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主要由三方面展开:以"知痛痒心"解说孟子"性善论",以"即事即义"发挥孟子"养气说",以"本之心术"阐扬孟子"尊王斥霸"思想.<孟子师说>从人之本心出发,还原了孟子的个人修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孟子>中的"之"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法单位:1、能够独立运用的词;2、用于人名的结构单位."之"记录的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实词"之"包括名词和动词;虚词"之"包括连词、代词和助词,其中以助词的用法较为复杂.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作为构成语素的音节、语素、名词和助词;不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本文着重于对<孟子>中"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试图展示出<孟子>中"之"的语法体系及其语法功能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另类",是说张扬的电影与"第六代"电影的殊异;所谓"传统",是指张扬电影与中国电影主流形态的契合,符合中国人的电影观念;而对现实的热情和关注,对艺术的真诚,同样是张扬电影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本文对张扬电影的美学分析,就围绕这几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就天人关系而言,孟子主张以"诚"为纽带实现"天人合一";就人与万物关系而论,孟子提出"仁民爱物"之说,肯定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论,孟子主张"寡欲""养气""不违农时",要求人们克服贪欲,注重对本心的修养。此外,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要求人们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域,形成平等对待自然万物的宇宙意识。总之,孟子主张在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6.
台风是居住于沿海的人们体验较多的自然现象,于语言层面残留了关于概念化主体的知识结构、思维机制之"印记",故对"台风"的概念化进行研究颇具意义。用以概念化"台风"的事物概念框架的数量远多于事件概念框架;事物概念框架中,用以概念化"台风"的具体事物概念框架的数量远多于抽象事物概念框架。概念化"台风"的理据存在让听者、读者感觉熟悉、亲切,附加概念化主体的态度等四条。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时代,是动荡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孔子"义利"观的实质在于强化"君子喻于义"之观念来推动全社会各阶层从修己开始,而趋于仁义礼智信,主要目的在于纠正那个礼崩乐坏、放于利而行的时弊;孟子之时,社会氛围是诸侯东面朝齐,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孟子》的精神在于"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则是爱民、利用、厚生。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存在"之中,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中心,但千万注意,"富国"之后不要让我们的国民因为市场经济的熏陶而成为金钱的俘虏。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荣辱观是"仁则荣,不仁则辱",它以仁与不仁为标杆,又包含了"尚仁义之志,养浩然之气;发政施仁,保民而王"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孟子荣辱观的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10.
所谓"信仰论政治"中的"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即通过权力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垄断而展现出来的象征权力,它是经由宗教的、与非宗教的历史事件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看,佛教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充分展现出了佛教信仰之神圣系统是如何进入王权的统治秩序,又如何通过王权的运作机制,成为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建构的神圣性基础,从而重新塑造了国家统治及其权力秩序的合法性,具有一种普遍性的公权力之合法性的超越特征。可见,佛教信仰的实践及其表达,一旦与国家权力及其制度紧密整合,便会具有了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信仰特征。就此而言,南诏大理国时期对于佛教信仰之推崇及其权力运作机制之中对佛教信仰的最大依赖,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论政治"之意义在佛教信仰中的具体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1.
历来的注释者对"以生道杀民"的理解不是没有分歧的,然就《孟子》全文来看,这样的分歧是可以给予恰当解决的。从历来的注释中可以看到"以生道杀民"有不同的具体情况,这些情况为何都可以说是生道,这是值得思考的。"以生道杀民"只是生道的一个表现,生道的含义还要更为丰富深刻,是与孟子的核心观念即性善说相关联的。恻隐之心正是人之生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生道,也是人皆有之的。  相似文献   

12.
读孔子见"恻隐之心",得"仁爱精神";读孟子见"浩然之气",得"义勇精神";读墨子见"身体力行",得"实践精神"。读孔得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来看,"政治"可以在两个维度加以理解:政与治."政也者正也",政治的"政"的维度归根结底意味着存在者的各正性命,它将每个个人都纳入到了政治的过程;而"治"则是"为政"所承担的事业,它意味着以各正性命为中心的治理活动或治理术.由此而形成了政权在民、治权在君,政道与治道分离的思想格局.然而,二者之间又通过"天"的观念获得了连续性,以至于民、君、天三者之间的相互通达而彼此限制本身形成了一种循环的圆圈性结构.由此而形成了对"政治"的境域性而非"空间"性的理解.这样一种政治观念建立在责任意识而不是主权要求的基础上,它通过礼乐生活世界营建对天下这一境域总体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定在2021年9月正式设立"数字厅",以大力推进日本的"数字化转型"。那么,数字化的浪潮又将给日本的"御宅族"和"宅文化"带来怎样的变化呢?一般认为,"宅文化"源自于日本。汉语中的"宅",指的是住所、住宅;而日语中的"宅",则是"御宅族"(Otaku)的缩写。1983年,日本作家中森明夫在一本漫画杂志上首次使用了"御宅族"这一说法,用以描述那些沉湎于漫画、电脑游戏等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此后,"御宅族"这一名词开始变得家喻户晓。上世纪80年代,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时期,  相似文献   

15.
徐奎 《科技信息》2007,(27):236-236
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选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见梁襄王"一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其中,"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一句,课本及教参的解释均为"走近他也看不见有什么可敬畏的。"  相似文献   

16.
孟子、荀子由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导致他们在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的认识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的亲爱是人群相互亲爱的根源,从而极力爱护、培育之;同时孟子认为人人只要诉诸自身的"良知良能",就能够认识行为的合理与否,故他主张在父与子有过时,父子均应"父子之间不责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无礼义",人反求自性是不能认识行为的合理与否,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辨知能力来认识其合理与否,故荀子主张当父母有过时,子女在不失对父母爱敬的基础上,可以与父母争论,最终由父母通过自己的辩知能力来认识并改正过失.可以这样说,孟子主于反身自求,荀子主于外在辩知;孟子主于向内,而荀子偏于向外.  相似文献   

17.
《孟子》中的“之”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法单位:1、能够独立运用的词;2、用于人名的结构单位。“之”记录的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实词“之”包括名词和动词;虚词“之”包括连词、代词和助词,其中以助词的用法较为复杂。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作为构成语素的音节、语素、名词和助词;不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本文着重于对《孟子》中“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试图展示出《孟子》中“之”的语法体系及其语法功能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19.
释"白丁"     
本文主要以<矢令簋>铭文中之"白丁"两字为研究对象,结合郭沫若先生对此铭文之考释,并依据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之现存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白丁"并非一词,而实乃两个连用的单音词,"白"即为"伯","白"与"丁"之关系即为帅卒将士之关系.同时又引申发凡,由"白"字试探古代五等五爵制度之初始状态与产生原因,并最终认定五等五爵制度于殷、周时代并不存在等级之别,"公侯伯子",实为不同环境之不同称谓,"公"涉祭祀,"侯"关畋游,"伯"及征伐,"子"连成人,亦与狩猎有关.  相似文献   

20.
儒学本身强调的是为己之学,并以道德伦理作为世间必须遵循之理,无论是孟子的五伦,还是朱熹的"明人伦",其观点背后所重视的是道德哲学的实践。从性善到性本善的演变,体现了由即心言性到即性言心的转变,两者对于心的解读以及尽心的工夫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道统思想的不断成熟和演变,体现更多的是朱熹与孟子之间道德哲学的建立方向与诠释的不同。时代背景的变换促使着儒学核心概念诠释的转化,从性善到性本善更多体现的是儒家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