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当前养老建筑存在的自然景观配置不足、空间模式化且适老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积极老龄化的政策背景下,提出了建设自然友好的亲生物型养老建筑的概念。根据亲生物活动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积极效应,归纳了养老建筑空间中亲生物设计要素,结合相关案例重点研究了未来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建议在养老建筑设计中,通过嵌入亲生物景观与微农业改造、打造贴近自然的室内空间设计以及结合适老设施与亲生物改造等设计策略,打造自然友好的亲生物型养老建筑,以推动积极老龄化建设,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养老社区,通过2018年12月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老龄化衍生出的全龄化社区为研究对象,将“养老”与“社区建设”结合,基于住宅配比法,构架建设全龄化社区适老生活圈,从规模控制、配套设施、道路设置、交往活动空间和住宅建筑方面提出建议,探索全龄化养老社区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居住区分级标准,提出四种“适老生活圈”,以此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促进养老社区健康发展;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全龄养老、终生养老和老有所为的“全龄化”养老社区,帮助老人实现积极老龄化与就地养老。  相似文献   

3.
刘曦 《科技咨询导报》2014,(36):198-198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2000年至2020年,中国将转变为典型的老年人口国家。在之后的30年里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从健康老龄化理论转向积极老龄化理论,并借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资本,能够为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力指导。积极老龄化理论超出了一般理论体系的范畴,其包含了从理论到政策计划,再到社会行动的系统集成,这是人口老龄化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积极老龄化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面广且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整合,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积极老化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经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给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是当前解决养老问题的重点所在。江西武宁以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养老山庄建设,在养老社会化及养老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不仅提供了生态良好的养老环境,也扩大了就业途径,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也许我们目前的体会还不够深刻,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尽早做出对策,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养老。该文基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社区中的问题所在,结合社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我国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办统计,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在21世纪中叶达到巅峰。因此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目前的老龄化社会以及将来的深度老龄化社会,并且在"未富先老"情况下实现老龄化的平稳过渡,成为了我国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养老政策持续获得关注,然而对于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的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总结本地区农村老人养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居家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解决养老问题的要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合肥市福利中心老年公寓项目的实施能够缓解合肥市养老建筑设施不足的矛盾,设计考虑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尊重场地周边环境的文脉特征,同时引入生态与绿色建筑理念,创造良好的养老生活、休闲、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的不期而至,给我国的养老带来了巨大的难题。现行生育政策的积极调整,将极大完善人口的年龄结构;而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必将有效地解决老龄化带给我们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急需积极面对的社会问题。介绍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老龄化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在老龄化社会公共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必须。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本身就是人口大国,而我国的老年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应该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有效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紧缺、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会负担加重等各种问题。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从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出发,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并对现实困境提出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11.
 将积极老龄化概念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老龄友好型社区的时间序列与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实践案例,总结不同阶段下老龄友好型社区的理念演进与实践特征。研究发现:老龄友好型社区的实践探索经历了从“机构化”的老年护理中心向“去机构化”养老社区的转变过程,至今发展为在地化养老社区。研究关注点从单一追求物质空间环境对老年人的工具性支持,到注重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价值实现与社会融合支持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展开学科交叉与跨部门合作。中国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发展老龄友好社区应当注重老年人的价值与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老龄化、老年友好环境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介绍了当前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在政策、个人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足;探讨了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提出了应从积极老龄化角度出发,加快完善老年政策体系、优化友好政策环境,全方面营造老年友好空间物质环境,加快老年群体的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木结构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巨大环保压力及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迫切需求。木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胶合木结构由于具有绿色高性能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胶合木结构的应用领域涵盖大型公共建筑及桥梁领域,其不仅在发达国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大型工程实例;同时,国内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也在快速提高。最后,指出了胶合木结构在中国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在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激励策略,为该地区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利雄 《江西科学》2010,28(3):416-420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绿色环保建筑的基本概念及钢结构住宅的绿色环保性能,介绍了我国钢结构建筑的现状,对我国未来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压力日渐增大。发展城镇老龄事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老年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老年宜居环境,发展老年精神文化事业,是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资料表明,韶关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增大,一方面会进一步加深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和社会矛盾,考验着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另一方面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又会对其消费品产生巨大的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韶关市老年产品的开发研究,应从韶关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入手,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老年产品市场的现状及其市场价值、老年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