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溴化锂增压吸收式制冷循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吸收式制冷机不宜应用于驱动热源温度有波动或无高品位热源可供利用的场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少量电能补偿热能品位的新型循环-增压吸收式循环,增强吸收式循环克服了传统循环的缺点,补偿相当于制冷量2%-10%的电能可以使驱动热源温度降低约5-20℃,而且新循环与传统循环的制冷系数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CARIMA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它避免了在线求解Dioaphantine方程;利用并列预测器问的特点,直接辨识输出预测器中的参数;并利用GPC与DMC控制律的等价性来直接推求开环预测向量。数字仿真与混合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控制器性能良好。该算法具有算法简单、使用范围广,鲁捧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推导了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算式,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证明了该算法可以用于解决具有纯滞后的过程和非最小相位过程的控制问题,并且具有极强的鲁棒性。为了使该算法能适应时变过程的控制需要,加入了脉冲响应系数辨识,并对这种辨识进行了简化。在数字仿真的基础上,作者用Z-80汇编语言编制了自适应动态矩阵实时控制软件,闭环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控制软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实际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影响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这些因素变化如何影响制冷循环的COP值,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制冷循环的COP值达到最大;并指出完全回收制冷循环的精馏热可使循环的COP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制冷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钍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循环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循环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和太阳能吸收制冷系统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可利用太阳能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该系统是由电驱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与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复合式系统,分析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24h时间段太阳辐射强度对组成新系统的吸收制冷循环的循环特性(COP)和新系统的循环特性(COP)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近来在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动态矩阵控制(DMc)应用到力学持久机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中,实验结果证实DMC不但克服了建模的不精确性和参数的时变性,而且可以根据给定的期望曲线,使升温过程保持一个特定的曲线。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改进算法,并用该算法对具有大时滞的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仿真试验与常规动态矩阵算法控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在大时滞系统控制中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新思路。用电加热器替代真空管集热器,实物设计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复合机实验装置,通过多轮实验,探索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吸附床设计方法。这种新型的吸附床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由30根φ50mm、长750mm的较小圆柱体并联组成一整体结构,各个吸附圆管内同心地插入φ10mm的不锈钢内圆管,并在内圆管上按一定的间距均匀打φ4mm的小孔作为制冷剂蒸汽的传质通道。在内外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装的天然气发动机与活塞式冷水机组建立了实验台.采用发动机转速与压缩机卸缸相结合的能量调节方法,对其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实现了分段的连续能量调节.实验结果表明与电动冷水机组相比,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制冷机组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太阳能制冷循环的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混合吸收式蓄能循环的控制系统.混合式蓄能循环的控制系统采用n阶等容惯性环节来描述其动态特性,在比例积分调节方式下,从个别环节控制入手,进而达到综合能量控制.并利用C 语言编制程序对系统的运行进行仿真,达到了运行的最优化和蓄能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氨/水为工质的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冷循环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只有在冷却水温度较低,制冷剂蒸发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具有较高制冷系统的优点,当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循环冷系数较考虑回收Ⅰ级循环的精馏热,以提高叠循环的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3.
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中临界热源温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GAX循环存在临界热源温度的原因,编制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分别对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与一般循环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比较.得出了GAX循环性能与热源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在蒸发温度为3 ℃、冷却水为32 ℃的条件下, GAX循环系统最低临界热源温度为110 ℃;在蒸发温度为3 ℃时, GAX循环系统最低临界热源温度值随冷却水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只有热源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值时, GAX循环性能系数才能得到提高.所得结论为在实际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否采用GAX循环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太阳能和其他低温热源利用的新型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表明:循环热力系数和面积单耗都随循环中间压力升高而增大,且达到一定数值时循环将不能继续;冷却水先进入冷凝器的串联流程优于并联流程;随着热水或冷媒水温度的降低或冷却水温度的升高,溴冷机循环系统的热力系数、面积单耗等经济性指标都变差,但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1.x级循环的性能指标明显高于两级循环.  相似文献   

15.
 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新型热力循环在Kalina循环基础上增加贫氨溶液回热支路和抽气回热支路以提高热力循环效率。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和热平衡方程对新型热力循环--国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计算了不同的透平入口蒸汽压力、氨水混合工质浓度、温海水温度和冷海水温度条件下的循环效率。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氨水混合工质浓度对国海循环效率影响显著,冷热源温度确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优的氨水混合工质浓度使得循环效率最高,当温、冷海水温度分别为26、5℃,氨水工质浓度为92%时,系统效率最大达到4.56%;当氨水混合物浓度不变时,循环效率随透平入口蒸汽压力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存在极大值;冷海水入口温度对循环效率影响很明显,而温海水温度对循环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The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 algorithm tor integral processe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ason why the original DMC algorithm cannot be applied to these processes is analyzed. The shifting matrix is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form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m is proved, then its applicable range is extended.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on the integral processes, this algorithm is more practical and simple to impl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prove its validity. Applying this algorithm, we succeed in the control of the boiler level system in power units.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合分析目前矿井制冷系统的现状,发现在满足矿井降温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矿井内降温系统的各耗能环节以及降低降温系统成本是提高矿井降温系统的经济性和节约能源的关键。为了找出提高矿井制冷系统能效的关键因素,从矿井制冷系统的能耗指标出发,通过对几种能效指标的对比分析,最终采用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南非Harmony金矿、孙村煤矿、唐口煤矿冰冷降温和井下集中制冷等四种系统形式,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能效比、各设备的效率比等,结果表明采用冰制冷降温系统的能效比最高,唐口煤矿达到1.92;另一方面,冷水机组的功率比相对较高,说明降低冷水机组的功率是提高制冷系统能效比的关键。该结论将对降低矿井能耗、提高经济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喷射器工作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有助于改善实验系统的制冷性能。使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喷射器模型,同时考虑了系统稳态下喷射器出口干度和喷射系数的耦合关系。比较了不同的CO2冷却放热压力、蒸发温度、喷射器喷嘴效率和扩压效率等对理论循环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优化的喷射系数能显著改善制冷循环性能,蒸发温度和CO2冷却放热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比较大,系统性能系数和喷射器喷射系数对喷射器的喷嘴效率和扩压效率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