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多年来,广东省春砂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幼果发育过程中,普遍出现大量落果现象,一般落果率在30%左右,有些地区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为此,我们在研究开花、落果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保果试验工作,试图了解植物激素、微量元素、根外追肥和施用壮花肥的保果效应及其适宜浓度和喷施的时期,为减少落果,提高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春砂仁种植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以广东为主要产区.生产中多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由于种苗不足,大面积发展受到限制.近年不少产区试用种子繁殖,又往往因采收、贮藏、播种或长途运输等处理不当,致使种子发芽率很低.为了探讨春砂仁种子发芽的特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催芽的有效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我们从197s年开始,采用几种方法进行了种子发芽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对春砂仁大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胚囊发育作过观察.本文主要报导春砂仁胚珠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特征,同时对胚珠在子房中发生扭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姜科的分类以及育种等工作提供新的资料.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取自中山大学校园的春砂仁实验地以及广东省信宜县到照砂仁场.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采集大小不同的子房,用纳瓦兴溶液固定24小时,制成10—12微米的连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春砂仁精子的形成及其发育特征。春砂仁的精子是在花粉粒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按有丝分裂的典型模式进行。当精子形成时营养细胞逐渐溃散消失。早期形成的精子为椭圆形或锥形,细胞质稠密,含有1-2个小形斑点状核仁,随着精子的成熟。细胞质和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密集成网状。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研究春砂仁大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胚囊发育工作的基础上,对春砂仁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花粉粒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希望对姜科植物的分类以及育种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不同荫蔽条件对春砂仁水分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是春砂仁的主要生态因子.在50—60%荫蔽以及温、水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植株具有中生植物的生理和形态特征,种群结构比较合理,产量较高.相反,随着萌蔽程度的减少或增多,植株向旱生或湿生植物类型方向发展,种群结构不良,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春砂仁花粉萌发与温度的关系以及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动态.春砂仁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4—28℃.在春砂仁的植地上配置50—60%的蔭蔽度可保持花期的最佳温度条件,也是提高花粉萌发率的重要措施.春砂仁生殖细胞的分裂是在花粉中进行的.当精子形成时,营养细胞则逐渐退化消失.同时发现精子在花粉管中有变形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春砂仁属于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花、果、种子入药,以果实为主。其煎剂能加强胃肠的收缩活动,具有温脾、健胃、消食、安胎的作用。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常用南药。在一般新栽培区,由于缺乏授粉昆虫,春砂仁的自然结果率只有1—12%。采用人工授粉后,结果率可达40—80%以上。我们对春砂仁花  相似文献   

9.
夜合[Magnolia coco(Lour)DC.]属木兰属(Magnolia L.),但花的形态跟木兰属其他种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解剖、花粉分析,证实夜合在木材解剖特征、雄蕊脉数、心皮腹脉分市、花粉外壁纹饰等方面跟木兰属其他种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夜合〔Magnolia coco(Lour.)DC.〕虽属木兰属(Magnolia),但花的形态跟木兰属的其他种有差异.本文通过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实验比较,证实夜合跟木兰属其他种同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离析技术、显微观察和组织化学鉴定等方法,对白木香的木质部结构及组织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部由5部分组成:髓心、内涵韧皮部、木射线、导管、纤维管胞。内涵韧皮部呈多孔型均匀分布;木射线单列(双列少见)异型Ⅲ;管孔排列为径向管孔团、复管孔、管孔链和单管孔;导管侧壁有互列纹孔式和附物纹孔;纤维管胞侧壁有单斜附物纹孔;径列条及栓塞首次在白木香中发现;进一步证实淀粉、还原性糖和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年龄的木质部里含量及储存部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沉香的形成提供基本的解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水培试验,经过不同浓度磺胺(0.01,0.02,0.05,0.08,0.1mg·L~(-1))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磺胺污染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片生理生长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比值(c_a/c_b)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外源磺胺浓度增加,苦草相对生长率降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a含量下降速度大于叶绿素b;c_a/c_b先增大后减小.(2)磺胺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MDA和S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磺胺胁迫使苦草叶细胞中叶绿体被膜破裂至消失,类囊体膨胀、破损;叶细胞中类囊体呈现出分布不均、出现空腔等.当磺胺浓度为0.01m·L~(-1)时,苦草叶片外观形态结构未表现出受害症状,而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显示,类囊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分布不均现象;当营养液中磺胺浓度为0.02mg·L~(-1)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呈现枯黄至坏死症状,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膨胀、变形至空洞现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距离减小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磺胺胁迫导致苦草叶生理代谢失衡,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亚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损伤,期望该结果为研究磺胺污染的作用机制及苦草在抗生素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杉木从花芽分化到种子形成过程中的解剖学特征。观察结果: 1.杉木从花芽分化到种子形成约需经过十四个月的时间,其中必须经过越冬。在南京地区杉木花芽通常在八月开始分化,翌年三月底或四月初开花传粉,六月中旬受精,九月胚胎发育完成,十月种子成熟。 2.杉木的小孢子量多质高,成熟期较一致,因此,在花期辅以人工授粉,可以大大提高杉木种子的质量。 3.杉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裂生多胚与简单多胚两种多胚现象。 文内列有杉木开花结籽时间表(见表1) 杉木是裸子植物。为我国南方特有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树种。杉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等优良特性,出材量约占全国木材的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因此,系统地搞清楚杉木个体发育的解剖学特征,有利于了解杉木生长发育的特性,从而可为杉木的良种繁育、速生丰产提供必要的植物学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植物学教材积累资料,以供有关林业生产、科研与教学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生态学中自然实验的内涵、分类、作用,并将自然实验与传统实验和观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自然实验利用自然发生的干扰或他人引起的干扰作为处理,并遵循费希尔的实验设计,因此,既非传统意义上的观察,又与传统实验有所区别,可称之为介于主动观察和传统实验之间的一种准实验。同时,观察与实验之间并非截然的二分,而是按照有无干涉、干涉施加者、有无实验设计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系列,即被动观察、主动观察、自然实验和传统实验。  相似文献   

15.
工厂大气混合污染对含笑(Michelia figo(Lour)Spreng)叶片、花的影响如下:1)部分老叶片尖端黄化枯萎,其保护组织、同化组织明显解体;幼叶片较老叶片抗性更强,其组织无伤害症状。2)部分花的苞片黄化,其表皮及内部组织坏死;外轮花被尖端缘处细胞萎缩,内轮花被、雌雄蕊几乎无影响。3)开花正常。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经典制片法和离体培养法。对沙枣体内、外胚胎发育的各阶段做比较研究。主要区别于原胚期:1)、形态发生:体内只有一种方式,即两极分化方式。而离体的有二种方式,即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途径。2)、胚性细胞起源:体内只一种起源(即起源于受精卵),离体的胚性细胞的起源有三种方式:a由紧邻表皮细胞的单个薄壁细胞产生;b由表皮细胞横分裂产生和c由表皮及其下的薄璧细胞共同参与产生。3)胚性细胞的细胞学特征:体内发生的合子具明显的极性分化,细胞质、淀粉粒和细胞核集中在合点端。它第一次分裂后,顶、基细胞在细胞学特征上具明显区别。而离体条件下的胚性细胞第一次分裂后无典型的顶、基细胞之分。故也缺乏典型的胚柄细胞。胚分化和成熟期、二者在形态学特征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模拟了常绿阔叶林的4种不同受损程度(间伐大树、清理下木、清除地上植被以及植被和表土完全破坏),各设1个20 m×20 m的样地, 并与设置的1个对照样地比较, 研究其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和生境变化; 同时针对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缺乏种源的特点, 开展播种、植苗人工恢复试验. 三年来的追踪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样地在群落物种组成、外貌及群落结构上均不相同, 呈现出不同的恢复动态.  相似文献   

18.
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再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成雌配子体.在雌配子体形成过程中,子房壁内淀粉的积累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雄配子体.在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花药壁内淀粉的积累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大、小孢子的产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均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龙胆属(Gentiana L.)秦艽组(Sect.Aptera Kusnez.)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属(Gentiana L.)秦艽组(Sect.Aptera Kusnez.)所属的种类大多数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中药之一,除供国内广泛应用外,还有一定量的出口。此组在我国种类多,产量高,分布广,且有不少特有种。现在市场上商品秦艽和原植物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现象,影响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山蚕的饲养曾流行于华南云开大山两旁,其饲养历史,可能在千年左右,至少可以追溯到百多年前。目前还有饲养,但为数极少.山蚕丝品质优良,可用云开大山群众所创用的方法织绸,也可用为现代纺织工业原料,织成的绸,品质优美。山蚕在广西容县一带每年发生两代;由成虫起算,第一代由4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由7月中旬起,幼虫于11月份大体结茧完毕,以蛹期越冬。广州一带山蚕每年发生三代;第一代从4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由6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由8月下旬起,幼虫于10月分大体结茧完毕,以蛹期越冬。各代卵期约7—9天,幼虫期28—37天,蛹期23—37天,越冬蛹厉期170—236天,成虫寿命4—9天。在春夏季全世代历期为62—92天。雄蛾羽化一般此雌蛾早1——3天。羽化于晚上8时至翌晨黎明前,12时增多,2时以后交尾的蛾极少.脱尾后雌蛾当晚产卵,产卵期一般连续五、六天,每雌蛾平均产卵230.60±93.43粒,在前三天产出的占总产量一般在80%以上,以后的几天卵量减少。蛹体较重的,化蛾后产卵量较轻蛹所化的蛾多,蛹重与产卵量相关系数是γ=0.87。卵壳淡灰而带青绿,母蛾产卵时,分泌粉红色或赤褐色胶质物,粘在卵壳表面,因而使卵壳呈现赤褐色。卵在初产时每粒平均重量为10.82毫克.幼虫孵化由上午6时至下午2时,盛孵时为上午9—10时。每批卵前三天孵化率占70——90。幼虫孵出后经约1小时,吃掉卵壳1/3至2/3。幼虫共经六龄,喜独栖,尤以五龄以后更为显著,每枝有10——20片叶子的乌(?)枝条,很难同时容两条以上的五、六龄幼虫。每头幼虫全期总食叶量(以乌(?)叶计算)共326.40片,重量为65.30至98.00克.幼虫活动迟钝,但遇惊扰卽紧缩体躯,腹足及尾足强力附着枝条,甚至被拉断腹足也不放松,因此,野外6——7级大风也难将它从树上吹下。六龄幼虫成熟后,吐丝缀叶片结茧,化蛹其中。茧棕色,略呈卵形,雌虫茧茧层重量可达1.16±0.69克,雄虫茧茧层重1.08±0.046克。幼虫取食的植物,在广西容县一带主要有珊瑚树、牛耳枫、铁冬青、崗柃,当地群众饲养以珊瑚树叶为主。广州地区山蚕食料,主要为乌(?)树叶。山蚕饲育如管理不周,容易诱发细菌性软化病,可导致大批死亡。广州第二造山蚕在平均温度最高的节令渡过,高温严重地影响了幼虫的成活率,因此,山蚕未经温度驯以化前,应该在温度较低的华南山区饲养。本文根据群众蚕筒插叶饲养法及作者的小小经验,提出了山蚕饲育法的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