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动手能力,掌握光电子,微电子和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并能从事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理论教学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为182.5,主要课程有电子线路实验、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信号与线性系统、半导体物理学、光电子技术与器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及其应用.光电子材料.光纤通信基础、集成电路EDA设计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制造原理与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郭霞 《华东科技》2012,(2):66-67
光掩模制造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工艺、设备、管理技术要求最高,资金投入比重最大的瓶颈工序。任何商业化的集成电路制造都离不开光刻掩模版这一核心产业。硅片光刻技术中光掩模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集成电路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上海凸版光掩模有限公司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专业制造光掩模的工厂,具有行业领先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在应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越来越专业化的情况下,怎样以性能更好的新一代半导体器件代替已淘汰的半导体器件来完成电子线路基础实验.文中通过对新旧集成运算放大器LM×24系列与FC3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电路结构的分析、电路性能参数的比较,大胆提出用只有单电源应用电路的LM×24使用双电源供电,用LM×24系列集成电路代换FC3得以成功,使旧实验套件重新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04,(1):137-137
范恒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专业,1987年获得了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并留在研究所从事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参加了ECL集成电路的设计、砷化镓器件的电路设计与工艺研究工作,还担任过国防科工委微电子技术重点预研、国家“八五”攻关、中科院“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中的课题负责  相似文献   

5.
随着集成电路.微型组件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的迅速发展,电子工业对高电气绝缘性能和高导热性能的陶瓷基板和封装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频、高效IC(集成电路)越来越高度集成化,耗电量也越来越高。因此.解决器件散热的问题尤为急迫。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技术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由此带来的信息革命冲击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的关键是光刻技术,它的进步决定着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每隔3~4年集成电路就更新换代一次,这表现为集成电路中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了世界经济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绿色微纳电子”将成为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产业及科学技术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并分别对微纳电子新器件结构、绿色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提出“降低功耗,提高性能/功耗比是未来集成电路与系统发展的驱动力”的观点,以及在技术进步、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产业环境等方面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举措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硫酸在硅抛光片清洗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楠 《天津科技》2011,38(1):41-42
集成电路用硅片必须经严格清洗,微量污染也会导致器件失效。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硅抛光片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抛光片表面。采用改进的RCA清洗工艺,通过调整预清洗工序流程,对免清洗硅抛光片进行清洗,主要解决免清洗片表面“腐蚀圈”问题,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从事电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学科 ,研究范围涉及电子和光子信息的检测、存储、处理传输与显示 .主要学习电子材料、电子器件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技术 ,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工艺原理及微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测试技术 ,以及数字化信息系统与光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制和应用管理 .主要课程 :固体电子学导论、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VLSI及系统集成、数字系统、光通信原理、软件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薄厚膜技术…  相似文献   

10.
特种气体的技术和市场现状徐有林洪才兴特种气体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体系,作为基础化工材料,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型石油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需用多种规格的标准气、校正气和零点气;半导体器件,尤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几乎各道工序都需...  相似文献   

11.
“半导体制造技术”作为集成电路设计理论与其后端生产技术的知识纽带,对电子类专业学生面向集成电路科学的专业学习、兴趣挖掘及工程实践技能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考虑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具有理论前沿性、发展快速性、应用普适性的特点,该文结合目前“国际化加专业化”的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双语辅助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从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三方面论述该专业课程改革的构想及成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和企事业单位对微电子人才需求特性,分析了西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微电子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的瓶颈,提出了拟通过搭建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核心专业课程仿真平台,以及依托该平台拓展常规课程教学方式等解决方案,以缓解该校微电子学课程体系教学软硬件条件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硅集成电路和数据存贮是两种最成功的技术,目前,这两种技术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集成电路技术中,按照摩尔定律,一块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就会翻一翻。而对于磁盘驱动技术,自1991年起磁头的总体位密度以每年60%至100%的速率增加。集成电路是通过对半导体应用电场控制载流子流动来工作的,因此关键的参数是电子或空穴上的电荷。而在磁性数据存贮中关键的参数是电子的自旋。  相似文献   

14.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套工艺是当今全球装备制造业中最尖端的技术之一,是信息技术硬件的核心.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已经被列为重大专项.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8,(7):1-1
珠三角作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龙头,现已开始出现企业北迁的趋势。2008年3月初,在深圳举行的第13届国际集成电路展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与企业认为由于珠三角土地资本、人力成本的不断推高,一些电子制造企业纷纷将加工制造业务北迁至内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半导体器件,尤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半导体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降低器件制造过程中多次高温循环的温度就是一个极其活跃的课题。激光加热衬底诱导生长硅膜的工作国内外均有报导。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激光束只照射硅片表面上方附面层内的SiH_4气体,不照射硅片,即没有激光对硅片的热作用。这样可以突出激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年底,我校又有四项应用研究成果通过鉴定.两项有价值的原子能射线的应用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和北京椿树整流器厂等单位完成的电子辐照在电力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应用,对多种系列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多次进行了不同能量、剂量、剂量率辐照测试对  相似文献   

19.
微细加工技术发展研究ResearchonMicrofabricationTechnology谢常青,陈梦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北京100010)微细加工技术是集成电路(IC)工业的基础,是半导体器件研究的必要手段。其中的IC以动态随机存储器(DR...  相似文献   

20.
李基森 《广东科技》2005,(10):70-71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光电子元件、电子专用设备等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科研、生产与出口的外向型、高科技集团,拥有30多家子公司和分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