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十亿年的进化历程使得自然界生物体某些部位巧夺天工,具有特殊性质,给人研究仿生材料得到启迪。例如甲壳虫可以将糖及蛋白质转化成为质轻然而强度很高的坚硬外壳;蜘蛛吐出的水溶蛋白质在常温下竟变成不可溶的丝.而丝的强度却比防弹背心材料还要坚韧;鲍鱼(石决明)以及人们通常认为用途不大、极简单的物质如海水中的白垩(碳化钙)结晶形成的贝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粒子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和基本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 3 个基本问题:物质结构的层次、物质层次的特有规律和各种相互作用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其在哲学上的一些启示:(1)物质具有可分性,但是无限可分的观点无法证实;(2)自然界各种相互作用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相互联系,在高能标下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支配规律。  相似文献   

3.
钛将成为继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钛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钛铁矿、天然金红石、钒钛磁铁矿等形式存在。纯钛外观似钢,具有银灰光泽,密度4.5g/cm^3,只相当于钢的57%,强度与硬度与钢接近,钛同时兼具钢(强度高)和铝(质地轻)的优点,高纯钛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可塑性及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4.
橡胶制品的用材最初主要使用天然橡胶(NR)。NR具有优良的弹性、强度、抗撕性和耐疲劳等物理机械性能。然而NR也有它的局限性,如耐油性和耐热性不足等。NR除了含橡胶烃外,还含有多种蛋白质、多糖类物质,加上胶料中各种配合剂及其他低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5.
错误折叠和聚合的蛋白质曾经被认为是生命体重要的生产性活动的副产品而被人们所忽视,但是现在却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使人们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至少有下面两个:(1)蛋白质的聚合是很多慢性病,例如阿耳茨海默氏病的关键所在。(2)蛋白质的聚合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物的可靠性、有效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可食性包装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食性包装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纤维素及衍生物等)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可食性包装膜与合成塑料包装膜一样具有以下特点:(1)明显的阻水性,可延缓食品中水和油及其它成分的迁移和扩散;(2)可选择的透气性和抗渗透能力,阻止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挥发;(3)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可提高食品表面机械强度使其易于加工处理;(4)可以作为食品色、香、味、营养强化和抗氧化物质等的载体;(5)可与被包装食品一起食用,对食品和环境无污染,因而在食品工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红光和远红光间断暗期对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物质代谢的影响,在短日照(10h/d)处理的暗期进行红光(600-690nm)和远红光(700-790nm)间断暗期处理,并测定叶片和雌蕾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碳氮比.结果表明:红光间断暗期诱导的败育株雌蕾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远低于远红光间断诱导的可育株;在败育期的雌蕾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所构成的碳氮比(C/N)较高;而红光和远红光间断暗期处理株叶片的上述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别,说明红光间断暗期诱导雌性败育与物质代谢或转运障碍有关,且PFSR雌性发育伴随较低的C/N比。  相似文献   

8.
采用燃烧合成同时致密化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TiC/Al2O3/Fe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为99.4%)。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刚度;金属Fe相的加入,较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强度与韧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脱细胞牛松质骨(Acellular Bovince Cancellous Bone,ABcB)生物衍生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ABCB复合并体外培养,然后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贴附在ABCB孔隙内生长,细胞生长及蛋白合成功能不受ABCB的影响。ABCB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BMSCs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添加六钛酸钾晶须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表面磨损机制。试样中摩擦性能调节剂和改性酚醛树脂等其他材料的含量不变,仅改变六钛酸钾晶须和空间填料硫酸钡的含量,采用JF-645T型热压机压制试样。将制得的试样进行衰退和恢复、剪切强度和硬度等性能测试,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分析材料摩擦表面形貌以及成分。研究发现:六钛酸钾晶须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μ)、抗高温衰退性和耐磨性;当材料表面初始凸台被破坏后,适量的六钛酸钾晶须附着于芳纶纤维表面能团聚磨粒和磨屑并促进二次凸台的形成;团聚作用是六钛酸钾晶须在摩擦材料中起到优异性能的根本原因;过量的六钛酸钾晶须(质量分数≥16%)会在混料中直接结团,结团体在接触面剪切力作用下会被轻易拉出表面,增大磨损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烟草品质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1份烤烟和57份晒烟材料的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糖碱比和总粒相物等7个化学成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的糖类物质和糖碱比比晒烟高,而晒烟的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高于烤烟,两类烟草总粒相物含量相近,晒烟在所有性状上具有较广泛的变异性;烤烟在所测7个化学成份中绝大多数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晒烟化学成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相对少一些;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对总粒相物影响最大的为总糖和糖碱比,而晒烟则为总糖和蛋白质,通过对一、二种化学成份的测定可以较好地预测总粒相物的含量;聚类分析表明,烤烟材料可以较好地归为两类,晒烟材料则有相当部分难以归类。这些结果对于在卷烟叶组配方中提高产品安全性,更好地利用现有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验用苯乙醇胺(Phenylethylamine.PEA)饲喂猪,观察它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PEA可以显著提高猪血清生长激素(GH)和甲状腺素(T4)水平,及T4/T3比值,从而使血清葡萄糖(Glc)含量明显增加,血清蛋白质含量趋于增高(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提示:PEA在刺激生长之时,有利于蛋白质在体内沉积,并提高基础代谢水平,使体脂趋于分解,而且PEA除具有β-激动剂的共性外,其特点比同类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小,代谢排出快,无残留,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海水中,由于高盐度、pH值和水化学作用影响,任何物质难以黏附在岩石表面。但是,自然界中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打破了这一现象。研究发现,贻贝的足腺可以分泌一种具有黏性的蛋白,其能够使贻贝在潮湿的海洋环境下强力黏附在各种物体表面。研究表明:3,4-二羟基-L-苯丙氨酸(DOPA)和富含赖氨酸蛋白质是固液界面起到强力黏附作用的主要源头。2007年,聚多巴胺(PDA)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引入生物涂层领域,它可以非常容易地和各种无机或有机基底或物质结合(包括疏水材料),具有可控的膜厚度和持久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方便实现多种材料表面修饰及多功能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多巴胺新型功能化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SDS-PAGE和活性电泳技术定性分析了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新型抗癌药的蛋白质和蛋白酶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1)文中方法能有效地浸提所用各材料中的有效成份;(2)不同材料所含蛋白质和蛋白酶种类有较大差异;(3)在连续浸提新型抗癌药有效成份过程中,第二次从各材料中浸提的蛋白酶活性高于第一次.综合分析表明,第二次浸提效果好于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SBS改性沥青基吸水膨胀防水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沥青(沥青、SBS、基础油的质量比为100:14:6)为基质,加入吸水物质A或吸水物质B,混合均匀后制成吸水膨胀型防水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以此改性沥青为基质的材料具有好的形状保持能力和耐热能力。当A物质与改性沥青的质量比由0.67增加到1.50时,所研制的材料不具有吸水膨胀性能;当B物质与改性沥青的质量比为0.05—0.11时,所研制的材料的吸水能力适中,具有好的吸水性能;当B物质与改性沥青的质量比为0.05及A物质与改性沥青的质量比为0.15—0.30时,所研制的材料吸水能力适中,性能优良,可用作吸水膨胀材料。材料的吸水膨胀能力随着B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A物质含量的增加,吸水膨胀材料的断裂延伸值、弹性恢复率都有减小的趋势。当B物质与改性沥青的质量比小于0.25时,B物质的加入对改性沥青的断裂延伸值和弹性恢复率影响不大。A物质和B物质复配的效果好于单独使用A物质和B物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冲击倾向性煤体的细观特征与裂纹失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同忻州窑矿、开滦赵各庄矿具有冲击倾向性煤体试样的扫描电镜(SEM)及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冲击煤的显微组分、细观结构特征;并且通过对SEM数字图像和栽荷位移关系的分析。初步解释突出煤体裂纹损伤演化的细观机理.试验表明,(1)煤是非均质材料,突出危险煤的微结构以粒状、网状、片状结构为主,也可以见到鳞片状和压扭性结构;(2)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破坏煤体中,裂纹主要为新生裂纹,且裂纹的扩展通常具有一定厚度带状区域,裂纹由萌发、维护到结构失稳的破坏过程具有自组织、能量耗散的特征;(3)经过冲击地压破坏后的试样破坏强度低于渐进破坏煤体试样的强度,约为1/3—1/2,这也说明因冲击地压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失稳破坏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图10.表1。参10.  相似文献   

17.
甲壳质(Chitin)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一种带阳离子的能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质,也是含氮的多糖类物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为无脊椎动物甲壳构造的主要物质,存在于甲壳纲动物、昆虫及植物细胞壁中,如虾、蟹外壳,乌贼骨及昆虫外壳、肢体和翅膀;以及真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自然资源。据估计,全世界仅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的甲壳质每年有15万t以上。我国是甲壳质产品的主产大国,目前年主产量约3000t,年约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 甲壳质被用于水处理中的絮凝剂、食品添加剂、药物缓释剂等。由…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储量最为丰富的一种可再生生物材料,在合理保护和利用的情况下,可以永续利用。它广泛存在于木材、竹材、棉花、麻、农作物秸秆、蔗渣、废弃报纸、浒苔及虾蟹壳等材料中,因具有原料可再生、低成本、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强模量、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蛋白质含量的人工饲料对甜菜夜蛾能源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幼虫能源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幼虫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多糖贮存量、甘油三酯贮存量随之增加;但幼虫体内的甘油三酯贮存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降低.同一蛋白质含量的人工饲料饲养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的能源物质的含量随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显著.食料蛋白质含量的增高对甜菜夜蛾的能源物质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无卤阻燃聚丙烯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及有机化蒙脱土(OMMT)于160oC下预混,制备了新型膨胀型阻燃剂(IFR).以聚丙烯(PP)为基材,IFR为阻燃剂,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新型阻燃PP(FRPP).通过LOI、TGA、XRD、SEM对材料的阻燃性、热稳定性、结晶性、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IFR后,PP的极限氧指数由17升为28.5,起始分解温度由纯PP的440.8℃升高到455.3℃,600℃的成炭率提高15.26%;IFR诱导PP形成一定量晶型;少量OMMT在基体中以剥离形式存在,使晶粒尺寸得到细化,同时起到协同阻燃和增容作用,使材料在保持拉伸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92倍,冲击断面表现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