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样条配点法以三次 B样条函数为时域函数的试函数 ,求解了反对称角铺设层合板的动力响应问题。在若干算例中 ,对于各种边界 ,选择样条函数作为振型函数 ,用样条配点法求出了结构的动力响应量 ,并与 Newmark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由于等厚度夹层环形板大挠度计算边界条件复杂,迄今仅有一种特殊情形的数值解答.本文以三次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夹层环形板的非线性弯曲和屈曲.夹层板采用Reissner模型.讨论了16种边界条件,荷载可为多项式型的分布荷载、内缘均布线荷载、均布边缘力矩或均布径向压力及它们的组合.用非线性理论计算了夹层环形板的压曲临界荷载.样条配点法具有精度高、编写程序通用、输入的数据量少以及节省计算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计算穿越强度较低的混凝土楼盖的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文中考虑到该承载力取决于四项因素:楼盖本身的混凝土强度;楼盖的钢筋;上、下柱段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对楼盖柱节点横向膨胀的约束;柱荷载向邻近的楼盖混凝土扩散。本文所给出的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相符合的情况比现行美国建筑规范ACI318-89有关条款要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轴对称线布荷载作用下变厚度板壳的大挠度的复杂计算,以三次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变厚度旋转扁薄壳的非线性稳定.给出了在线布荷载作用下,线性或多项式变厚度的圆锥壳、球壳或四次多项式壳的上、下临界荷载.多数的解答同其他方法的结果做了比较(包括有限单元法).等厚度球壳的矢高为其厚度的6 052倍时,对上临界荷载的计算仍取得了收敛的数值结果.样条配点法具有精度高和计算程序通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样高斯配点法分析加劲松壳的自由振动问题,文中应用双三次B样条函数作为振动函数,用能量原理导出系统方程,并使用高斯分片积分配点技术。末文给出若干数值算例,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比较,精度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计算矢高特大的扁壳的收敛问题,以三次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了任意变厚度的旋转扁薄壳的非线性稳定.给出了均布或多项式分布荷载作用下,等厚度、线性、指数型或多项式型变厚度的圆锥壳、球壳或四次多项式型旋转壳的上、下临界荷载.所得的结果同其他方法包括有限单元法的结果做了比较.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厚度球壳的矢高为其厚度的6052倍时,对上临界荷载的计算仍取得了收敛的数值结果.用样条配点法编写的程序具有精度高、收敛范围特大、输入的数据和计算时间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网格局部径向点插值法来分析功能梯度材料问题.这种无网格方法采用径向基函数耦合多项式基函数来近似试函数,采用三次样条函数作为加权残值法中的权函数.所构造成的形函数具有Kronecker Delta性质,方便处理本质边界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取积分中的高斯点的材料参数来模拟问题域材料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真正的无网格方法,模拟简单而且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梁弯曲问题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点方法,称为间断配点法。它是考虑方程的解的某阶导数的间断特性,选择合宜的基函数,利用原问题的控制方程及补充方程,在节点的左右处分别进行配点从而求出原问题的近似解。文中给出了一些算例,算例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不但能求解荷载为连续的问题,而且也能求解荷载不连续的问题。与样条配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不必单独求特解;与有限元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划分单元少,精度高的优点。另外,本文所建议的方法具有程序编制简单,输入信息少,计算效率高,便于在微机上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变厚度开顶旋转扁薄壳的大挠度计算因为复杂,仅见一种特殊情形的数值解答.在16种边界条件下,以三次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变厚度开顶圆锥壳和球壳的非线性稳定.给出了在均布荷载、内边缘均布线荷载或外边缘均布力矩作用下,线性变厚度开顶圆锥壳、球壳的上、下临界荷载.在均布荷载或内边缘均布线荷载作用下,指数型变厚度固定夹紧开顶球壳的上、下临界荷载得到了同其他方法一致的结果.研究表明,样条配点法具有输入数据少、计算简便、精度高和计算程序通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样条能量配点法来分析高层框架结构。先将框架模拟成等效性质的正交异性连续体,然后选取样条函数与连续函数的乘积来构成该连续体位移函数,最后用能量配点法来求解。  相似文献   

11.
钎焊金刚石磨粒焊接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感应钎焊技术制备单层金刚石静强度实验样块和磨削砂轮,比较了单颗金刚石磨粒在磨削过程中所承受的平均法向和切向载荷分别与其钎焊后的静压强度和静剪切强度大小,结合对磨削过程中磨粒的磨损形态的观察,揭示钎焊金刚石砂轮在磨削过程中金刚石磨粒的磨损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一般磨削过程中金刚石磨粒所承受的载荷远小于其静强度;钎焊后磨粒的静强度主要受钎焊时的真空度和钎焊加热时间的影响,真空度越高,静强度越大,钎焊时间越长,静压强度损失越大,而静剪切强度却存在一个最佳的钎焊时间;利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制备金刚石工具的磨粒焊接强度,完全能满足一般磨削加工要求,在磨削过程中磨粒以微破碎为主,很少有脱落和整颗折断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大粒径碎石桩在饱和超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不排水抗剪强度7~15 kPa的淤泥土地基进行了碎石桩现场试验,得出了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 kPa软土地基的合理施工控制参数:碎石填料主要粒径为5~15 cm;充盈系数为1.4~1.6;密实电流大于50A;留振时间为5~15 s.现场桩径检测、动力触探试验和复合地基大型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超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大粒径碎石桩对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3.
对几种水泥尾砂配比的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无侧限条件下的变形试验,并首次对其抗拉强度和抗挠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尾砂胶结充填体在无侧限条件下无明显压密过程,具有较大的侧向膨胀能力,其抗挠强度远比抗拉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充填体具有较强的塑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累积损伤的弯矩曲率强度退化滞回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退化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以损伤值为变量的强度退化函数的概念,指出了强度退化模型的本质就是确定强度退化函数。以Kawashima实验室1997年进行的1组试验为基础,通过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构件强度退化的影响,在弯矩-曲率层面上建立了强度退化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滞回模型能够反映强度退化现象,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用S.K.Kunnath等人1997年完成的另一组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说明了所建立强度退化滞回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钢管混凝土界面法向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界面之间的脱粘问题,采用了对拉法和弯拉法进行了钢与混凝土法向粘结力测试,通过对试验方法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界面粘结强度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温度变化和核心混凝土收缩作用下的钢管混凝土截面的脱粘分析。分析表明,弯拉法是一种较好的钢与混凝土法向粘结力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对粘结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钢板的表面状况对粘结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表面锈蚀的粘结强度大于表面光滑的;通过对弯拉法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钢与混凝土的法向粘结强度为0.86 MPa;在温度变化、收缩等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肋界面极易发生脱粘。首次进行了钢与混凝土法向粘结强度试验,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可以为钢管混凝土拱脱粘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轻量化为指标,考虑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轴的空间布置约束、产品功能约束、产品强度约束、制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约束和性能约束,提出了一种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轴轻量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强度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传动轴满足产品强度要求.与传统实心轴、等内径空心轴、摩擦焊接空心轴对比,减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海相沉积粉质中间土的物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河口地区通启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研究发现,该区域广泛分布海相粉质中间土,其液性指数与一般海相软粘土相似,具有较高的原位强度、较低的塑性和显著的结构性,而其粒度分布、强度特性、压缩性和塑性图与海相软粘土明显不同.采用主成分与主分量分析,对海相粉质中间土的多指标反映其土性信息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性指数划分其稠度的传统方法不尽合理,而采用F孔隙函数确定其物理状态更加合理.根据物理状态指标与工程力学特性的相关性,建立孔隙函数划分中间土物理状态新方法.通启高速公路工程实践表明,海相粉质 中间土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不应隶属于软粘土地基.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是全生命周期分析意义上的碳“零排放”能源,然而其独特的负碳排放作用还鲜为人知。阐述了生物质负碳排放效应发生的机制,全球和中国的理论潜力;探讨了生物质负碳排放的几种切实可行途径,特别是通过减排作为主要温室气体的生物源甲烷达到负碳排放的途径;指出生物(性)碳存留远远优于地质碳封存且现实可行。国际气候变化界对包括负排放在内的生物质温室气体总体减排效应寄予很大的、甚至被称为控制全球温升1.5℃愿景“唯一”的希望。生物质对温室气体减排重大作用在中国被严重忽视的局面必须尽快改观。  相似文献   

19.
瓦斯吸附和解吸过程中温度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实验方法测定煤体在吸附瓦斯和瓦斯解吸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及过程中温度变化,得出了煤体吸附瓦斯过程是放热过程,瓦斯解吸过程是吸热过程:在吸附和解吸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随压力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能力越强的瓦斯气体,在被吸附时放出的热量越多,解吸时吸收的热量也越多等结论,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热力学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主题就是处理函数问题.目前具有函数功能的数学软件有不少,但是函数的很多问题它们还没有处理或者还不完善,设计和开发一款函数类的动态几何软件,以期能以最简单和最形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最需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