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思维创新的社会演化运动经历三个基本阶段。在潜思维创新阶段,个体的思维创新是作为一种思维涨落即对传统社会常规思维平衡态的偏离或摆脱而出现的。在趋显思维创新阶段,由于思维创新非线性运动的相干扩展效应,形成了思维创新巨涨落,并向更高层面演进。在显思维创新阶段,由于思维创新活动的全面展开,从而导致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在新的层面上形成了以新的思维范式为核心的社会思维有序化结构即思维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22-126
一部文明演进史就是一部技术范式更替史,技术范式更替是文明演进的主导脉络、基本动力、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文明演进则为技术范式更替提供问题契机和社会文化条件。现代技术范式具有高度的规模系统性、反自然反生态性和自主性,产生了生态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客观后果,使自然、社会、文化和人全面技术化,制造了严峻无比的人类生存困境。以一种有机的、整体的、综合的绿色技术范式,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现代技术文明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方法论小组(MMK)是苏联(俄罗斯)哲学和逻辑学史上时间跨度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学术共同体之一。MMK的杰出领导者季诺维耶夫最早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深刻揭示了《资本论》蕴含的辩证逻辑和科学逻辑;谢德罗维茨基是MMK的精神领袖和有力组织者,在他的领导下,MMK经历了思维研究、活动研究和一般方法论研究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形成了内容-发生逻辑、活动论和系统-思维活动方法论三种范式。MMK主张的方法论主义和发起的方法论运动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转向”。MMK为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人才基础,时至今日,MMK倡导的“社会-文化范式”和“方法论思维”对俄罗斯科学哲学未来发展和分析方法都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在重构人类社会的同时带动着管理变革.知识价值、空间整合、空间重构是管理变革的三个侧面.新的空间整合、重构成为管理变革的原因和结果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5.
在以当代科学发展为背景的心灵观宣称取缔“心灵”的声势下,“心灵”是否还能存在,成为一个十分必要讨论的话题。文章在对当代“强物理主义”心灵观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传统心灵观进行非革命式范式更替的心灵重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智能机器人研究已有的分级范式、反应范式和慎思/反应混合范式三种范式,指出制约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范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任务处理.以现有范式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点,文章提出构造网络化语境论范式,以及"网络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的智能结构模式.文章认为网络化语境论范式,突破了现有范式理论在智能行为处理中解构的思维特征,为建构下一代机器人的智能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硅谷能不能复制?——兼论科技工业园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工业园文化的个性化范式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果的差异。作为特定群体共同追求的科技工业园文化,主要表现为三个立体层面: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层次、制度规则层次及器物层次。只有重视科技工业园文化的建设,才能有效地发展科技工业园。  相似文献   

8.
我们面对21世纪的发展,回眸本世纪科学哲学的历程时就会发现,在哲学运动的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及修辞学转向的过程中,科学哲学的进步有着两个极其鲜明的特征:其一,它所提出、求解和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难题,均在一定意义上与语境问题本质地相关,即试图从不同的语境视角去重构或重解这些难题;其二,通过“再语境化”的途径,以朝向后现代性发展的趋势,抛弃一切单纯形式的。经验的、范式的或框架的依托,而转向将所有科学之历史的、社会的、语言的和心理的层面统一到一个不可还原的、整体的语境基点上去。由这两个特征所形成的后现代…  相似文献   

9.
生命伦理学和生命政治学领域关于人类增强的争论常常被归纳为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两大阵营之争。而神经伦理学家卡布雷拉却将人类增强的应用范式划分为生物医学范式和超人类主义范式,主张二者在人类增强的目的、应用领域、实施手段等方面各有侧重,人类增强的生物医学范式与超人类主义范式的争锋是从肯定的方面来探讨和解决人类增强问题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她提出了第三种可能范式,即社会范式,并主张这是一种看待和应用人类增强技术的新视角,它跨越了两大主流范式的争论框架并弥补了其局限。并且,卡布雷拉还据此对人类增强的三种范式进行了优先性排序。不过,她所提出的人类增强的社会范式在实践可行性、技术基础、优先性依据、概念命名以及对解决相关争议的有效性这五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地反思和论证,否则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0.
意象的逻辑: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推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来进行的。通过对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的解读,着重诠释视觉思维过程中的意象运动逻辑:“自上而下”的意象选择逻辑、“补足”与”重构”的意象组织逻辑、“抽象”和“概括”的意象升华逻辑。目的为了进一步认识视觉思维的创造性。力图能够最终揭示创造性思维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国科技名词委规范科技术语数据库,提出包含614个多音字的“科技术语多音字表”,涉及34万余条含有多音字的科技术语。对科技术语多音字读音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读音理据与原则,例析科技术语读音,给出部分科技术语的推荐读音。  相似文献   

12.
摘要:汉字是成系统的,元素用字作为汉字系统的一部分,也受制于汉字系统的整体状况。元素用字的选用、创制或演变,都受到整个汉字系统的控制,最终形成了既符合汉字总体系统,又具有自身相对完整性的元素用字子系统。元素用字的状况可以为专科科技术语及其用字的研究提供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成系统的,元素用字作为汉字系统的一部分,也受制于汉字系统的整体状况。元素用字的选用、创制或演变,都受到整个汉字系统的控制,最终形成了既符合汉字总体系统,又具有自身相对完整的元素用字子系统。元素用字的状况可以为专科科技术语及其用字的研究提供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不同的读音其含义也不尽相同。文章简述了科技名词中的多音字的研究概况,举例分析了科技名词多音字的几个成因和特点,阐明了读音规范是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明确科技名词中多音字的读音,有助于厘清含有多音字的科技名词的概念,高效准确地交流,促进规范名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军语用字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军事领域汉字的构成和应用规律。以2011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以下简称《军语》)收录的军语为主要对象,通过计量分析,论证了军语用字基本上都为常用汉字,反映了军语大多是按照通俗易懂的原则来定名的。对比1972年版、1982年版、1997年版《军语》词目中的用字情况,发现军语用字的覆盖面正在逐渐扩大,但常用字相对固定,临界字具有位置分布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6.
达米特的隐含知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含知识”是达米特在说明其意义理论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阐述了言语者与意义理论之阃的认知关系,集中地体现了达米特意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特征,因此,可以把“隐含知识”概念概括为意义理论的解释性概念,科学地审视隐含知识的内涵对我们深入理解达米特的意义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药名词是专业名词,大多源自外语,主要通过音译的方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汉语的特点特别是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西药名词的音译不仅仅涉及语音的对应,音译的模式以及用字对于译名的最终确定有重要影响。文章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汉英医学大词典》中的西药名词为研究对象,对西药名词的音译模式和用字进行考查,对目前西药名词音译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提出规范音译西药名词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编订名词馆是清末学部负责统一各学科名词的机构。在数学名词方面,该馆统一了算学、代数、形学、平三角、弧三角、解析形学等类名词约1000个,将其编订为《数学中英名词对照表》。编订名词馆统一数学名词的活动开创了中国官方统一数学名词的先河,这一活动所遵循的原则是:有选择地采用旧译词;常发掘雅驯的古字来另译新名;基本不直接采用日译词。尽管由于日译词涌入并流行以及白话文普及对文言文的冲击等原因,具有严译风格的雅驯译词后来被淘汰,但《数学中英名词对照表》中“仍从旧译”的大部分数学名词留存至今,对后来中国的数学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顿创立的“向心力”(viscentripeta)概念是牛顿力学思想中的基本概念。牛顿在不同历史阶段(1679/1680年间与胡克的通信、1684年《论运动》系列手稿、1687年《原理》第一版、17世纪90年代关于《原理》的修订)中所给出的与“向心力”有关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是:(1)F∝C2/r3-d2r/dt2;(2)F∝C2/r2[1/r—d2(1/r)/d2;(3)F∝-d(v2)/dr;(4)F∝v2/psina。它们体现了牛顿数理思想的简单性原则。牛顿在1670年有关曲率半径的微分表达式、1685年表述的运动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牛顿数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对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中常见的简繁对应字,以及音义同而形不同繁体字和异体字等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以便交流和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