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任国胜 《奇闻怪事》2009,(12):31-33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直接表扬或者其它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不但符合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了“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求。它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中必备的一种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杜银冬 《科技资讯》2006,(25):118-1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英语教学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贯穿整个学习阶段。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偏重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育本身“聋哑”现象严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逐渐侧重于听和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需尽量用赏识、激励的方式对学生给予鼓励,逐渐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赏识教育就是一种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的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并发挥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朱慧兰 《科技信息》2011,(8):I0186-I0186
现代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赏识教育是一个肯定学生潜能的教育,教师可借用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李新 《奇闻怪事》2011,(8):34-34,57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教师不是生来就懂得孩子,更不会生来就懂得赏识,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品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赏识是习作兴趣的催化剂;是习作成功的源泉;是习作发展的动力。在习作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让主体多元化的赏识评价成为学生作文兴趣的点金石。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我赏识;生生互动,相互赏识;师生对话,人文赏识;拓宽渠道,多方赏识等方式,让赏识评价促进学生智慧的不断生成,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从成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8.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是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钟晖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152-155
在高等教育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离不开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成为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法。因此,构建高校赏识教育管理模式很有必要。高校用赏识教育来赏识、管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生态轨道。构建赏识教育模式须坚持爱心信任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科学辩证原则,在不断的“渴望——实践——新渴望——新实践”中不断将“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当前,赏识教育正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青睐。笔者认为,赏识教育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但以惩罚的方式及时有效遏制学生过错行为的蔓延,同样不容忽视。诚如傅维利教授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文中所说:“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惩罚不可或缺,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秘诀是真爱,让爱产生教育的智慧。”以下笔者试图通过几则案例探析惩罚教育的智慧,与大家共飨。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是直接操作者与实践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来引领、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成为教育的“兴趣人”;要热爱与尊重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要赏识与鼓励学生,做一个“智慧人”。  相似文献   

12.
曾湘峰 《科技信息》2011,(14):I0298-I0298
赏识教育是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但在课堂教学中尚处于基础层面。赏识教育主要是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被激起的状态,使教育效果趋于最好。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应避免对赏识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13.
谢瑞云 《科技资讯》2011,(25):193-193
关注学生情感,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赏识,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周润华 《科技资讯》2012,(8):184-184
赏识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心身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采取欣赏语言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关爱学生,用爱的心灵温暖学生,让学生在羽毛球学习中被肯定、认可、接受、表扬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师应热忱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中认识不足,将会导致偏差或失误,甚至失败。因此,新“课改”下对学生教育应注意:赏识要有原则;激励要恰如其分;不仅要赏识孩子,也要教孩子学会赏识别人和自己;要民主,也要纪律。  相似文献   

17.
赏识性的言语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自信品质。使用赏识性的言语能让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走进孩子的心灵,使教育充满人情味儿;使用赏识性的言语能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天天快乐地成长,让学生从课堂生活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鲁洁语)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一个伟大父爱所创造的奇迹,南京周弘老师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能过激励、表扬手段开发她的潜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她不断成功,最终创造特殊教育的奇迹:周婷婷在正常人的小学连跳两级,16岁的周婷婷被辽宁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破格录取,21岁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到心理咨询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引起了轰动,在全国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周弘老师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懈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历经了五次质的飞跃。从一个“爱”字发展到“行”字,然后归纳为赏识,并把这种方法归纳为“赏识教育”。最后得出结论:赏识…  相似文献   

19.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赞美是阳光,是空气,是雨露,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美是文学的生命。”学生作文同样是以展现美、创造美为核心的。因此,改变传统观念,在批阅时变审视为赏析,尽可能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