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乡村公共空间的萎缩和空心化是乡村衰败的重要原因,重构乡村公共空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以成都市明月村为案例,研究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从城市流入乡村的生活方式型移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明月村的移民通过乡村制度性公共空间的参与、非正式公共空间的重构、节庆事件空间的打造、商业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灵活转换等日常生活实践,重构了旅游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尤其是强化了乡村的社会关系和村民的地方认同。研究为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路径;同时也将以往对生活方式型移民日常生活实践的观察范畴从私人或家庭领域扩展到了社区公共领域,丰富了生活方式型移民对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韧性城市"的理念,建构了韧性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及特征;结合各国在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措施,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制度韧性"体系.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依赖于健康精明的规划干预,包括规划全过程纳入健康影响评估、完善城市应急服务能力规划、建立"枢纽—节点—应急流"的韧性公共空间体系、统筹...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市2011~2013年间发生的283起突发公共事件,利用统计学方法,从时间、空间和类别等角度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发现:(1)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呈现"二分"特征;(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最多的区域是东部的朝阳区和北部的海淀区;(3)事故灾难构成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因素,而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是事故灾难的主要构成部分;(4)事故灾难也呈现"二分"趋势,自然灾害呈现出周期性规律,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偶发趋势,而社会安全事件呈现增多趋势;(5)中心区和东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发展呈现周期性规律,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发展则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及缺憾,以创造健康、宜居、韧性、生态的城市环境为目标,设计"区域—系统—节点"三类健康城市设计路径;提出"生态健康—生活健康—治愈健康—环境健康—设施健康—救治健康"六位一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设计策略,并细化为健康城市在城市空间上的形象化设计表达.  相似文献   

5.
灾害、灾难、事故、重大疫情传播、能源危机、宗教矛盾、恐怖主义活动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2019年底在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给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带来了巨大考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是城市的规划建设者和管理者,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构建安全、健康、韧性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需要每一个城市建设管理者去思考。结合城乡建设与管理中的两厂(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短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的逐步"放权",人民公社时期遭到贬抑的乡村休闲型公共文化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技术变迁等因素则消解了原有的休闲型公共文化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国家的"回归"和乡村精英的觉悟又共同催生了新的休闲型公共文化空间,给乡村社会的整合带来了曙光。乡村公共文化变迁的历史表明: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市场与乡村精英协同联动的作用,把握好乡村公共文化开展的向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系统、促进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好的公共文化生活就会得以重构,村庄秩序重建和社区整合的目的就能有望达成。  相似文献   

7.
汪铮  肖康 《工程与建设》2023,(5):1417-1420+149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本文以乡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立足建筑规划设计学科视角对其概念性质、空间时空类型和形态布局进行系统分述,就公共空间各历史阶段发展嬗变因素及进程、重构路径及策略进行深入剖析,结合量化与质性维度阐释相关研究方法与更新优化方略;通过对乡村公共空间研究阶段进展和空间现状的归纳总结,从静态空间尺度与动态时间维度探究了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人文、景观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全方位理解乡村公共空间的意义,并可为后续相关研究开展提供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乡村的空间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成长期,随着乡村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城乡空间格局出现大幅度变动与调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空间转型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扩大、乡村工业化引致分散城市化、村庄空废化趋向、村庄建设分散无序、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等结构和空间问题.当前我国乡村空间转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已成为塑造乡村经济空间的主导力量、乡村工业集聚区逐渐成为乡村工业布局的主要形式、乡村城市化全方位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是我国乡村空间转型的方向等.重构乡村空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手段是:规划建设"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农村城市化平台;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重构村庄生产与生活空间;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浪潮下的现代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高频次、大规模和常态化的趋向,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成为各国政府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有刻不容缓的意义。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于和谐库区建设具有尤为特殊的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三个结合",调动"三种力量",抓好"三个环节",切实提高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打造和谐库区的安全网。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等)、事故灾难(火灾等)、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疫情等)和社会安全(犯罪等)事件。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突发公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力。因此,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从区域、城市及村镇等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国土空间、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等,从而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繁荣并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长期挑战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特殊的气候条件引发的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城市规划是政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角度预防及控制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作出一定的规划响应,对于提升寒地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寒地城市为例,分析了地域气候特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结合城乡人口空间分布、土地...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成因复杂、影响广泛以及危害多样给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及其影响,分析了智慧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城市治理问题,从增强智慧城市的大数据预测与服务能力、以智慧政务推动城市应急管理高效与协同、加大智慧型城市避难空间规划与建设力度、强化智慧...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的公共空间不同于城市公共空间,其景观规划也有差别,所以在设计方法上应有区别.通过调研已建成的新农村公共空间,分析了新农村公共空间不能满足村民交往行为的原因,提出了新农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方法,并且强调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对村民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2):122-128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巢湖市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分布及优化机制进行研究,从空间布局现状、形成机制及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分布集聚程度较高,企事业单位系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差异性空间布局主要受社会经济水平、自然人文和地理位置因素、居民物质消费水平、体育赛事承办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聚落布局、公共开敞空间、公共交通、均衡布局4个优化布局特征为导向的对策,并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模式、特色打造、利用、保障对巢湖市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服务改革,提升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质量,为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提供状态数据,为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文目的在于以安全防卫的视角探讨新农村社区规划,从分析可防卫空间理论的演化、比较我国传统和现代民居中的可防御性特点入手,并以2008年山东省新农村住宅竞赛一等奖方案为例,提出新农村建设应该综合考虑农村环境的社会因素和经济特征,通过物质环境设计改善社会关系,使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负担防卫责任是新农村社区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沈涛 《科技信息》2008,(31):242-242
在城市规划控制区内进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应注意协调好农民需求与城市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居民点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安全、方便、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Making rural settlements of Mountainous Regions in Western Sichuan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using symbolic statistical methods, then combining the case study of Daofu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scattered rural settlements 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mountai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of western Sichua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c dens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both rural settlements density (R^2=0.73) and rural population density (R^2=0.77), and it is the same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owns density and rural settlements density (R^2=0.88) and between towns density and economic density (R^2=0.71), and the scatter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and shortage of economic centers is a major factor to the lagge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eco-economic zoning to Daofu County,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need to be changed, and rural population should be concentrated in larger rural settlements with development of off-farm industries whi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o reinforced.  相似文献   

18.
杨苏  王崑  郭世奇  耿美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795-11802
图式语言是直观刻画村域生态规划中生态、生产、生活网络空间嵌套组合特征的新视点和新方法,目前在寒地乡村还未构建出系统的景观生态图式体系,本文在归结前人景观图式语言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东北地区典型生态空间网络的原型遥感影像图片,提取整理图像信息,得出组成寒地乡村生态空间的基本图式“字”层面5类43种,“词”层面3类26种;组合图式“词组”层面4类21种。在此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二河乡新发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以“有机稻乡,生态田园”为规划目标,选取寒地乡村生态空间的图式语言体系中符合基地实际功能情况的进行实践应用,展示了完整的图式语汇规划设计过程,以期在规划实践层面,为寒地地域特色性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景观图式语言在寒地的探索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独特的空间形态是根据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长期发展演变而成。本文依据板梁村的实地调研资料,结合空间句法和认知意象从自然景观、社会背景和宗族文脉等方面深入解析了板梁村的空间形态。结果表明:1)板梁村的空间认知意象和村落的可达性大致呈正相关。2)被访者对村落功能需求的不同决定了其意象认知的不同。3)板梁村公共空间的认知程度较高,且集中在宗祠广场处的整合度核心上。4)三大宗族聚落各自内聚力的自组织形成,导致村落整体空间可理解度不高。最后,从村落的整体形态、街巷布局和空间节点三个层面给出优化策略,为板梁村今后的整体风貌保护、场所精神延续、旅游线路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