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林 《科技资讯》2011,(28):208-20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急剧增加。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资助贫困生的工作出现了重经济资助轻心理资助的倾向。本文以我系对部分贫困生的资助方法及过程为例,提出了资助模式要由重经济资助轻心理资助向经济资助、心理解困、能力资助相结合的资助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阻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对贫困生认定方法的科学性、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以及被动帮扶导致贫困生心理依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处在层次比较低,资助质量不高的发展阶段,存在育人主题模糊化、资助内容物质化、资助流程形式化等突出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针对贫困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以励志成才为主题,构建思想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平台;以贫困差异为依据,构建贫困生个性化资助平台;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贫困生自立自强自助平台。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突出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行的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经济困难,但忽略了他们的精神、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本文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形成资助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贫困生的精神脱困,从而使贫困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的扩招,民办独立学院的贫困生逐年增加.由于特珠的办学方式和管理体制,民办学院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并不完善.本文从民办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困境出发,重点分析了贫困生心理特征和现状,对现有资助体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经济资助、心理资助等方面,提出现有资助体系进行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泉星 《高等职业教育》2002,11(5):60-61,63
对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目前高校形成的资助体系虽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基本保证了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然而,对贫困生的 心理援助工作却一直是个薄弱的环节。该文分析了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常见心理异常,探讨了贫困生心理援助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季昌勇 《科技资讯》2014,(10):155-155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各大职业院校普遍都建立了完整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并在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帮助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然而,在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都给学生带来了不少心理上的障碍,因此探究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政策,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尹磊  陈新令 《科技信息》2009,(36):I0065-I0066
本文主要从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开始,提出了确定贫困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判定依据 另外,对于当前高校中的贫困生资助机制进行了新的剖析,提出了新的资助观点 同时本文提出重视贫困生的心理扶贫的重要性,在资助贫困生重点要注意后期教育工作 最后结合当前的新形式,急需解决的几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资助高校贫困生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侵害贫困生权利现象,常见的侵权行为主要来自于高校、资助人、新闻媒体和银行等。高校贫困生权利的保护涉及到贫困生心理生理健康与高校管理权、公共利益、公众知情权、新闻自由、资助人及银行债权之间冲突和衡量,保护贫困生的权利应该坚持利益衡量原则。本文结合现状,对当今高校贫困生权利的缺失进行了思考,并对其救济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局限于"助人",贫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封闭心理、依赖心理和不满心理,"自助"尚显不够,由"助人"走向"自助"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自助"要义包括四个方面:是接纳而不是同情,是发展而不是生存,是优势而不是问题,是增权而不是去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生如何解困成为政府、学校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资助贫困生的实践中,遇到了贫困生的界定、资助落实和心理解困等难题,本文认为只有加强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建立起多方位的贫困生救助体系,才能走出一条教育与资助功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贫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给予贫困生以物质和经济帮助,而且要更多地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精神资助和能力帮扶,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开创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90后”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浩 《科技信息》2011,(24):88-89
当前,"90后"已成为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因而,贫困生的主体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与以往在校大学生相比,"90后"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便决定了在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上,我们也要和以往的在校生区别对待,本文通过分析"90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当前我国在贫困生资助问题上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以构建育人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设想,以确保我国的贫困资助政策既能帮助贫困学生度过生活的难关,又能激励贫困生思想上、心理上不断进步,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原因、生活现状、心理状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如何促使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做好资助工作,建立经济解困与资助体系,也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建设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潘玉琴  谷荣荣 《科技信息》2013,(6):49-49,51
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经济资助的成效比较明显有力,但在贫困生心理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明显存在着制度性缺乏,助困与育人脱节,管理协调与配合缺乏,法律心理教育缺乏,在社会及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也存在着不利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因素。从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来看,这要求教育者不仅仅要在经济物质上对贫困生进行救困,也要高度重视在心理及其他方面的救困与脱贫,给予贫困学生以人文的关怀和心灵健康的助长。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科技资讯》2009,(17):242-242,244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出台了很多政策,对贫困生的资助逐年加大投入,针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确实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但资助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资助政策和制度、贫困生教育、资助形式等方面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从角色偏常、归因偏差等角度剖析了贫困大学生对资助行为的认知,分析了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出了化解心理危机的方法以及建构贫困生自我价值的心理解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侯鹏飞 《科技信息》2012,(33):248-248,296
贫困生认定是独立学院开展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结果准确度的原因,针对如何提高贫困生认定结果准确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7个措施,分别为:1)开展诚信教育;2)坚持民主评议制度;3)健全监督机制;4)完善贫困生困难程度的评价指标;5)建立多元化贫困生档案;6)从食堂消费和心理普查情况中发现贫困生;7)对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通过这7个措施可以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资助资源的公子、公正、合理地分配。  相似文献   

19.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及时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并不断地加以研究和完善。本文分析了现行资助政策的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方式为辅的资助模式,并分析了贫困生在成才过程中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尊重贫困生的主体需求,以贫困生的需求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并就构建贫困生成才资助体系给出了思路和具体建议,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齐怡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47-247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构建完善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措施,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