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本文通过系列冲击试验和俄歇谱仪等试验,较系统地探讨了磷、锑、铋在晶界上偏聚脆化锰结构钢的能力,以及铈在晶界上偏聚韧化锰结构钢的作用。结果表明,按单位原子百分比计算,对锰结构钢脆化的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秘、锑、磷;铈韧化含磷锰结构钢的作用最强,韧化含锑锰结构钢的作用居中,韧化含铋锰结构钢的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时效工艺,运用冲击试验、俄歇能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2.25CrlMo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25CrlMo试验钢650℃时效2h后的韧脆转变温度为-55℃,560℃时效100 h后的韧脆转变温度为-25℃,480℃时效1 200 h后的韧脆转变温度升高至-10℃;P在晶界处的偏聚行为是导致试验钢韧脆转变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25Cr1Mo钢韧脆转变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时效工艺,运用冲击试验、俄歇能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2.25Cr1Mo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25Cr1Mo试验钢650℃时效2h后的韧脆转变温度为-55℃,560℃时效100h后的韧脆转变温度为-25℃,480℃时效1 200h后的韧脆转变温度升高至-10℃;P在晶界处的偏聚行为是导致试验钢韧脆转变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DZ-40钢和重轨钢淬火高温回火脆化断口,对断口进行了稳定电位测定及微量磷的化学分析,用离子探针对断口上磷、稀土元素铈和锰等的深度分布进行测定。实验证实了磷、铈在淬火钢高温回火时在原奥氏体晶界发生偏聚,锰也在原奥氏体晶界富集。铈在晶界的偏聚减缓了磷在晶界偏聚的进程,锰和磷的相互作用加速了磷在晶界的偏聚。文章讨论了磷和铈的晶界偏聚,铈和磷以及锰和磷之间在晶界偏聚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AES)研究了在520 ℃,40 MPa的张应力下2.25Cr-1Mo钢中磷元素的晶界偏聚行为.经检测发现磷在晶界处发生了明显的非平衡晶界偏聚现象,其临界时间为0.5 h,此时磷原子的偏聚量为14.82%(原子百分比).根据徐庭栋的中温低张应力引起的非平衡晶界偏聚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张应力使磷-空位复合体的扩散系数增加了1个数量级,使磷原子的扩散系数降低了4个数量级,且俄歇试样的断口形貌与晶界磷原子的偏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用 Auger 谱仪探测碳素重轨钢中磷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磷的晶界偏聚是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钢中含磷多,冷速慢,偏聚程度增加。磷偏聚不会导致碳素重轨钢产生明显的脆化。  相似文献   

7.
AES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Ce-P晶界共偏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俄歇能谱分析(AES),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稀土元素Ce与杂质元素P在铁中的晶界共偏聚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P含量较低的情况下,Ce有抑制P晶界偏聚的作用,而当P含量较高时,Ce却有促进P晶界偏聚的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晶界上P的偏聚量不同时,Ce原子与P原子在晶界形成的偏聚结构不同。Ce对P在晶界偏聚作用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晶界偏聚的P浓度不同使Ce与P晶界共偏聚所形成的最低能量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
对加氢反应器随炉运行试样在146.67MPa的作用应力下,分别进行125、200和400h的等温回火脆化试验,然后对试验后试样进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试验(AES),得到有、无应力下杂质元素P原子的晶界偏聚量.结果表明:有应力作用下的P原子的晶界偏聚量要比无应力下的要低,且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与晶界P原子的偏聚结果相一致.导致加氢反应器材料2.25Cr-1Mo钢回火脆化主要原因是P原子在晶界偏聚所致,而作用应力对杂质P原子的偏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起到抑制作用,且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碳钢,测试了不同预变形量下的烘烤硬化性能;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及电子探针技术分别分析了低碳烘烤硬化钢板的晶界特征和晶界元素偏聚。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不断增加,烘烤硬化值不断增大;钢中小角度晶界不断增多,但总体上大角度晶界还是占主导地位。退火态和不同预变形量下的烘烤态均存在碳元素在晶界处偏聚的现象,锰元素没有晶界偏聚。  相似文献   

10.
14%Cr-5%Ni(质量分数)马氏体钢热处理后在400℃长期时效,强度增加,韧性降低,合金脆化。经分析表明,合金脆化与有害元素P和合金元素Cr,Ni等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的微偏聚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完整、先进的解决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凯恩方法和罗伯逊─维滕伯格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赤霉素GA_3为起始物,经十步,合成了赤霉素的环氧衍生物ent-13-乙酰氧基-1α,10α-环氧基-3β-羟基-1-甲基-20-去甲赤霉素-16-烯-7,19-二酸-7,19-二甲酯,这是一个新化合物.与此同时,还合成了其他三个新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分析方法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在负载型金属催化上的反应机理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甲烷先与氧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完全消耗,剩余的甲 烷再与水和二氧化碳进行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即燃烧-重整机理;另一种观点认为,甲烷直接在催化剂上分解生成氢气和表面碳物种、表面碳再与表面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直接氧化机理。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一致认为甲烷与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先形成氧化物,氧化物再分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对有关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作者在Ni/Al2O3催化剂方面的研究结果,对负载型镍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在许多教科书中,曲面在一点处的切平面由曲面上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定义.然后给出存在的充分条件:假定曲面由隐函数方程给出,如果函数在该点有连续的偏导数,则存在切平面.文中证明了对于隐函数方程给出的曲面,只要函数在该点可微就可以保证切平面存在.此外,还讨论了一些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基于多项式{Wn(Z)}和其伴随函数{Hn(z)}的双正交级数的共轭级数.  相似文献   

17.
对常系生离散系统构造出部分稳定的李雅诺夫函数,还给出一类变系数线性离散系统和一类非线性自治离散系统部分稳定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并研究了系统为上述各系统时,大系统部分变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19.
具体讨论了二元函数的可微性与一元函数可微性之间的一些关系.得到了若干可供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时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机械多体系统的约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机械多体系统的约束类型及力学描述,阐明约束的力学性质。通过引入偏速度、偏角速度和约束微变空间等概念,形成机械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该方程为不含有未定乘子的Kane方程,以平面三极摆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