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在生物氧载体催化剂和高分子负载生物氧载体催化剂催化下,通过加入共还原剂或不加入共还原剂,分子氧氧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用改性蒙脱石预先对煤油脱色,再以活性炭为载体,氯化稀土混合物为催化剂,加入适当的助催化剂、活化剂,在弱套性介质中,以空气氧为氧化剂,对工业煤油进行脱硫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环己烯选择催化氧化反应不同氧源氧化剂的介绍,综述了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并分析了不同催化剂载体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制备方法翩备了Au/NiO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表征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制备了NiO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Au/NEO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和TP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经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活性最好,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差;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在载体制备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并不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载体经微波处理后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BET结果显示负载于未经焙烧载体上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可能和催化剂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关;TPR结果显示催化剂含有氧化态的金,而且催化剂的活性与氧化态金的还原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O2对Cu-A1-MCM-41催化剂上NO选择性还原反应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2在反应中有相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NO氧化及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氧化还原循环提供氧物种;另一方面,直接完全氧化C3H6,引起还原剂的耗尽.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用于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的Ni基双金属Ni-Pt/C催化剂(Pt的质量分数为5%),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并用XRD、TEM和XPS表征了金属粒子的微观形貌、晶型、表面元素,以考察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还原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纳米金属微观形貌及甲醇电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Ni-Pt金属粒子直径为4~6 nm,属面心立方(fcc)晶型,粒子表面的Pt、Ni原子数比高于其内部;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和煅烧温度提高,催化剂活性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佳还原剂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最佳煅烧温度为400℃,Ni、Pt前驱体同时加入制得的合金型Ni-Pt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赵艳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0):7382-7385
采用碳黑作为载体,水合肼为还原剂,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Pt/C、Pt-Bi/C系列催化剂。催化剂粉末的晶体结构用XRD技术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与电流-电位极化曲线的测量研究了甲酸在不同催化剂所制备的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用恒电流放电曲线研究了所制备电极的稳定性能。实验表明:与Pt/C电极比较,Pt-Bi/C电极对甲酸的电化学氧化显示出高的活性;Pt-Bi/C催化剂的最佳配比为Pt20%,Bi10%。  相似文献   

8.
载氧型氧化还原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催化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模型、循环流化床反应工艺及载氧型催化剂的制备、成型、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烃类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工艺已有较大的改进,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催化剂的晶格氧在烃类选择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对载氧型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研究与开发高效载氧型催化剂是实现正丁烷选择氧化循环流化床工艺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无基质脐血血红蛋白体外条件下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在血红蛋白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测定氧饱和度和高铁血红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自氧化时,4 h内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由5%升高至35%;叠氮钠催化氧化时,4 h内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由5%升高至65%;加入VC后,3 h内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由45%降至5%左右。无基质血红蛋白在体外条件极易被氧化;VC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且其对血红蛋白溶液的还原顺序为:先清除溶解氧,再清除结合氧,最后还原高铁血红蛋白;同时加入氮氧自由基,并不能加速VC对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但明显缩短了还原时间。  相似文献   

10.
加压条件下两段法天然气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α-Al2O3为载体,在加压条件下,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镧助Ni/α-Al2O3部分氧化-重整催化剂和负载型钙钛矿型LCFM/α-Al2O3燃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CH4与氧配比等因素对两段法甲烷催化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段法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工艺中采用LCFM/α-Al2O3燃烧催化剂和镧助Ni/α-Al2O3部分氧化/重整催化剂,能够消除反应热点,降低反应的危险性。当温度为1000℃及体系压力为2MPa时,甲烷转化率约为85%,CO和H2的选择性接近90%,与热力学平衡值十分接近;增加原料气中的氧含量,可以提高甲烷的转化率,但CO和H2选择性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西佛碱型大环多胺铜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活性及切割机理.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不加入任何还原剂时,该配合物对pBR322 DNA具有良好的切割活性.机理实验表明切割方式可能为主要以单线态氧参与,并伴随有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氧化断裂.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O2对Cu-Al-MCM-41催化剂上NO选择性还原反应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O2在反应中有相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NO氧化及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氧化还原循环提供氧物种;另一方面,直接完全氧化C3H6,引起还原剂的耗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Al2O3/Al载体,研究了阳极氧化条件(硫酸浓度、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等)对载体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影响.用这种载体,经过水合或负载CeO2、Fe2O3等助剂对载体的不同处理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负载量为1%的Au/Al2O3/Al、Au/Al2O3-CeO2/Al、Au/Al2O3-Fe2O3/Al催化剂,考察了其C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阳极氧化条件对载体的表面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明显影响到催化剂的活性;助剂CeO2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制备高分散的负载型催化剂是充分利用在自然界中储量极为有限的贵金属资源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一系列负载Pd催化剂,考察了不同载体负载Pd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发现以乙酰丙酮钯为前驱体制得的Pd/TiO2催化剂活性远高于Pd/SiO2和Pd/Al2O3催化剂的活性,在室温下就表现出较好的CO氧化活性,且在无气相O2条件下CO可以与Pd/TiO2催化剂表面的氧物种(晶格氧)反应生成一定量的CO2.分散度测试、CO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的结果表明Pd/TiO2催化剂上Pd物种以高分散Pd0形式存在,并与载体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这可能是Pd/TiO2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大孔径载体固定化生物复合高级催化氧化法处理城镇污水的方法。实验表明,大孔径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复合高级催化氧化法处理城镇污水效果显著。在反应时间为6h,p H=7,H2O2=0.02ml/L的条件下,COD、NH3-N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0%和92%,出水水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该催化剂是以一定粒度的活性炭为载体,加入Fe SO4,Mn O2,Al203和Si O2多种活性组份复合而成,不易失活,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醇溶液浸渍法制备了介孔SBA-15、介孔MCM-41及无定形SiO2三种不同氧化硅载体担载的系列钒氧化物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SBA-15为载体的钒氧化物催化剂具有优良的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BET、SEM/TEM、UV-Vis DRS,TPR,UV Raman和程序升温吡啶-FTIR结果表明:介孔SBA-15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对钒氧物种较高的分散能力以及催化剂表面仅存在少量的弱酸性位等特点有利于丙烷的活化及产物丙烯的脱附,使得催化剂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显示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催化剂载体对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高效稳定的催化臭氧氧化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负载Ru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效果。结果表明:以Ru作为活性组分时,不适合采用SiO2载体;以Al2O3为载体的RuO2/Al2O3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吸附较少,催化作用明显,但是氧化过程中会产生铝溶出的问题;而以活性炭为载体的Ru/AC催化剂对有机物吸附能力较强,催化作用明显,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且催化过程中没有金属溶出的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催化臭氧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用XRD、Raman、FT-IR、51V-NMR、Py-IR和TPR-TPO表征SiO2或SiO2上预负载MgO后负载的钒氧化物催化剂体系.SiO2上直接负载钒氧化物,在钒负载量约为5wt%V2O5时出现V2O5晶相,而预负载MgO的在相同钒含量时则没有出现V2O5晶相,表明预负载MgO促进了钒氧化物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预负载MgO的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其还原态活化气相氧的活性较低,有较好的丙烷氧化脱氢的丙烯选择性,同时又因有较强的表面酸性位,有利于对丙烷仲碳C-H键的活化,而能保持其较高的丙烷氧化脱氢活性.钒氧物种与载体形成V-O-Mg(Si)桥键,该桥键氧可能是丙烷氧化脱氢的活性氧物种  相似文献   

19.
合成系列新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以H2O2作为氧源,用于苯乙烯氧化反应,研究了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探讨了配体原料组成、活性金属盐、反应温度、双氧水/苯乙烯摩尔比对苯乙烯催化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制得的高分子金属催化荆对苯乙烯催化氧化,生成苯乙酮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开发高效、稳定、经济的催化剂是催化氧化技术在消除气态VOCs中的核心问题.探究了溶胶凝胶形成温度和煅烧温度对最终制得的镧钴钙钛矿(LaCoO3)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以80℃为最佳溶胶凝胶形成温度、700℃为最佳煅烧温度的条件下,稳定制得的LaCoO3催化剂在225℃下达到90%的甲苯转化率(甲苯浓度:436 mg/L,空速:22 500 mL/(g·h)),在98%甲苯转化率稳定运行24 h后,催化剂依然能保持完整结构.机理研究表明,在LaCoO3催化氧化甲苯的过程中,催化剂上的氧物种能够直接参与到反应中,同时气相氧的加入可以促进甲苯在催化剂上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