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杜岩 《黑河科技》1996,(1):41-41
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要求血压计、测量部位、心脏三者保持在同一水平,但又因“一般右上肢高于左上肢”的血压,又有所偏差,据我临床观素,左上肢血压稍高于右上肢血压。资料一、80例血压对比20—45健康人员中男10例,女10例,在安静状态下测量右侧肱动脉,均由一个人用同一血压计(水银柱式)听诊器测量,方法:选择坐位测量20例右侧防动脉血压,作以记录,然后取平卧位,休息5分钟后再次测量右侧防动脉血压,同样记录。二、结果分析坐位时平均收缩压为14.13An.33KP,卧位时平均收缩压为12.49An.26KP,比坐位时低0.55KP,坐位时…  相似文献   

2.
用动态血压仪自动测压和标准水银柱血压计对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的观察。其血压波动情况是夜间睡眠及午睡时血压有所降低,收缩压较舒张压明显。日常活动、工作或运动试验时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睡眠状态(P<0.01),但日常活动和工作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按部就班的工作对血压波动影响不大。情绪激动可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应予警惕。良好的睡眠和午睡对防治高血压病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50例非高血压病老年人长时血压变异参数正常参照值上限(95%可信限)为一步研究老年人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疾病的关系及中远期预防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测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测血压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以及对疾病处理的参与意识,有利于高血压治疗的随访.建议每周测血压3天,每天测2次.自测血压正常值上限,推荐135/85mmHg.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患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的防治已经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一旦确诊患有高血压需终生治疗,现在我们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运动疗法的降压作用正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1984年对广州市11所幼儿园的2301名2—6岁儿童进行了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影响儿童血压分布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计算血压平均值和标准差,绘制年龄血压百分位图,提出广州市学龄前儿童(2—6岁)的正常血压以115/75毫米汞柱为上限值。生长时期儿童的血压随年龄,体重和身高的增长而递升,体重经身高校正指标(Kg/M~2)更能体现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调查的结果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儿童的血压偏高者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对血压偏高的儿童,特别是同时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应对其实行医学监察和保健措施指导,这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动态血压负荷值和原发性高血压(EH)并晨蛋白尿的关系,对3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24h、白昼和夜间血压负荷值,同时测定晨尿蛋白.结果显示:所有EH患者24h血压负荷值、白昼血压负荷值和夜间血压负荷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非蛋白尿组夜间血压负荷值较白昼血压负荷值有所下降,而蛋白尿组夜间血压负荷值较白昼血压负荷值有所升高;蛋白尿组24h血压负荷值、白昼血压负荷值和夜间血压负荷值均较非蛋白尿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夜间血压负荷值升高最为明显.提示血压负荷值应作为EH良性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病变的评价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及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Ⅰ期50例,Ⅱ其44例和血压正常人26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三组间血压变异一样,白天增高夜间下降,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Ⅱ期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显著大于Ⅰ期高血压组.结论:提示血压变异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血压变异增大与靶器官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
肖存霞 《甘肃科技》2022,(10):100-102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将在本院治疗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实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动态血压控制水平、血压变异性及血压达标率。2组治疗6周、治疗12周24 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较治疗前依次降低(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6周、12周24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血压达标率87.27%与常规组7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更好降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但是不影响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11.
大鼠连续固定7天(每天2小时左右),观察动物行为的改变,同时分别测得固定前1天及固定后1、3、5、7天的血压值(套尾法)。结果发现,随着应激的进行,动物的血压逐渐升高,到第7天达最高值,随后略有下降。这一结果表明,固定这一应激方式不仅使动物的行为发生改变还能改变动物的血压。本实验模型足以引起动物情绪高度紧张,最终可能形成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对家庭血压监测的发展过程、前景、操作要求、长处、意义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为其在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中更能真实反映患者血压的高低程度,有效提高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
吸烟饮酒与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吸烟、饮酒与血压的关系随机抽样21-60岁健康的男女性样本1522人,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对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吸烟状况、喝酒状况、体育锻炼状况和个人病史等进行询问.用标准方法测量样本的血压值,在统计软件SAS9.0中,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分别计算吸烟,饮酒与舒张压、收缩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协方差分析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比较吸烟组、饮酒组与各自的对照组之间血压的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吸烟、饮酒均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吸烟组和饮酒组分别与其对照组之间的收缩压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吸烟和饮酒是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观察健康成人睡眠期缺氧状态下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与无缺氧状态时的变化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缺氧时随着动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血压和心率呈有意增高(P<0.05)。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及其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特征、既往病史、入院时血压、CSS评分、Barthel指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进行调控,并连续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1周内的血压情况,观察两组患者1周内的血压变化规律,及15,30,90,180 d两组患者的死亡、复发、残疾(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的规律不同,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病时血压增高,实验组血压24 h内迅速下降,第4天稳定;对照组血压3 d内迅速下降,第5天稳定;实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脑梗死急性期宜适量调控血压;病灶数量影响患者预后,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谢兴荣 《甘肃科技》2011,27(13):158-159,140
老年人血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动升高,故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几经修正。46%的脑卒中和67%的冠心病事件发生于一级高血压和正常高限血压的人群中,由此可见,不仅要对二、三级高血压进行治疗,而且要重视对一级高血压的积极治疗,这对防止心脑血管事件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钟荣香 《科技信息》2009,(31):J0392-J0392
文章对血压测量准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正常人11-65岁年龄段的动脉血压处理,得出年龄与动脉血压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20.
血压指标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53人的血压数据,运用2种不同的聚类分析方法对15个血压指标分类并挑选典型指标:一是利用SAS软件包中提供的变量聚类过程(VARCLUS过程)对指标进行裂类聚类分析;一是利用SAS中提供的样品聚类过程(CLUSTER过程)对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2种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15个指标分成了4类,得到4个典型指标:BPR(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BPP(收缩压与舒张压乘积),MAPPr(平均动脉压与脉率乘积),BPRPr(BPR与脉率乘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