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音乐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音乐艺术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产生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艺术的表达、刻画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揭示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李 《广东科技》2008,(11):35-39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伴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科学技术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生活、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支撑着人类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层面,而旨在增强人类身体素质、培养人类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体育事业亦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人类既不能被动的受自然支配,也不能任意支配自然,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才能使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将形成一个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共同体。人类社会只有在平等的自然交流的基础上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当人类对客观世界以自身能力有一次新的认识,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得以共享的时候,那么整个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会产生一次新的飞跃。人类已经经历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如此,现在正在进入或经历的信息社会也同样是如此;不仅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如此,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过程也同样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数据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发展的产物,决定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备的各项功能,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信息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数据发展史,人类社会的数据量正在以原子能爆炸式增长。  相似文献   

7.
文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时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可以具体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耸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的人类精神文明这棵大树,它的顶端的花朵就是哲学。自从人类脱离原始社会的蒙昧、野蛮两个时代,步入以古代奴隶制开始的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哲学思想的长足发展才获得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8.
杨何冬 《科技信息》2007,(26):120-120
代表21世纪建筑高科技含量之一的智能建筑,将是人类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现在知识经济社会正初见端倪。在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以农场工作为主,工业社会,则以工厂为主,而在知识经济社会,重要生产场所将过渡到智能建筑(含智能住宅)之中。今后建筑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围绕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降低能耗,改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建设智能、节能、生态、太阳能等各种新型建筑,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资源和环境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后果,知识和自然资源都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资源开发与新能源,环境恶化等方面阐述了人、资源、环境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太阳赐予的礼物——生物质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喆 《科技智囊》2006,(10):8-16,18-2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从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到伐薪烧炭、耕耘养殖,再到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信息和知识生产,传统的生物质能源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并迎来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撑了空前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由于近百年的强度开采与过度消费,使得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已渐趋枯竭,而且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就在21世纪人类实现能源结构历史性转型的关键时刻,生物质能这种人类利用最早、最广泛、最直接,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能源再一次汇聚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熠熠生辉的未来之星。本文将引领读者探究生物质能的世界,认知生物质能,了解其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的时候 ,环境社会学应运而生。所谓环境社会学是研究有关包围人类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与人类群体、人类社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在人类的社会行为波及的范围内 ,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类群体 ,而且还包括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其以研究非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宗旨。基于这种认识 ,日本著名学者、环境社会学创始人饭岛伸子的《环境社会学》 ,最近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包智明教授翻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 13 0页 ,11 6万字 ,定价 10元《…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刘凌云 《创新科技》2007,(12):18-19
<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它们自产生之日起,就对社会生产发生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过程,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以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依据,同时体育对社会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体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作用影响着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体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体育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并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杠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电气化工程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以来,极大地改善了全世界生产发展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方式以及生活质量,人类从蒸汽时代走向电气时代标志着全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在这里,我们将系统分析电气化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从辩证思想、唯物主义和科学视野等不同角度和领域入手具体分析电气化工程对人类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城市化进程加快、改变了人类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主客统一是主体通过能动自主的活动不断地构建外部对象世界并接受对象世界的构建,形成一个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类目的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主客体不断寻求统一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在寻求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中,出现了主客体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不协调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面对发展不协调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与困境,人们逐渐认识到正确对待主体与客体、追求主客体的统一才能摆脱当前世界面临的发展困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资源和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说明人类在发展自身、改造自然和利用资源过程中的得与失,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可持续发展,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影响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它让人类重新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向人类历史进程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彝文古籍作为彝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它传承、保护及开发的问题。彝文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翻译、研究的未来方向,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向古籍整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人类社会形态与行政管理形态,(一)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近20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革、全球市场的融合与重构,带动起一场与工业革命深度相当的信息革命,它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根基,把人类带入一个“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或“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形态与以往的社会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现代宪政的产生与确立使人类社会的和谐从理想走向现实,也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宪政的视角来看,和谐社会是理性和谐的社会、均衡和谐的社会、对立和谐的社会、动态和谐的社会、持久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