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放的世界”思想是尼耳斯.玻尔国际科学合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尼耳斯.玻尔“开放的世界”思想的渊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深入分析读尼耳斯.玻尔“开放的世界”思想,从而使我们从理论上全面准确把握尼耳斯.玻尔“开放的世界”思想的范畴。充分认识“开放的世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N.玻尔和哥本哈根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学的二十世纪,确实是从1900年开始的。这一年,普朗克在辐射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量子概念。在向微观领域的大进军中,尼尔斯·玻尔和他率领的哥本哈根学派为原子物理和创立量子力学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玻尔所代表和培育的哥本哈根精神,开创了科学合作的新风。玻尔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在自  相似文献   

3.
尼耳斯·玻尔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国内外研究尼耳斯·玻尔的文章专著已是不少,百家之言,颇多灼见。最近,看到戈革先生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的“物理学思想史丛书”所写的《尼耳斯·玻尔——他的生平、学术和思想》一书,使人又感到新的振奋,新的开拓。诚如著者所言:“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想或学术流派,事实上可以给后世人们提供不可穷尽的研究课题。”一尼耳斯·玻尔迈进科学殿堂的道路比较平稳顺随,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使他得到汲取前人知识的便利,为他担负科学变革的重要使命打下坚实基础。此书第二章以清晰的笔触记述了玻尔在  相似文献   

4.
尼尔斯·玻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智者”;他毕其一生,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为了发掘和继承这份文明宝藏,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起,由玻尔生前的得意门生L.罗森菲耳德发起并担任主编,编辑出版了《尼耳斯·玻尔集》(Niels Bohr Collected Works)。这部巨著的第一卷出版于1972年,整个计划出11卷,但到目前为止只出到第八卷。《尼耳斯·玻尔集》第一卷中译本于198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约40万字,内容主要是收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N.玻尔(1885—1962),是本世纪以来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历史上第一种相对正确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和原子核结构模型(液滴模型,1937年),并在他的核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对释放核能起了重大作用的原子核裂变理論(1939年)。由于在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方面的工作,玻尔获得了1922年度的諾貝尔物理学奖金。在1920年,在他的建議下成立了哥本哈根理論物理学研究所,玻尔担任該研究所的所长,先后达四十年之久。现在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理論物理学家,都曾长期或短期地在該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其中一部分学者在关于量子物理学的理解方面和玻尔一致,形成了以玻尔和W.海森伯为代表的所謂哥本哈根学派。  相似文献   

6.
沃尔纳·卡尔·海森伯(Werner KarlHeisenberg,1901-1976)的大名在全世界物理学家中间是极其响亮的。例如“我的朋友”,伊瑞克(Erik (?),NBA的前任馆长)就坚决断言海森伯是本世纪第三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和狄喇克都得靠后。伊瑞克曾向我历数了海森伯的“十大功劳”。他在哥本哈根开的一门量子史课程叫做“从玻尔到海森伯”,用他的话说就是“从一个伟人到另一个伟人”。  相似文献   

7.
尼耳斯·玻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哲学.本文在对玻尔的互补性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考察了玻尔本人在生物学哲学中有关目的论与机械论和自主论与分支论之争的互补性观念.最后,我们用玻尔的互补性思想分析了生物学哲学中的其他几对相互竞争的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争论,其中争论时间最长。涉及问题最多、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现在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和分析这场争论,对于量子力学的理解及其哲学实质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爱因斯坦一玻尔的公开争论始于1927年10月第五次索耳维(SolVay)会议,争论的主要问题是“量子力学内部的自洽性”,其间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都被玻尔—一回应了。从此,爱因斯坦承认量子力学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但认为它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理论,而不是完备的理论,并于1935年3月与波多尔斯…  相似文献   

9.
玻尔互补原理引起了极大争议。爱因斯坦抱怨花了很大力气:“还是不能得到它的明确表述”,([1],p.471)冯·威扎克甚至认为“玻尔的互补概念从来就没有被人理解过”。([2],p.131)这种状况表明从不同的侧面去真正掌握玻尔思想的精神实质仍然是极其必要的。人们对玻尔互补原理的认识存在大量分歧,理解的层次不同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人认为互补原理是本体论;也有人把它视为与海森伯测不准关系等价的物理学命题,主张“不能给它以高于其余物理描述的任何特殊地位”。([1],p.471)但就玻尔本人来说,他是把互补原理作为一种认识论思想提出并阐释的。在1927年9月16日互补性观念问世的“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西方的基本粒子研究中,形而上学的影响又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为着说明这一趋势的渊源,下面将先引一段玻尔所写的话: “在哥本哈根研究所里,当那些年月里从各国聚集来的许多年轻的物理学家在讨论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经常用一些笑话来解嘲。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家对早期分子生物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大分子结构测定的方法学,以布拉格为代表;二是生物学思想方面的贡献,以玻尔为代表.尼耳斯·玻尔的生物学思想推动了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和物理学家向生物学的转移,导致了分子生物学史上噬菌体学派的产生.玻尔的生物学思想的形成深受家庭环境、互补性思想和当时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中的机械论和目的论、整体论和还原论、自主论和分支论以及物理-心理问题等,这些思想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仍不失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办和河北东方企业集团协办的 2 0 0 0年物理学进展学术研讨会 ,于 11月 2 8至 30日在秦皇岛市秦发假日酒店召开 ,来自全国 10个省市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对 2 0世纪以来的物理学发展、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教学以及我国解放以来在物理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研讨。一、物理学基础问题其一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评价问题。关洪认为费曼的路径积分否定了玻尔的互补原理 ,标志着哥本哈根解释已走向衰败 ;刘辽认为 2 0世纪下半叶物…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爱因斯坦、玻尔这样的大学者,是科学-哲学史上重大的研究课题。在过去的某些年代里,任何郑重的评价在中国都曾经是谈不到的。当时中国的知识界自身受到种种“批判”与熬炼,而同时自己又不得不向外国学者的头上投掷各种标签和恶谥。那情况之可怜可悲,也只能说是一言难尽了!笔者本人在评价N.玻尔时曾经发过一些过激之言、违心之论,今日想来,常有愧色。现在“解铃系铃”,本应自己出来一一更正。然而兹事体大,  相似文献   

14.
在本世纪出现的一批物理学精英之中,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可说是一位极为独特的人物了!这是因为他曾经在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宇宙学以至分子生物学方面作出了开创性与奠基性的工作;还因为他在列宁格勒、哥廷根、哥本哈根、剑桥和普林斯顿曾受教于弗里德曼、玻恩、玻尔、卢瑟福和爱因斯坦;更因为他写出了数十种至今仍具魅力的通  相似文献   

15.
量子力学的两个研究纲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认为,科学是靠不同的研究纲领竞争淘汰而发展的。这些研究纲领由指导性的“硬核”和保护性的“辅助假设”组成。本文借用“科学研究纲领”概念,在近年科学史家研究的基础上,考察爱因斯坦和玻尔不同的量子纲领及其对薛定谔波动力学和海森伯矩阵力学创立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早在拉卡托斯之前,爱因斯坦和玻尔就用过纲领(programme)来分析科学的发展,描述自己的科学目标和方法。爱因斯坦认为,从牛顿的“力学纲领”到麦克斯  相似文献   

16.
尼耳斯·玻尔和他的互补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方面真正有点根底的人。只要头脑清醒地、尽可能客观公允地对近百年来的学术思想进行一番认真而系统的检索,就会发现尼耳斯·玻尔那一套哲学观点确实引起了人们最大量、最分歧的议论。这是有许多原因的。第一,玻尔那种非公理化  相似文献   

17.
量子理论自从诞生以来,距今大约已有大半个世纪了。以玻尔、海森伯及泡利等人的观点为核心形成的所谓哥本哈根正统解释,长时间以来,占据着量子理论的主要舞台。量子理论以其巨大的预测力和几乎普遍适用的数学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正统解释本身所存在的困难,这个解释尽管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接受,却从未得到普遍一致的承认。相反,以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等人为代表形成了量子理论中十分松散的少数反对派。这就发生了物理学中的“宗派分裂”。这个少数派在一定程度上对量子理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反推动作用。在这群顽强而卓越的反对者当中,当代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以其  相似文献   

18.
讨论量子力学解释问题的新前提甲:关于量子力学解释问题的争论过去认为是完全解决了。但最近一个时期这个题目重新成了激烈争论的对象。乙:是的,这大约是从1952年开始的。是玻姆开的头;他曾经指出,根据利用所谓“隐参数”,有可能对这个理论作出“因果性的”解释。随后,威西叶(J.P.Vigier)、玻普(F.Bopp)等人的理论工作都接二连三地发表了。甲:听说波动力学的创始人德布罗意已经放弃了他从1927年开始支持了25年的“哥本哈根”解释,并且宣布了回到他当初的立场上去,是吗? 乙:是的,最近以德布罗意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学派,它与哥本哈根学派对峙,并且也许应当叫作新德布罗意学派。甲:但在苏联不是老早就尖锐地批判过“哥本哈根”解释吗?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术语研究》2010,(1):10-10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成为近期最火的话题。“《京都议定书》”“碳排放交易”等许多专有名词,你看懂了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1):10-10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成为近期最火的话题。“《京都议定书》”“碳排放交易”等许多专有名词,你看懂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