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中的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密集,移动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指导基站的规范化建设,消除市民的恐慌,采用理论预测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GSM900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安全防护距离:水平防护距离为26 m,垂直防护距离划6 m.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移动业务运营商提出了全覆盖、无缝覆盖的概念,不断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但无线基站、天线的增多,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问题。近年来,人们对移动天线辐射的投诉越来越多,无论移动基站设置在居民区,还是商用楼字社区供热站等其他地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电倾斜移动通信基站定向天线,该天线用于900MHz移动通信基站接收、发射天线,与目前基站所用的天线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抗同频干扰能力,并能改善小区的覆盖性能。对天线样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移动通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基站协作系统的特点,提出了2种次优的低复杂度天线选择算法:基于协作基站总体信道矩阵范数的天线选择算法(aggregate channel frobenius norm antenna seltction,ACFAS)和基于每个协作基站信道矩阵范数的天线选择算法(individual channel frobenius norm antenna seltction,ICFAS)。 ACFAS算法以全部协作基站与用户的整体信道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为天线选择的目标函数,而ICFAS算法则以参与协作的每个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为天线选择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和复杂度分析表明,提出的多基站协作系统天线选择算法复杂度较低,但是系统的容量性能受到损失,是一种次优的低复杂度天线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5.
基站的天线是手机用户用无线与基站设备连接的信息出(下行、发射)入(上行、接收)口,是载有各种信息的电磁波能量转换器。基站发射时,调制后的射频电流能量经基站天线转换为电磁波能量,并以一定的强度向预定区域(手机用户)辐射出去;手机用户信息经调制后的电磁波能量,由基站天线接收,有效地转换为射频电流能量,传输至主设备。基站天线是电磁波传输的第一道空中闸口,天线选择的正确与否,严重影响到移动通信的质量。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天线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程 《科技信息》2008,(23):81-82
基站天线如同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触角,在通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做了个浅议,以期对未来3G基站建设作出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EBG结构在圆柱共形偶极子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柱面电磁带隙结构应用于圆柱共形偶极子振基站天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柱面电磁带隙结构后,基站天线辐射方向性有明显增加,在E面实现了更窄的波束,而H面保持了较宽的波束,符合对基站天线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小区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下行链路的干扰问题,提出将基站协作通信和分布式天线技术相结合,通过最大化最小的用户频谱效率,保证用户频谱效率的公平性.同时提出一种用户天线选择关闭算法,改进了传统的基站协作迫零波束成形技术在用户数接近最大值时频谱效率急剧下降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基站天线和用户天线选择技术的小区协作通信,可以获得更高的用户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款1×2双极化微基站天线来解决传统宏基站在信道补盲和信道容量提升上遇到的瓶颈。该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单元通过采用叠层技术和角馈技术,并结合加载短路金属铜柱的方法来提高单元端口间的隔离度;此外,通过在天线单元间加载由频率选择性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构成的隔离墙结构以减小双极化天线单元间的耦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1×2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各单元在工作频段2.5~2.7 GHz内驻波比小于1.5,端口间隔离度大于30 dB,且具有稳定的方向性。在微基站有限的空间内所设计的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具有结构紧凑和隔离度高的特性,且天线单元间相互独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增加通信距离、提高通信效果、改善接收信噪比,作为基站天线应具有较高的增益,因此,如何提高天线的增益是该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该方案采用了同轴共线天线(Coaxial Collinear Anternas,coco)的辐射原理,并利用基于有限元法的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天线S参数、方向图等参量随不同电尺寸的变化规律。该天线完成实体设计后进行了增益测试,试验证明该基站天线具有很高的增益,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考虑整个蜂窝系统的情况下,结合环境阴影衰落深度等因素,分析了地面基站天线倾斜对CDMA系统整体容量的影响后,提出了一种CDMA系统多区基站的天线倾斜方案.该方案将基站天线倾斜技术应用于整个CDMA蜂窝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将CDMA系统容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09,18(21):87-87
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是一种安装在基站现场的双向天线,通过一组带有可编程电子相位关系的固定天线单元获取方向性。并可以同时获取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各个链路的方向特性。智能天线技术利用各个移动用户间信号空间特征的差异,通过阵列天线技术在同一信道上接收和发射多个移动用户信号而不发生相互干扰.使无线电频谱的利用和信号的传输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在一种将基站机房、通信塔,天线集成一体的新型基站。  相似文献   

14.
徐天  杨东 《科技资讯》2011,(10):7-8
以某企业基站天线为例,分析了生产线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解决基站天线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其他类似企业的装配线平衡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将德国科堡、纽伦堡、维尔兹堡、法兰克福等城市的局部区域的公共微波辐射源——主要是移动基站的微波辐射数据与中国部分城市相应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德国移动基站分布密度明显小于中国,单个基站的辐射能量明显低于中国,德国基站设站方式主要借助房屋架设天线,鲜见独立铁塔安装天线的模式,人群使用手机频度明显少于中国,电磁辐射环境压力总体小于中国。  相似文献   

16.
金亮 《科技资讯》2007,(22):141-141
本文对GSM网络移动通讯基站的构成及基站天线等内容作了简介,分析了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介绍了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并对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防护作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黄华 《科技信息》2007,(10):100-101
本文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天线的主要参数及对如何选择电器性能优异且坚固的天线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技术的一个分支,近年来,GIS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探讨了GIS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具体介绍了基于GIS的通信网络管理、GIS支持下的移动通信服务、GIS辅助通信光缆维护、GIS支持下的无线通信基站天线高度增益计算、基于GIS的无线通信基站选址及基于遥感和GIS的通信光缆选线辅助决策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无线通信中使用随机天线阵列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无线通信过程中保证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使用随机天线阵列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RAA方法).该方法在基站端使用多天线而在移动用户端使用单天线,期望移动用户首先发送同步训练符号,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训练符号估计信道,然后基站随机选取若干天线并根据估计到的信道使用分布式波束形成的方法进行加权发射,各天线发射信号最后在期望用户接收点同相叠加,期望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最大似然解调.由于基站在发射每个符号时都随机变换天线,将会导致窃听者的信道随机快速变化,因此窃听者无法通过盲均衡算法解调,从而保证了信息的低截获概率.与经典的使用随机加权系数的方法相比,RAA方法具有功率利用率更高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RAA方法可以在期望用户处获得比已有方法低一个数量级的误码率,而窃听者始终无法正确解调.  相似文献   

20.
目前物理层安全研究大多假设用户是静止的,并未考虑其移动性对安全性能所造成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联合天线选择(TAS)与协作通信(Cop)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TAS-Cop.首先,两个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都具有多根天线,利用天线选择技术,每个基站都选择能使合法接收用户信噪比最大的天线发送保密信息;其次,当用户在两个基站覆盖范围内移动时,彼此之间通过协作以寻求最佳的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瑞利衰落信道下的非零安全容量概率和容量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并设计了基站之间的最佳功率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TAS方法相比,TAS-Cop能更有效地满足当用户移动时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