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深入实地调研、定点观察、走访农户的基础上,对湖北省仙桃市的农民分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分化问题进行了实地研究。认为农民分化的因素有五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减少和大量富余劳动力产生,农民增收困难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农民子女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家庭生活状况的愿望。认为农民分化是农民职业多元化、农民文化观念多元化、农村社会规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我国农村微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竞争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当前农村管理中的竞争激励机制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中作为农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载体———农户及其综合经济竞争实力已发生明显分化,农村出现了具有不同经济地位和利益特点的农户阶层,原来相对重合的收入、地位、声望三个社会序列发生了分离,这种分化和分离使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农户在管理激励方面产生了不同的需求,但大多数乡村未能建立起与这种分化相适应的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村改革两大主题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但由于受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缺乏应有的发展,一再拖延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乡村社会也出现了“治理危机”。下一步,应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农民分化,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双重影响。指出农民分化,使农村管理逐步走向法治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理念的变化,对农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农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思想观念和实现社会价值。同时,农民分化也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疲软,农村各阶层矛盾与冲突加深,农民贫富差距和农民群体消费差异性扩大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选取自身因素、家庭耕地面积和区位条件与农民职业分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对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极其显著,区位条件对农民职业分化影响不显著;就自身因素而言,男性分化比例高于女性,年龄与职业分化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差异对农民职业分化起推动作用;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耕地面积与农民职业分化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农户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创新是深化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大幅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镇化稳步发展重要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就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潜力及其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农户宅基地流转现状及其局限性;结合目前国内农户宅基地流转主要方式,对不同类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方式进行研究设计,并提出相应策略措施。认为不同地市应从自身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际出发,分别采取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户自发等宅基地流转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改革以来农户收入差距的变化改革十年来,农村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民的收入普遍提高。1978~1989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率达16.2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16.06元增全1989年的535.37元,增长了4.6倍,年均增长率为16.52%。但是,由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同,各地区、各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拉开了。根据对四省一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和天津市)部分农村地区的抽样调查,在1525户样本中,1987年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虽然只有24户,占总体的1.57%,但他们的收入数额却占总体的26.5%,最高收入户为22万元,贫富悬殊过大。这种情况在1988年治理整顿后有所转变,相对于平均值来说,离散程度逐年缩小(见表1)。这种离散程度的缩小主要是由于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的比率相对减少造成的(见表2)。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是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阶层,在改革开放前后其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体制改革为其变迁提供了必要前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大量就业机会的并存为之提供了客观基础,市场取向的改革推动了这一变迁,经济利益驱动是其内在动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则对这一变迁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调查采用半结构性调查访谈法,对昌吉市农民从人际关系、经济收入、文化活动、政治生活、农村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昌吉市农村农民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较为单一,乡土观念浓重,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对农村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感到满意,但近期生活满意度有所下降。对当前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政策是拥护和赞成的,但对农村干部作风、社会风气表示不满。据此笔者提出加快城市化、改革体制、加强就业、提高收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农民主体阶层结构变迁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是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阶层,在改革开放前后其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体制改革为其变迁提供了必要前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大量就业机会的并存为之提供了客观基础,市场取向的改革推动了这一变迁,经济利益驱动是其内在动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则对这一变迁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4,(5):15-17
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唯一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全面了解潍坊市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调研小组对潍坊全市6市(县级)、2县、4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潍坊市农村收入较高,主要收入源于非农收入;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显著,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民进城意愿不高,并呈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把农业、农民引向市场,实现农户家庭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使农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摆在农业、农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随之在若干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得到了广大农村、农民的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9亿农民的大多数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不够快,特别是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以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增长,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该文从财政补贴、多种经营、教育培训、政府调控、计划生育等5个方面提出一些措施,以期尽快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4.
一、连锁经营对消除农户家庭分散经营弊端的启示1 启示自1978年改革以来 ,农村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该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使我国农产品实现了当前阶段性饱和的繁荣局面。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也已有目共睹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这一弊端已危及我国农户和农民的生存。因此 ,如何保持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优点 ,消除其弊端 ,把农户和农民组织起来 ,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经营 ,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竞争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话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成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农村还存在大量素质低、收入低的弱势群体,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已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带动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它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农业腾飞的坚实基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把实现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民走向市场的引导工程来抓是改革开放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过渡期的许多难题,是千百万以个体生产为主的农民能较快适应市场经济的一条捷径,对我们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难是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后深层次矛盾的暴露,它有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的因素,也有一家一户小生产不能顺利与市场对接的原因,但最大困难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受市场约束越来越严重。靠发展非农产业增收受到制约,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工业品市场饱和,通过发展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受到限制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民增收。分析起来,制约松原市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气候条件不利,自然灾害较大制约农民增收。松原市农民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比重过大,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偏低。由于自然资源的制约,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皮尔逊系数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永川区青峰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户收入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农户实施土地流转的选择已基本没有影响,农村土地的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却有很大的贡献。(2)农户土地的农业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低于非农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非农收入是现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最大收益者是用地业主,其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农民的收益则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乡镇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改革.中国下一步的乡镇改革总体目标是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惠及9亿农民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提高整个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