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序茅  马鸣 《大自然》2013,(4):63-65
鹰猎,即驯养猛禽进行捕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中亚的一些民族就有养鹰、驯鹰的习俗;远古文化遗存的岩画或图腾中也存有先民驯鹰和狩猎活动的相关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鹰猎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近年来,由于民族、区域和文化等因素的不断变化,鹰猎文化再次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在猛禽等珍稀动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今天,捕鹰、养鹰和驯鹰却可以"法外开恩",有些地方甚至因此成为"鹰猎之乡"或"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要辨清王孟山水诗是否盛唐之音。首先我们得对盛唐之音这一概念作个明了的理解,盛唐之音即盛唐格调的主旋律。我认为应当这样理解:唐代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处于上升中的茁壮阶段。而盛唐时代,特别是初唐末期与盛唐初期,正是唐帝国的国力鼎盛时期,故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精神是:宏大雄壮、慷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宗教信仰、民族、民俗等不同角度以较翔实的资料论证了维吾尔族不仅崇拜鹰 ,且历史上一度以鹰作图腾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和艺人访谈,对青海藏族民间音乐的吹奏乐器--鹰骨笛的特征及演奏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在青海藏族人民生活中的运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和艺人访谈,对青海藏族民间音乐的吹奏乐器——鹰骨笛的特征及演奏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在青海藏族人民生活中的运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研究了一类食饵采取鹰鸽对策的阶段结构捕食模型.当收益大于损失时,成年食饵种群全都采取鹰策略,证明了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性,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当收益小于损失时,成年食饵种群采取鹰鸽混合策略,讨论了边界平衡点的存在性,并分析了fold分支.通过极限系统理论和杜拉克判据研究了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粤西诗载》中的唐代诗歌,记录了唐人对广西情感印象的演进轨迹:初唐的厌恶、盛唐的既欣赏又感伤、中唐的适应、晚唐的留恋。这个变化表明了从初唐到晚唐,唐人对广西的好感是与时俱进的。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并在晚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尤其显现在桂、邕、容三管的重镇区域。  相似文献   

8.
鹰鸽博弈模型是刻画动物世界或人类社会竞争与冲突等行为决策的经典模型.考虑博弈双方实力差距对均衡解的影响问题,构建一个新的支付矩阵.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发现:鹰鸽博弈Nash均衡解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由参与双方的实力差距、成本收益率和博弈初始状态组合等因素之间的相依关系决定.由此揭示了人类社会面对竞争与冲突时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理性人的“量力而行”与“见机行事”等行为特征,并给出了如何“量力”与如何“见机”的决策模型和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庆北碚鹰耳岩节理的构造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重庆北碚鹰耳岩节理的研究,建立该地区节理的认识和理解;对该地区的节理特征进行描述。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遵循共轭节理配套原则对重庆北碚鹰耳岩地区发育的次生节理进行分析,该区共发育5套共轭节理,分别是北东向和北西向节理、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节理、北北东向和南西西向的平面共轭节理。北东向和南西向节理、北西向和南东向的剖面共轭节理,分属为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个构造期次。结合地质背景,推出该区节理的形成和发育受到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应力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量子博弈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鹰鸽量子博弈模型,求出了不同纠缠度值时的量子纳什均衡策略,并与经典博弈均衡策略比较得出:在经典博弈条件下得出与冲突成本相关的多重均衡策略,在量子博弈理论下得到与冲突成本无关的纠缠度为π/2时的唯一纳什均衡,而经典博弈论条件下的纳什均衡策略是量子均衡策略在纠缠度取零值的一种特殊情况,从而推广了鹰鸽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解,也大大简化了运算.  相似文献   

11.
唐代宫廷通过征收赋税、内官进奉、外官进奉和外蕃进奉等手段使得国库丰盈,这样唐代宫廷就有余财频繁地举行宴饮活动。唐代宫廷宴饮的主要类型有节日宴会、皇帝游宴、皇家醣宴、庆功宴、朝会及伴随祭祀活动而举行的宴会、宫廷内宴、皇帝为任命的外官饯行宴、皇帝迎接外蕃的宴会。唐代宫廷宴饮中主要的佐乐活动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表演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效地调节宫廷宴饮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得唐代宫廷宴饮风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宫廷宴饮风俗作为一种上层丈化,为唐代社会各阶层所效仿,同时这种风俗也被五代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三令节是唐代官方认定的佳节,在唐代帝王提倡和唐世娱乐风气影响下,唐代文人三令节雅集宴游之风广为流行,诗文创作亦为频繁。唐代三令节文人集会宴游诗充满文人独特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内涵——春愁秋恨,嗟老叹病的生命情怀和怀旧思昔,今昔对比的时空感悟。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的佛教情结表现为多个方面,他们不仅在生活上实践着佛家的清规戒律,过着淡泊名利的日子,而且热衷于和僧人们交往,其中也包括那些具有反佛思想的诗人。唐代诗人存在着这种浓厚佛教气息的原因,是社会与个人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诗人与佛教的这种密切关系又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唐诗走向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4.
“除夕”这一节俗学题材一直受到古人的重视。唐人创作了不少除夕诗,但却很少引起研究的注意。通过分析唐人除夕诗的内容及其蕴涵的传统化精神,可以揭示出不同时期除夕诗的审美特征,看出盛唐气象的逐步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人对中亚的征服以及与中国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前期,中亚实际上属于中国的版图,唐对中亚采取羁縻统治政策.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侵入中亚,与唐朝军队发生了冲突,唐军大败,中国势力退出中亚,与阿拉伯人友好相处.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正确认识唐朝与中亚各国及其阿拉伯帝国的关系,珍视现在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发展与阿拉伯世界的友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唐代体育文化是唐人在开放的时代氛围里创造出的开放性的体育文化。本文从隋唐制度的渊源、多民族的融合方面,论证其对唐代政治及社会生活,尤其对唐代体育繁荣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人小说中隐含着唐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复杂画面。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的《玄怪录》,虽以记录精灵粉怪、嗜奇记奇为主,但作品中包涵着深厚的政治文化意蕴,折射出作者对唐代政治的特殊观照。这部传奇极力彰显了京都皇权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详细描摹了城市司法机构为市民声张正义提供的庇护与安全的权威,细腻刻画了科举制给应试举子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9.
尉迟敬德是唐朝重要的开国将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两《唐书》中均有其传记。尉迟敬德墓中发现了两合墓志铭,从该墓志铭以及其他与尉迟敬德相关的一些墓志铭中,能对尉迟敬德及其家族世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文献记载中所缺失的部分。因此,尉迟敬德及相关墓志的研究,能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