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凡很不喜欢竞争,甚至害怕竞争,单位开会时,即使他有好点子想好好地表达出来,但如果看到一些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很热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就会沉默下来。他觉得如果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好像是在跟这些人争宠似的。单位开展工作竞争,优胜者有奖。小凡觉得,如果自己去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想去争。他给自己找的理由是:我不和那些人争,挺没意思的,只要我知道他们的能力不如我就行了。久而久之,小凡似乎形成了一个习惯:如果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竞争胜利,那就不去争,似乎这样就不会让自己失望。实际上,小凡的做事能力确…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期,卢先生总觉得头痛,有时晚上失眠,肠胃也不太好,每顿饭刚动筷子就觉得饱了,于是他便找刘大夫为自己诊治。刘大夫听过心肺、做了常规检查,没发现卢先生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于是便开了几味药,让他慢慢调理。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4,(9):28-29
正大卫·史密斯是一名在俄罗斯工作的英国石油公司员工,刚从莫斯科赶回英国家里的他感觉有些感冒症状。这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之前偶尔他也会患上流感。于是他先是在位于曼彻斯特的家中躺在床上。他感到自己的头和身体的肌肉酸痛。觉得自己很不幸的他在妻子抱怨感染了"人类禽流感"时,他还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应付过去。到了第二天,感觉好一些的史密斯已  相似文献   

4.
言论     
我很忙——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朋友心想这哥们儿事业有成,所以才这么忙;妻子马上觉得自己身上的家务担子重了;女朋友流泪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不一定有他的事业重要,甚至这简直就是一个分手的信号或借口。  相似文献   

5.
王晓敏 《科学大观园》2009,(11):I0001-I0001
现年39岁的瓦西利·拉扎耶克是一位乌克兰西部的工匠。由于女友非常喜欢乘敞篷车兜风,而他自己又觉得硬顶车篷很实用,于是突发奇想,决定自己打造一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面车”。  相似文献   

6.
火箭发射不是梦想,但如果在背上拥一个燃料箱,点燃燃料把自己发射升空就不足那么好弄了。或许你觉得这是做白日梦,但对胡安·罗扎诺来说,这成了他终身的追求。如果他幸运,当他起飞的一霎那,他背上的过氧化氢将会膨胀  相似文献   

7.
彼特是一位会计师,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企业新贵,他告诉自己,凡事一定要精打细算,绝对不能浪费任何资源,绝不放弃任何机会,要让自己随时保持在优势状态,无论大、小事情,绝不让别人越雷池一步!他甚至还运用了一些神不知、鬼不觉的手腕,把许多同业人士压在自己底下,以确保自己的地位。果然,彼特获得了丰富的收入,占尽了所有的好处,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商场大亨。可是他并不快乐!总觉得生活中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他越来越忧闷,越来越没笑容,最后,他得了轻微的忧郁症。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此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炼金术的实验中了。不久以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 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吃不上了。妻子无奈,跑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5,(21):71
小刘是某银行财富中心的财富经理,主要工作就是帮别人理财。让我们来看看他自己是如何理财的。5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小刘还没有理财的概念,每月工资花剩下的就存在银行里,拿到一点点利息。后来,他觉得自己花钱太没有计划性,一年下来并没有太多节余,于是制定消费计划,每月强制自己储蓄一定的比例。这样一年下来,小刘发现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0.
生活条件好了,读书的心思却越来越淡了。书房很宽敞,书橱很漂亮,而在翻开书页的同时也就走了神。记得1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宿舍熄灯之后,读书的心火依然旺盛,便跑到了卫生间里就着那昏黄的灯光,一直读到天亮,不觉得困,也不觉得累。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强迫着自己做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对于员工的上下班时间、病假、事假和年休,不作相关的细节规定,公司的员工都有权自行掌握自己的上班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有员工觉得午夜十二点到凌晨四点,是他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他可以选择在那个时间到公司上班;如果员工下星期三需要留在家里照顾小孩,他也可以自行决定当天不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歌手克林顿·布莱克第一步收获:我学会了坚定不移第一份工作:报纸发行员今日成就:已经销售了逾1600万张唱片克林顿·布莱克14岁那年,得到了一份放学后替《休斯敦邮报》拉订户的工作。虽然为了完成工作布莱克常常天黑后还奔波在一栋一栋的住宅楼之间,可是他一点儿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毕竟,这是他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份工作。然而,没多久他就发现了这份工作真正的考验:人们大多不愿意陌生人冒冒失失地敲自己的家门,更何况敲门者还是一个推销报纸的小男孩。有一天,布莱克遇到了一位态度极粗暴的户主,他开门一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后,马上对布莱克咆哮:“我根本不需要什么该死的报纸!”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关键     
日本人渡边正雄曾经做过很多小生意,但有时赚,有时亏,根本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成就。待他50岁时,他觉得干不动产这一行很赚钱,就决定改行,但他对不动产业是外行。一个人从事自己一窍不通的行业是行不通的,起码也该有些常识和经验。于是,渡边打算一边打工,一边取经。  相似文献   

14.
正他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从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懦弱胆怯、多愁善感,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父亲对他很不满意,觉得这不是一个男子汉应有的性格。父亲片面地认为,只有那些活泼开朗、能言善辩、坚强勇敢的人,将来才会有出息。为了把他培养成这样的人,父亲煞费苦心,拿着皮鞭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逼着他与人交往,让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正>1934年,那是一个吸一口空气都觉得甜丝丝的年龄,7岁少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正一个人在波哥大郊外阿拉卡拉卡外祖母家院子里玩耍。从小,马尔克斯就寄养在外祖母家,他是由外祖母带大的。忽然,他看到外祖母一身烂泥,脸上还有道道血痕,正艰难地一瘸一拐回来了。马尔克斯见状,赶紧迎了上去。他搀扶起祖母,惊讶地问道:祖母,您这是怎么啦?祖母苦笑了一下,揉了揉自己的腿,说道:是我自己不小心跌倒的。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朋友,从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重点中学从事教学工作。他工作干得不错.学生欢迎他,领导重视他,有人私下为他预测光明的前途。但是,朋友是个很自负的人,他看到很多同学小有成就,而自己要在三尺讲台上站一辈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交了停薪留职报告,毅然南下。他先是在一家电器厂就职,很快就做到了人事主管。虽然这项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主要是管资料,招工人,但他很快发现,厂里各部门之间关系复杂而微妙,小团体小帮派林立,让他这个主管十分为难,往往要花费很多心思,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于是他离开了电器厂,又到城建局当秘书,工作很轻松,工资也比以前高了。可是很快他就烦了,因为他天天要写一些演讲稿、总结什么的,都是他自己不愿意写的东西。这与他一贯写的小说、散文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他觉得自己在这儿不但没有什么发展,而且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自信。后来他又到另一个单位干速记工作,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艳琳 《科学大观园》2013,(23):52-53
老马是村中有名的木匠兼画匠.到了73岁时他已不再下地干活,平日里除了在村口看看牌局、聊聊天.就是和村里另一名木匠老曹一起做棺材生意。但现在政府大力推行火葬,越来越少有人来寻两个老人制作棺材了。当老曹自己也觉得自己身体状态很差时,便找了老马为自己制作了一个画着仙鹤的棺材。做完这一副棺材,老马就去女儿家过中秋节,  相似文献   

18.
瑞士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国家,照我说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的”,当我们踱进圣加伦老街边的一家针织品商店时65岁的意大利店主Rocco Scasascia说,他已经在圣加伦生活了40年,虽然没有加入瑞士国籍,但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瑞士人,因为这个城里的所有人都认识我,我们是老关系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4,(5):21-21
<正>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得越多,他越觉得自己有能力,下一次再面临挑战,他会更少感到挫败感。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这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那么人生中挫折不可避免,如何帮助你的孩子更好地应对它呢?5个方法,助孩子应对挫折:1.学会辨识预警信号山雨欲来风满楼,受挫感累积即将大爆发前,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上总有种种迹象可循,仔细观察孩子,下一次,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赶快设法拔掉雷管。2.鼓励孩子暂停一下可可喜欢画画,可如果总是画不好,他就会发火。于是,妈妈会及时提醒他,可可,你不一定  相似文献   

20.
典型人物1 小林,32岁,出版社图书编辑。单位给他上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不过小林觉得,万一得了什么重病这些保险就是杯水车薪了,还想自己再上个补充险。专家支招大病险种与险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重疾种类之间的差别。如果要买大病保险,一定要仔细研读保险款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