似文献   

12.
个人知识管理(PKM)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地址、电话号码或电子信箱而翻箱倒柜,花费许多时间寻找或打电话询问,而最终却发现这个东西就在你的电脑桌面;大概你和我一样也经历过:昨天刚看过的一份关键资料,今天起草报告时要用到,自己却哪里也找不到,最终造成报告无从下笔,结果是工作完不成领导怪罪而自己也感觉工作干得不爽。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呢?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我们现在的工具很多:电话、固定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DA还有许多其它五花八门的玩艺,都声称在帮助我们工作的更好更有效率,企业的OA、ERP、CRM都说可以让我们工作的更轻…  相似文献   

13.
信息之窗     
MP3播放音乐不误接电话爱立信与索尼的合资移动通信公司,最近开发出具有蓝牙功能的MP3播放机,并将于2003年下半年在欧洲地区上市。该产品配有记忆棒插槽,不仅可以播放以MP3和ATRAC3格式压缩的音乐数据,而且还可以无线连接蓝牙手机。用户用耳机听音乐时如果手机来电话,MP3会自动暂停  相似文献   

14.
凤梅 《科学大观园》2012,(12):27-28
“能让我自己满意的工作是记下这个时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追求一时的舒适和温暖。“我越发认识到,战争这个机器是人构成的,战争就是地狱。”这是2011年在利比亚战场遇难的两位美国知名记者克里斯·洪德罗斯和蒂姆·赫瑟林顿对于战地报道的生命感悟。如今,又有两位记者在战地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他们出生入死不是为了勋章和名誉,而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向世界传递着战争血淋淋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2,(19):44-45
真实案例石小姐是一家文化公司的企宣,由于工作的性质需要和外界频繁联系,手机便成为她形影不离的得力"助手",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远远高于他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石小姐被提升至管理岗位去从事行政工作。工作性质的转变使得接入电话骤然减少,一向对工作热情很高的石小姐开始感到十分焦虑,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时不时地掏出电话来看是否有未接电话,还经常把别人的电话铃当成是自己的手机在响,甚至连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诊断分析: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工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5,(17):70
1.看到按钮状的东西习惯用拇指去按。2.听收音机有杂音的时候会说,此处网络不好。3.听到好听的声音有种把它当做自己铃声的冲动。4.想拍照时,首先想到的工具不是照相机而是百万像素的手机。5.在家看电视的时候电话响起,随手拿起的不是听筒而是把遥控器放在耳边。6.坐公交车售票  相似文献   

17.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学术界对于重建学术规范说了不少话,但我们总是就事论事的时候多,而较少注意到我们的学术之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几个学者搞坏的。一件事情,到了它的坏处让大家都能看到,而又不能马上改变时,我们就不能再就事论事了,我们要想一想问题的根子在哪里。学术规范最终的建立,应当以学术独立为基本前提,但这可不是我们现在几个写文...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现在?物理学通过公式来描述世界,例如用时间函数告诉我们事情如何变化,但这并不能解释时间是什么。我们可以写公式来说明事情与地点之间的关系,或者一碗牛肉面的味道与加入辣椒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却与时间相关的问题截然不同,因为时间似乎始终在流逝,而地点或辣椒量并不会流逝。那这些差异来自哪里呢?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说法:现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大数据让人们更享受生活的同时,个人信息保护却成为社会之痛。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用人工智能代替真人客服进行电话推销的软件。软件研发方介绍,使用AI拨打推销电话,不仅可以做到声音和真人毫无区别,效率也可以大幅提高,"每天可以拨出800到1000个电话,是传统人工的4到5倍。"这的确很可怕。人工智能"多快好省",效率高,每天拨出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