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从形态上区分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和歪红树蚬(Polymesoda expansa)。【方法】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14项生物学形态性状指标比较广西廉州湾草头村红树林的红树蚬与歪红树蚬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12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0.70%,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7.76%,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1%,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7.80%,累计贡献率为66.37%。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1.7%~89.0%,p2为81.7%~87.5%,综合判别率为86.0%。【结论】壳高、壳宽、韧带长、韧带宽等性状决定红树蚬和歪红树蚬两个种间的形态差异,判别方程可以有效将上述种群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干旱胁迫下‘凤丹’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凤丹’抗旱性的调控作用,为‘凤丹’苗期培育过程中的环境选择及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盆栽苗为试材,以5个质量浓度(0、20、40、60、80 mg/L)的COS溶液进行喷施,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即断水后第7、9、11、13、15天)‘凤丹’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喷施COS能促进‘凤丹’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提高抗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结论】喷施40 mg/L COS能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凤丹’幼苗造成的伤害(P<0.05),增强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充分了解核桃黑斑病菌的侵染机制。【方法】以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的7个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菌株CFBP2528、CFBP7179、CFBP8253、DW3F3、J303、NCPPB1447、Xaj417等所具有的蛋白序列为预测数据,基于分泌蛋白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利用SignalP v4.1、ProtCompB v9.0、TMHMM v2.0、big-PI Fungal predictor、TargetP v1.1、LipoP v1.0等在线分析程序对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同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及分布、信号肽长度、信号肽切割位点等特征。【结果】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分泌蛋白平均为74个,其氨基酸长度多集中于101~400氨基酸,所占比例为63.65%。信号肽氨基酸残基中以A最多,所占比例为22.04%; 其次是L,所占比例为19.27%。信号肽长度以19~29个氨基酸的最多,所占比例为79.62%,信号肽切割位点属于A-X-A类型。【结论】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中分泌蛋白的有效预测,可为深入解析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中分泌蛋白在侵染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10种具有代表性昆虫的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并对鉴定所得CAT基因的基本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分别进行预测和分析。【方法】在NCBI数据库中下载CAT氨基酸序列作为询问序列,通过本地Blast方法在10种昆虫全基因组水平搜索和鉴定CAT基因并命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10种昆虫CAT家族基因的特征、氨基酸同源序列一致率、保守结构域等。通过MEGA-X软件用最大似然法推断10种昆虫的CAT基因的系统发育。【结果】共鉴定得到23个CAT基因,内华达古白蚁(Zootermopsis nevad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人虱(Pediculus humanus)、苜蓿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家蚕(Bombyx mori)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基因组上分别有3,1,1,1,4,3,2,1,6和1个CAT基因,均具有全长的转录组序列,编码406~553个氨基酸,氨基酸分子量为46.0~63.7kDa,等电点为5.21~9.19。鉴定得到的CAT基因共有122个外显子,99个内含子,且外显子与内含子分布模式在物种间差异较大而种内的CAT基因结构相似。有7个CAT基因编码有信号肽,信号肽包含17~22个氨基酸残基。所有CA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具有1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CAT近端活性区域,而C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CAT血红素配体区域所组成;其中家蚕的BmCat2基因中单独含有1个细菌胞外溶质结合区域。10种昆虫的CAT1基因具有1∶1的直系同源关系,家蚕出现特异性扩增独立形成支系,与CAT1支系互为姐妹群。【结论】研究结果提供了10个代表性昆虫CAT基因的基础信息,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光滑中心路径的等价变换,提出一种新的求解Fisher市场均衡问题的线性权互补(Weighted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WLCP)模型的全牛顿步可行内点算法。【方法】扰动WLCP,构造光滑中心路径的新代数等价形式,运用牛顿法得到新搜索方向,从而提出求解Fisher市场均衡问题的全牛顿步可行内点算法。【结果】算法采用全牛顿步避免线搜索,提高计算效率,且具有可行性和多项式复杂度。【结论】初步数值结果表明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北海城市红树林中的红树蚬属贝类的种类组成、分布密度和分布特征。【方法】在3个样地的高中低潮滩分别设置站位开展样方调查,测定沉积物粒度和盐度;挖掘采集红树蚬属贝类并鉴定物种,计算分布密度;测量所采集贝类个体的壳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到红树蚬属贝类559个,平均分布密度4. 14 ind/m~2;壳长为34.1~76.4 mm,平均为52.1 mm。不同壳长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呈钟形分布,壳长46~50 mm的个体数最多。3个样地间沉积物粉砂含量差异显著,粉砂含量高的样地红树蚬属贝类分布密度低。所采集到的样品分属红树蚬和歪红树蚬2种,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2.37 ind/m~2和1.77 ind/m~2,平均壳长分别为52.4 mm和51.6 mm。壳长51~55 mm的红树蚬和壳长46~50 mm的歪红树蚬个体数分别占各自对应物种个体总数的比例最高。随着壳长的增大,壳长/壳高比值无显著变化,壳长/壳宽比值持续降低,红树蚬和歪红树蚬壳长分别达到50 mm和55 mm后,壳长/壳宽比值显著降低。【结论】北海城市红树林中有红树蚬和歪红树蚬2种红树蚬属贝类分布,资源量相对丰富,个体相对较小。红树蚬的生长速度较歪红树蚬快,二者性成熟后壳宽均加速生长。潮流和滩涂高程可能是红树蚬属贝类成贝分布密度的决定性因素,成贝分布密度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可能是潮流的影响结果。高程低的潮滩,成贝分布密度低。  相似文献   

7.
三种马尾藻的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扩大马尾藻应用范围,提高其开发利用价值,对山东荣成鼠尾藻、海黍子及铜藻等3种马尾藻的主要营养组成及功能活性成分物质进行研究。【方法】测定分析马尾藻中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氨基酸、微量元素、褐藻胶、褐藻淀粉、岩藻黄素等成分的含量。【结果】3种海藻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他物质的含量如下:粗蛋白14.1%~19.1%,粗脂肪1.8%~2.5%,粗纤维5.4%~9.6%,不溶性膳食纤维14.7%~19.6%,褐藻胶12.4%~26.2%,褐藻淀粉0.04%~0.38%,岩藻黄素0.26~0.74mg/g,褐藻多酚1.34~6.48mg/g,甘露醇0.43%~0.45%。【结论】3种海藻属于蛋白质适中、脂肪低、膳食纤维高、其他活性成分较高的藻类,可作为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及海藻活性成分提取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2种作物节木代料(棉杆粉和玉米秸秆粉)及CK(栎木屑)栽培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作物节木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指数(Nutritional index,NI)低于CK,但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等指标均高于CK,作物节木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品质优于栎木屑代料香菇.  相似文献   

9.
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入口处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为工具,在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整体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过热蒸汽入口处的板束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入口处的质量流速、入口直径与板束间温差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设计时,开孔率在70%左右较为合适,质量流速应在保证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这对解决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入口处温差应力过大导致的破坏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正方排列的芯壳型平板光子晶体结构,发现这种芯壳型平板光子晶体较传统的介质柱型平板光子晶体能获得更宽的类TE禁带.分析了两种模型,一种是芯层折射率为3.5,壳层折射率为2;另一种是芯层折射率为2,壳层折射率为3.5,发现当芯层折射率大于壳层折射率时,光子禁带明显增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月份苦丁茶(Ilex kudingcha.)药材中有效成分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变化的动态积累。【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在苦丁茶药材中的含量。【结果】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份苦丁茶样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分别为1.12%~1.47%及0.16%~0.21%,3~9月份样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87%~1.21%及0.13%~0.18%。【结论】苦丁茶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应为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份。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玉良天坑内的茎花山柚(Champereia manillana BL.)新鲜嫩叶为试材,依据各营养成分测定的国家标准,分别对其主要活性物质、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抗氧化活性对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茎花山柚作为一种地道的特色野菜,其嫩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60,7.36,0.53 g/100 g,VC含量为46.7 mg/100 g,均显著高于常见蔬菜(P<0.05);此外氨基酸总量为4.26 g/100 g,约是香椿芽的1.5倍,其中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的含量分别为0.56,0.57,0.23,0.24 g/100 g,其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7.6%,并且具有显著高钾低钠的特征,K含量约为Na含量的8.07倍;对其嫩叶醇溶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抗氧化能力约为同等浓度VC的一半,抗氧化活性较强。茎花山柚作为特色野菜,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可将其作为新型经济植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苦瓜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动定氮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测定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L .) 5个品种 (当地栽培苦瓜、长白苦瓜、长白 1号苦瓜、 89- 1苦瓜、 92 - 2苦瓜 )的干物质含量、维生维 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及其种子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 ,苦瓜果实含干物质 6 %~ 7% ,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 (P>0 .0 5 ) ;每 10 0 g嫩苦瓜中含维生素 C6 0~ 80 mg,可溶性糖 1.0 8~ 1.5 5 mg,品种间的差异都不显著 (P >0 .0 5 ) ;苦瓜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 1.3%~ 1.8%、总氨基酸含量为 1.3%~ 1.5 % ,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 39%~4 5 % ,各种成分相对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不同品种之间存在蛋白质多态性变化。苦瓜种子的营养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棕榈花苞的营养价值,为其生物活性功能成分的提纯和活性探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棕榈花苞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蓓蕾期棕榈花苞为原料,对棕榈花苞的基本营养成分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同常见的可食用树花(桂花、槐花)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新鲜棕榈花苞中蛋白质含量达0.050 8 g/g,含粗纤维0.011 6 g/g、粗脂肪0.003 7 g/g、维生素C(VC)0.18 mg/g等,同时富含钙、钾等矿物质元素成分及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全部氨基酸的25.82%,增香型氨基酸占38.49%,功能成分中含总酚12.664 mg/g、总黄酮11.032 mg/g、粗多糖4.605 mg/g。【结论】与其他森林蔬菜对比分析显示,棕榈花苞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优点,功效成分含量很高,是一种宝贵的可食用森林资源,符合现代健康食品的要求,可进一步开发其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池塘饲养的野生大鳞鲃(Barbus capito)的鱼体组成、营养成分及鱼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肌肉营养测定方法分析了5尾大鳞鲃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大鳞鲃肌肉(鲜样)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0.27%,粗脂肪4.41%,水分73.39%,灰分0.96%,碳水化合物0.97%;含肉率64.46%.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2.22%(干样,质量分数),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总量为29.68%,占氨基酸总量的41.10%;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7.47%,谷氨酸含量为11.69%;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鳞鲃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合理.大鳞鲃含有1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8种(19.62%);不饱和脂肪酸(UFA)8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74.1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种(6.228%).微量元素比值合理.大鳞鲃的主要营养指标与我国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相似,高于某些淡水经济鱼类,表明大鳞鲃为食用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6.
对湘西自治州各地区风味食品"蒿菜粑粑"的2种原料植物——白蒿(Artemisia princeps Pamp.)和鼠麹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可食用部位茎与叶,采用常压烘干法、灼烧法、微波消解-ICP-AES测定法、微量凯氏定氮法、蒽酮比色法、酸碱消煮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索氏抽提法进行各营养成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2种植物水分质量分数86%~91%,水溶性总糖质量分数6.75%~13.51%,粗纤维素质量分数20.30%~31.90%,粗脂肪质量分数3.70%~6.25%,粗蛋白质量分数5.22%~10.23%,灰分质量分数0.84%~1.30%,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99~188μg/g;2种植物所含矿质营养元素丰富,其中以Mg和Fe的质量分数最高;2种原料植物茎中水分、水溶性总糖、粗纤维质量分数都高于叶,粗脂肪、维生素C质量分数则是叶中高于茎,灰分、矿质元素在茎与叶中的质量分数差异不大;整体而言,鼠麹草中的水分、可溶性总糖、粗脂肪质量分数高于白蒿,白蒿中的粗纤维、粗蛋白、灰分、维生素C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高于鼠麹草.  相似文献   

17.
蕨麻猪猪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南州12头健康蕨麻猪的猪肉样品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用常规方法测定常量营养素,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矿物元素,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并计算AAS.结果表明:与甘肃白猪猪肉相比,甘南蕨麻猪猪肉水分含量高12.32%(P0.01)、干物质含量低26.55%、脂肪含量低49.45%(P0.05)、蛋白质高7.02%、灰分低8.8%.K、Fe、Cu、Zn含量分别为385.50mg/100g、1.06mg/100g、0.27mg/100g、10.40mg/100g,蕨麻猪猪肉氨基酸评分较高.甘南蕨麻猪猪肉细嫩多汁、低脂肪、优质蛋白,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密花石豆兰(B.odoratissimum)和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3种兰科植物的全株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石豆兰中粗蛋白、灰分、总糖、硒、钙的含量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生素E、钾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密花石豆兰中茶多酚、镁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密花石豆兰(P<0.05)。密花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作为广东石豆兰的易混伪品,在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肿瘤活性、抗宫颈癌、延缓衰老、增强活力等营养保健功效上,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都不能完全替代广东石豆兰。  相似文献   

19.
菌草无粪栽培白蘑菇和棕色蘑菇,按照营养成分的相关测定标准测定白蘑菇和棕色蘑菇的粗蛋白、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等一般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传统常规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草无粪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接近或略高于常规栽培蘑菇,其中菌草无粪栽培白蘑菇和棕色蘑菇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蘑菇高出28%和30%;氨基酸总量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30.5%和20.13%,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16.0%和14.2%;菌草无粪栽培蘑菇油脂含量与常规栽培蘑菇的油脂含量相近,所含脂肪酸组分不同,但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都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