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专业特点、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及现有教学资源,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机制,以"实验室教学"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企业实践""虚拟网络"和"创新项目"为翼,构建并实践"一体四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电子信息及其他工程类学科的人才培育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只有具备出色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才能在进入相关企业后迅速适应环境,为就职单位创造效益并实现自我价值.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平台构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大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开放化建设,提出了模块化实践课程与层次化实践项目建设,强化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从而达到更好地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工程实践与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梁春英  张品秀  怀宝付 《科技信息》2010,(22):I0014-I0014
本文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从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出发,对实验中心电子信息类创新性实验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创新训练等方面探讨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教学资源、基地平台、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学校的特色进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3个"3+1"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基于3个"3+1"模式的培养体系,重点阐述了"3+1"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和培养时间设置方法;最后,对该培养模式的可实施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3个"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键,针对这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部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提出经管类专业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五个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内教学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校协同创新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工科创新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关键。长春理工大学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了分层次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提出了适合材料类本科学生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庆文理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文理通融,基础厚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红航  张正明 《科技信息》2011,(32):70-70,72
本文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对《EDA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介绍了《EDA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选取,强调以实验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申教学和实践教学,将教师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式学习相结合,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研究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1”人才培养方案。并从“3+1”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两方面研究了“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通过对比得到了“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及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文理学院物理与括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文理通融,基础厚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艳华 《科技信息》2010,(20):I0378-I0378
针对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和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堂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背景下,提倡自主创新,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应用实践和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合理,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实验室和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将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以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仿真与数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为背景,针对数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以项目和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导向、以项目以及学科竞赛为驱动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提升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施"基础层、实践层、综合应用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践及就业信息反馈表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均得以提高,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文章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型能力培养为主线、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提出了"创新能力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的改革思路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对产教融合内涵的解析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协同育人机制、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四个方面,探讨建立与新常态背景和产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轻工类专业依托紧密的校企合作育人优势,通过创建产业特色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互动互通,培育"双师型"队伍;发掘企业需求课题,拓展学生创新资源;"产教学"融合,改革实践教学等措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