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美娜 《科技信息》2012,(16):280-280
住宅庭院是居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居住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住宅庭院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空间设计原理为指导,以人工空间要素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居住环境空间系统,为人们创造出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李娜  李立晋 《甘肃科技》2001,17(5):50-50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重视室内的同时更关注室外环境。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波动会受到居住密度、居住水平与居住环境的影响。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设施、社会和心理,而现代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往往只重视物制质环境,而忽视社会和心理环境的创造,结果会造成物质环境利用率不高,使用不充分的情况。只有依据居民的心理感受来规划设计室外空间,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并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以人为环境的的使用主体,可以了解到人们的行为特点,从而洞察人的心理动态和趋向。每个人身体周围都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伴随现代社会兴起的事件业涉及节日、会展、体育、商贸、文娱、旅游、休闲等多方面,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节事活动同包括旅游活动在内的社会休闲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影响.文章基于休闲的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节事活动对城市休闲空间、人们休闲活动和休闲心理等3方面的影响,指出高质量的节事活动对促成休闲时代到来的积极作用.伴随着未来社会越来越以闲暇为核心,加强节事活动在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指导城市节事活动和休闲业的相互协调和促进,对培育休闲城市、休闲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休闲文化产业是城市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进社会协调、改善人文居住环境、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按照居住生活﹑社会活动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居民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等活动的不同需求,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原有资源,倡导人与自然的真正融合,促进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利于凝聚社会成员,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增强民族环保意识,营造协调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人民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来缓解。城市社区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社区的建设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使人们下班回家以后,可以在社区内游玩、休憩,缓和由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疲惫。因此,社区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广佛城市功能联系的内涵,通过对地铁出行者多重地点空间信息的分析,首先,提取了受访者接受调查时的上下车站点、户籍地点的空间信息,分析其相对于居住、工作、休闲等不同功能性活动地点的跨城分布;然后,对受访者功能性活动的空间交互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剖析了广佛同城化过程中居住、工作、休闲等不同功能性活动跨城活动的空间流向特征.研究发现,佛山居民对地铁进出站换乘地点具有更高的依赖性,且休闲性活动空间交互的可能性高于居住、就业的空间交互;地铁线对广佛两地的空间效应呈现出非均衡的空间组织过程,广州在休闲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集聚优势,佛山更多地成为居住选择地.  相似文献   

9.
沈锦香 《广东科技》2014,(12):243-244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是比较大的,其中包括对海湾生态环境的损坏。这就要求加紧修复海湾生态环境。众所周知,岛屿海湾具有休闲功能,东山岛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在打造海湾公园的实践中,提出修复与整治海湾的规划。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了东山岛海湾生态修复与整治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紧张,竞争压力大,心理矛盾冲突。肿瘤已经成为当代的常见病,疑难病,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试析癌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国内外大部分高科技产业园区都位于城市郊区,这里高科技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人的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问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景观园林设计的方法获取。为了实现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动态和谐,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和谐度,建议采取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手法,强化园区生态景观的视觉效果和美誉度,创造具有人文关怀惠义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康乐空间,建设一个生产劳动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合二为一、相互渗透的绿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谢一鹏 《科技信息》2010,(25):392-392,376
武夷山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丰富的各类森林资源,其中竹业资源相当丰富,从而推动了竹产业的发展。发展竹产业要从竹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竹产业发展目标出发,结合武夷山风景区特殊地理环境,发展产业基础建设,通过科技利用,创建竹文化与武夷山茶文化和谐发展及竹生态旅游,构建和谐武夷。  相似文献   

13.
室内装饰生态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在为人类创造舒适优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持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设计师必须从生态学角度树立符合平衡、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观,保护赖以生存的人居空间,设计、建造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承和发展的条件离不开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和文化融合这四者整合而成的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党的正确文艺政策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自燕条件和民族文化优势,努力构建和谐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刘三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郊型生态景观林业”网络体系建设工程是建设“生态园林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环保、美化功能的绿色屏障,对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护人类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湖南省1991~2007年间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虽在逐渐改善,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滞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最后,从乡村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对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乡村居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浅析——以广东河源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河源市为例,在分析市域绿地系统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绿地系统的规划问题,认为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应尊重自然,突出“山水”的整体环境特色,并注重城乡绿地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据此,文章从宏观上确定出“绿廊为轴,碧水为心,绿林为核”、“两心,三圈,四廊,多核”的市域绿地系统总体结构框架;在中观层次上,通过城市绿楔导向、市域绿色通道、滨水绿带等绿色廊道规划,结合宏观绿色生态环境的背景,重点突出城市与乡村绿地系统的联系,既彰显地方特色,又促进城乡绿地一体化.从而,实现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促进大环境绿地系统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延安市城市林业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延安市城市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林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以期把城市建设成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沿海低丘陵"三生空间"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响应,以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例,利用2008—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基于土地空间扩展强度、半变异函数、生态环境响应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用地空间扩展与收缩处于低速变化;②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功能增强,生态空间减弱是研究"三生空间"的转型的主基调,其转型由矿产资源的开发、土地管理政策等多因素造成;③服务及其他生产用地偏移最明显,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偏移较弱;④胶东半岛低丘陵沿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转型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相互转型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主导因素.研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响应演变规律,可为招远市国土空间规划下"三生空间"和生态红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空间: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理论的角度看,藏彝走廊既是地理空间,更是社会空间。因而运用空间理论研究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的整体特征,有助于理解民族走廊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对构建中国的民族走廊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