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固含量约45%的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该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阴离子乳化剂含量从0.2%增加到1.0%时,体系流变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遵循幂律定律。幂律指数在0.47-0.74的范围。当阴离子乳化剂合量大于或等于0.8%以后,聚丙烯酸酯核-壳液的流变性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近年来织物涂层用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发展概况,特别是在核-壳结构、互穿聚合物网络、自交联、粒子超微化方面的新进展,并对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膜的应力松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阴离子乳化剂含量不同的5种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分别成膜,用岛津AG-A材料试验机,进行了5种膜的应力松弛试验,求出了应力松弛模量和应力松弛函数,应力松弛函数形式为E=At^B,并讨论了成膜厚度对应力松弛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叔碳酸乙烯酯(VV10)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及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双重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对比,合成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单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对2种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两种乳胶膜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及涂膜的光泽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DO5-PETA)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改性的双重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相比于单交联型具有更小的粒径及更窄的粒径分布;此外,双重交联的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光泽度有明显提高,应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室温自交联合氟乳液,对影响含氟乳液涂膜性能的因素如N-MA含量(质量分数,下同)、成膜温度、含氟单体的用量及涂膜厚度等进行了分析.采用DSC法对乳液涂膜的玻璃化温度进行了测定,用Wilhelmy方法对膜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来考察膜的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乳液的性价比优于市场上的含氟乳液。  相似文献   

6.
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体预乳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合成含有活性酮羰基的氟化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合成的含有酰肼基的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透射电镜、接触角和耐溶剂性、耐水性能检测等方法对FPUA复合乳液及成膜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复合乳液的涂料印花性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核壳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核壳阶段的单体,通过半连续滴加的种子乳液聚合的合成工艺,得到了一种粘度适中,稳定性良好,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讨论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及引发剂用量种类,核壳两阶段单体用量比例对乳液聚合工艺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进行了聚丙烯酸丁酯(PBA)核体的合成,并以此为种子乳液,制备PBA/PMMA核/壳结构乳液;讨论了引发剂量及水油比对种子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以及PBA/PMMA核壳比对复合乳液的粘度、粒径、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核/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低乳化剂含量的核壳结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热重分析仪(TG)和水接触角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结构复合乳液粒子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核,聚丙烯酸酯为壳;复合乳液中乳化剂含量为丙烯酸酯质量的0.9%,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凝胶率增大,反应转化率降低,纳米二氧化硅大量存在于凝胶物中;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与水的接触角变小,复合乳液胶膜热稳性优于纯丙胶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乳液共聚合,合成了含有活性酮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乳液与交联剂己二酸二酰肼的室温固化反应,制备了系列涂层材料,研究了官能团配比对涂层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和聚氧乙烯(EO)链长数目变化的条件下制备了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简称纯丙乳液),考查了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和EO链长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液冻融稳定性,Ca2 稳定性,玻璃化温度(Tg),粒径和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乳化剂用量和EO链长的增加,有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平稳进行,得到的乳液粒径较小,黏度较大,Tg较低,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和Ca2 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TEM观察乳液乳胶粒的形态,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探讨了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吸水和力学性能,并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空间稳定结构,其电解质稳定性大大优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也分别由14.6MPa和462.3%提高到17.1MPa和524.6%.  相似文献   

13.
氟乳液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与胶膜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提高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 ,采用共混和原位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氟乳液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引发剂加入方式 ,乳化剂种类 ,氟乳液含量对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单体转化率以及胶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测定并对比了改性后两种胶膜的吸水率和涂膜硬度。结果表明 :共混改性乳液当氟乳液质量分数较大时 ,胶膜的耐水性和硬度有明显的提高 ,而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改性在氟乳液加入量很少的情况下胶膜的性能就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酸二酰肼(ADH)的酰肼交联体系为功能性单体,通过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水性木器面漆用室温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核壳比以及MAA,A-171,DAAM/ADH用量对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液聚合体系中,软硬单体配比为30:70、核壳比为35:65、MAA加入量占单体总量的3%(下同)、A-171加入量为1.5%,DAAM加入量为5%时,制备出的乳液及漆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核壳型PVPS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酯单体和自制的乙烯基硅氧烷预聚物(PVPS)为原料,通过核壳结构的粒子设计及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软核硬壳PVPS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PVPS聚合到丙烯酸酯上;透射电镜(TEM)、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粒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114.5nm,粒子尺寸分布较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面形貌分析显示,PVPS用量增多时,明亮区域(软微相)增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交联剂(EGDMA)和PVPS用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EGDMA和PVPS质量分数分别为4.5%,2.3%,10.0%~15.0%,乳液凝胶率低于1.70%,胶膜拉伸强度达到3.15MPa.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红外分析为手段对含不同交联单体的两种乳液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交联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分别以 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 N-亚甲基丁氧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的涂层剂的自交联方式是不同的。同时,本文还就不同的交联单体及其用量对涂层剂粘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由于被整理织物的耐水压随涂层剂粘度的不同而改变,因此经比较选出了较为合适的交联单体及其用量。实验中发现,涂层剂中聚合物的 T_g 随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最后,本文对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有机硅共混改性进行了探讨,经改性涂层剂整理的织物具有预期的拒水和耐水压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半连续法制备核壳型苯丙聚合物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均匀,性能优越,适用于涂料、粘连剂、油墨等领域。研究了核壳型结构对乳液MFT的影响,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PH值的调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概述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特别对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共聚法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反应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影响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反应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如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温度、交联单体用量、加料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和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对纳米CaCO3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改性纳米CaCO3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CaCO3由亲水疏油性变为亲油疏水性,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与纳米CaCO3粒子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并包覆到纳米CaCO3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