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廷丽 《科技资讯》2006,(31):152-153
裁员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而有意识地削减人员,使组织规模变小的过程。它是任何一家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最不愿意做的事情。裁员后的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因此企业在裁员前要充分考虑裁员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风险,明确裁员的合理标准;采用人性化与柔性化的操作方法,做好裁员后对被裁员工的补偿,安抚留下来的员工,才能在提高组织绩效的同时减少裁员给员工带来的直接伤害。  相似文献   

2.
陶李艳  白洁 《当代地方科技》2011,(23):136-136,172
在全球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周期的变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企业裁员已经是商界的一个现实问题,并且会一直存在着。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裁员的出发点以及这中间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并探讨如何从企业的战略实际出发来制定正确的裁员计划、准确的裁员标准以及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来化解各项矛盾和处理好裁员过后留下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技智囊》2001,(3):74-79
春节刚过,全球各大跨国公司仿佛约好了似的纷纷裁员,有人说这证明全球经济遭遇了“寒流”,也有人说这不过是跨国公司在进行结构调整,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公司裁员也不像是件好事。走马灯似地裁员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编辑部撮其要者选出10大跨国公司列出排行榜,这次排行榜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问题出在对裁员的价值判断上,裁员越多越好还是越不好?社会关注多意味着成功还是失败?编辑部最后的定论是,评判尺度定格在裁员对该企业的损益,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4.
朱立文 《科技信息》2011,(13):823-825
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经济方面原因单方面解除一定规模以上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经济性裁员不仅可能导致大量劳动者失去工作,而且严重冲击经济社会秩序,因此是法律规范和政府治理的重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的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就业问题的挑战,不足和被动的局面已经呈现,亟待从经济性裁员的界定、原则、程序等方面予以完善,并改进有关的政府治理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经济性裁员在我国还存在着认定标准,规范标准,操作程序,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不足。针对各方面的不足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针对具体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型优势积极引导和规范我国各类用人单位正确、科学的对待经济性裁员。  相似文献   

5.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金融业,传统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危机导致世界各地大型企业纷纷大幅裁员,而中小型企业则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生存面临挑战。文章是以企业人力资源中的裁员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裁员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隐患,同时针对这些这些问题提出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应对人力资源问题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裁员进行时     
“这是我这一辈子所做过的最糟的一件事。”思科公司CEO钱伯斯,在公司宣布大幅裁员后不到两个月,如此告诉媒体。“裁员让思科从时速65英哩的增长速度,在短时间内跌至零成增长,甚至负增长。” 知名的班恩顾问公司(Bain & Co.),研究1989年至1992年间《财富》500强大企业中的288家公司后,发现曾在那三年内裁员3%以上的公司,之后股票不是没有增值,就是增值幅度不高;裁员达15%以上的公司,之后的股票表现更是明显不佳。 据《人力资源杂志》(HR Magazine)分析,除了公司本身以及被裁员工之外,裁员  相似文献   

7.
受经济增长放缓拖累,美国大公司纷纷裁员。通用裁员10000人,全球第5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将裁员20%,IT企业更不用说,它们是裁员的主流。目前国内的裁员也是一波接一波,市场的残酷竞争逼得各企业想办法降低成本,裁员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老板可以裁员,员工呢,他们不得不面对多变的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行业已经出现了裁员热潮。一套规范化的裁员程序将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裁员活动。企业裁员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管理阶段,每个阶段又涉及到若干具体步骤。文章首次提出了将裁员活动延伸至对被裁员工和留任员工进行管理的裁员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9.
组织裁员与组织创新密切相关,裁员不仅是组织创新的结果,也是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裁员中的削减人员策略、优化职能策略、系统简化策略以及裁员替代策略会对组织的智力资本、创新环境以及员工的创新动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阻碍或推动组织及个人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挥,裁员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成为决定组织未来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方世杰  沈俊芳  闵志宇  刘乐庆 《科技信息》2009,(23):I0123-I0123,I0139
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所引发的企业裁员,对毕业生需求下降,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使在校大学生过多地担忧毕业后的出路,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特别对正在毕业设计学生,尤为明显。本文探讨了当前高校工科学生在现实毕业设计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原因,及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以期达到提高高校工科毕业设计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股份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自然国企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裁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减员1/3而不影响其生产,可见,冗员已经成为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辛作义,冯进路,2003)看看这几年来我国的国企裁员,从四大银行四年准备裁员25万、联想战略性裁员500人、铁通的减员分流到中石化打算继续裁员5万人,无不说明了国有企业裁员不论从企业本身还是国家政策上,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裁员呢?(1…  相似文献   

12.
裁员的背后     
笑谈 《科技智囊》2001,(3):80-80
前一段,就裁员的事采访朗讯,因为是熟人,公关部的罗先生在积极配合之后,也发泄了一点对当前新闻界的“不满”。在他看来,跨国公司搞裁员是十分正常的事,新闻界不必大惊小怪,关键要看裁员的动机与结果对公司未来的运营有没有什么好处。再说了,一个公司裁员没什么,但近一段有那么多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3.
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产品需求的降低、高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经营构成了日益重大的威胁。裁员,已经被许许多多的公司当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法宝之一。然而,裁员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员工、社会都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裁员的软方法和硬措施,进一步为企业裁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秦川 《创新科技》2002,(6):42-43
<正> 在公司经营不景气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被迫裁员。表面上看,公司是节省了一些人事成本,但是,在裁员之后,很容易发生调度不当的情况,以至运营流程发生脱节,形成许多三不管的死角或者产生新的管理漏洞,再者,如果仅裁员,不精兵,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效能,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这无疑会使公司雪上加霜!本文中,笔者提出:公司在裁员时,应当充分运用“6R”策略,以保障裁员之后的正常运营;在裁员后,要马上运用“6C”策略,进行精兵,以组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  相似文献   

15.
浅析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翔 《科技信息》2007,(33):290-290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近期金融市场非常焦点的一个问题,路透社8月23日报道称,周三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进一步加深,Accredited Home Lenders Holding、汇丰银行和莱曼兄弟控股都宣布了裁员计划,三家公司的裁员总数达3400人,大量美国抵押贷款机构退出了住房贷款市场,至少有12家机构倒闭,周二就有2家。为什么一个次级按揭业务出了问题,能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及对饱和现象的分析,研究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1996~2001年间裁员对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致商业银行效率低下最直接的原因并不是员工冗余,裁员反而使银行绩效有下降的趋势;一些银行在运作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效率相对较低,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7.
“9·11”的伤口,10月,开始脓化……象人体一样,它牵连到了各国家、各组织、各部位, 全面且剧烈。 首当其冲的就是航空业,作为应对,招数似乎都只有裁员。美国主要航空公司拟定的裁员数目已超过10万人,瑞士航空公司裁员9000人,英国航空公司将再度裁员5200人。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公司——安捷航空公司比裁员还不幸,14日宣布倒闭了。此举导致公司1.6万职员失业,数千名旅客被困机场。 作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飞机生产商也难逃厄运。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已经开始压缩生产,将今年交付使用的客机数量从330架压缩到320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暴来临之际,一些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情急之下,裁员便成了一个方便的选择,美其名曰瘦身。一些文化事业单位搞改革,也时不时地祭出裁员大棒,以从反面教育员工努力工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要分析事业单位裁减不合格员工的原因、制度、程序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现有裁员方式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提出事业单位在裁减不合格员工时,人性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万慧 《科技信息》2009,(14):39-39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企业裁员,造成失业人数增加,招聘需求随之减少,这无疑给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本文作者在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之后,提出了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