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9,(10):F0002-F0002
摄影师们在德国中部地区拍摄到一组翠鸟钻穿冰层捕鱼的照片。随着一袭耀眼的蓝光,翠鸟像火箭一样穿过冰层潜入水下,为了达最高速度(入水瞬间可达100公里/小时),它收起了双翼。翠鸟每天需要捕捉大约80条小鱼作为食物。因而要复潜入水下捕捉,每次当它破冰而出在空中拍打双翼时,嘴中或脚爪上总有收获。这样就保证了它自己的一日三餐。  相似文献   

2.
电影《后天》中描绘的城市被冰层覆盖的场景,或许会在下一个冰川期出现。  相似文献   

3.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0,(20):60-60
<正>美国宇航局一群年轻的科学家近期对美国加州死亡谷石块漂移的奇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测量数据并取得了更有价值的新发现。新发现表明,该区域冬天时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保证冰层的形成。这一发现对现有的冰层导致石块移动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死亡谷中有一片长约4.5公里,宽约2公里平坦的干涸的湖床,被称为"跑道于湖"的沙漠区域,就是在这片湖床  相似文献   

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现已统计人体肠道内存活着14万多种病毒,其中一半以上(7万多种病毒)是之前未发现过的,它们生活在人类肠道中,感染吞噬着人类肠道细菌,但迄今为止,这些神秘病毒如何影响人类身体仍是一个谜团. 肠道微生物群,即人体消化系统中携带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食物消化和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也将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肝病、肥胖和神经性过敏等疾病关联起来,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但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群了解甚少,尽管该微生物群包括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但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因为肠道细菌更容易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5.
冰岛,一听名字就让爱热闹的人"敬而远之"。想来1000年前浪漫地自我放逐到这里的第一批冰岛人,登陆时也应该充满了敬畏吧。鲜有人迹的地方自然容易让人想到神迹。特别是在海雾里,远望气势不凡的地热喷泉,鲜见的浮冰湖,陡峭的雪山和海岸绝壁,想像远古以  相似文献   

6.
深海蕴藏着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是深海微生物,但这些生物大部分还鲜为人知,深海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是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太空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和重要基础,是早期生命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正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们认为,蚊子选择某些特定目标人群时,最重要的是基于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产生的化合物。细菌能够将我们汗腺分泌物转化为挥发性化合物,通过空气进入蚊子头部的嗅觉系统。研究表明,皮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男性比皮肤微生物多样性较低的男性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前者皮肤上通常存在假单胞菌和贪噬菌,这些化学成分的微妙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会被蚊子叮咬多次。同时,人体  相似文献   

8.
我们体内的细胞有一种特殊的模式识别受体,当它们识别出常见微生物的分子特征时,就会激发免疫系统.这些常见微生物的分了结构特征之一是脂多糖(LPS),这是一种锚定在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上的长链糖. 脂多糖具有标志性的特点,以至于很多研究人员以为我们的身体可以识别任何微生物上的脂多糖.但近日发表在《科学·免疫学》杂志上一项新研究表明,有一些深海细菌的脂多糖是我们身体的模式识别受体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9.
在人体的"宇宙"中,居住着数百万种微生物.它们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维持着人体健康的微生态平衡. 很多常见耐药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都是人体共生的"原住民".而人体中同样存在着克制它们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找到这些耐药菌的"克星"作为药物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南极4000米厚的冰层下,静静地躺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厚厚的冰盖将它与外面的世界隔绝长达数千万年,因此,这里可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很多种生物的家。但是我们是否能在不对它做出任何难以挽回的破坏下揭开它们隐藏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讯     
探测木星3的巨型飞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向太空发射巨型核动力飞船以研究木星的3颗卫星。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这3颗卫星上可能有着广阔的海洋,或是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着。这些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根据计划,此次发射最迟不会超过2011年,估计该飞船将长达20~30米。———新浪科技无人驾驶飞碟冷战期间,美国曾斥巨资秘密研制飞碟,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数百万美元打了水漂。最近,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已经和俄罗斯一家航空公司达成协议,将在未来7年内联手造出一架圆形的无人驾驶“飞碟”,而其原型机的首…  相似文献   

12.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20,(11):28-29
正当前,全世界都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宇航员在进入国际空间站时,携带了大量来自地球的细菌,他们会如何阻止这些微生物造成灾难?1998年,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Mir)的轨道运行已到第12年,开始出现老化迹象,停电频繁、电脑故障、气候控制系统泄漏等等,都是时不时会遇到的问题。然而,当宇航员们展开研究,对与他们共享生活空间的微生物类型进行评估时,却得到了十分意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姜琪 《科学大观园》2011,(20):67-68
地球究竟因何独一无二?因为有液态水?不见得,谁都知道在木卫二的表面冰层下有水存在。2009年,人们甚至一颗距离地球大约40光年的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很可能被深达数万米的巨大海洋所覆盖的行星GJ1214b……别再纠结了,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独一无二,在整个银河系内独树一帜,全拜其天然卫星月球所赐!  相似文献   

14.
发现冰人 1991年,一群德国游客在意大利和奥地利边界的阿尔卑斯山冰川上发现了一具男性遗体。由于发现地点在奥兹山谷,因此人们将他称为冰人奥兹。他年约45岁,身上有很多文身,对于当时恶劣的环境来说,他的服装显得较完整。由于他被冻在冰层里,人们一开始以为他刚刚死去,甚至没有想到要咨询考古学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2,(7):11-11
由200多个湖泊组成的南极沃斯托克湖是最大的冰下湖泊群,它已被深埋于南极冰下4000米深处长达1400万年。俄罗斯一支科考队经过20年的钻探工作即将钻透冰层,届时水下机器人将抵达著名的南极冰下史前湖泊沃斯托克湖的水面。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历史大约有45亿年,而存留到今天的最古老岩石大约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在岩石记录出现后不久,生命似乎就开始留下存在的痕迹。而今科学家在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中找到了最早的生命证据,科学家描述了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纤维状化石痕迹,指出这些在35亿年前的微生物能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组可以追溯到约3 7亿年前的岩石,内部含有可能是叠层石——由蓝细菌等微生物黏结堆砌而成的结构。一些科学家宣称,  相似文献   

17.
卡两尼飞船和深空探测网的数据证实土卫二的冰层下方拥有一个巨大的海洋,这一发现进一步增强了它作为潜征外星生命栖息地的可能性。2005年,卡西尼飞船观察到土卫二的南极附近存在水汽喷流,之后,科学家们便怀疑这颗小卫星的地下存在内部的液态水库。  相似文献   

18.
南美的玛雅古迹,虽然已经被岁月剥蚀得残缺不堪,但仍能看得出来它酷似金字塔的建筑风格。南极洲,一片面积为500-600万平方英里的大陆,目前全部为冰层所覆盖,是“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在1830年由北美的捕鲸人员发现以前,一直都被认为那里始终披盖着一层冰雪的外衣。只有苔藓、地衣、海藻、没有  相似文献   

19.
北极熊之殇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丘吉尔镇,一只北极熊沿着公路前行,到人类居住地寻找食物。对哈德逊湾的北极熊来说,丘吉尔镇就是它们的监狱。成百上千的北极熊每年秋天都焦急地等待哈德逊湾结冰,以便能走上厚厚的冰层捕食。在好年景的时候,丘吉尔镇可以利用北极熊赚取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但是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哈德逊湾因天气炎热无法结冰,北极熊也就无法捕食),北极熊在小  相似文献   

20.
正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爱玛·艾伦-维科在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了10多年研究后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洁净,食物太过精细以及使用抗生素,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损害人体内无形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是人类的盟友人类排泄物为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窗口。艾伦-维科发现,地球上最具多样性、繁殖最密集的生态系统不在热带雨林中,也不在海洋中,而是在人类的肠道里。人类"微生物"是体内数以万亿计生物体的统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