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1):66-66
[科学时报]经过近3年的酝酿和筹备,以解析人类共生微生物与健康关系为目标的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口前在德国海德堡宣布成立。来自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出席成立大会并交流了各自的研究讨‘划和进展。由于人体内生活的共生微生物与各种疾病,特别是饮食不当导致的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结肠癌等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这些微生物的基因进行全面测序和对它们的生理功能进行深入解析,可以为各类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分析南疆维吾尔民族成人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牙周炎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第三师51团309户居民,符合纳入标准的635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龋病、牙周炎流行病学特点。筛查出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牙周炎组人群,利用垂直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其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南疆第三师51团中成年人龋病和牙周健康基本状况龋均DMFT=5. 12±2. 07,患龋率为92. 28%;慢性牙周炎患病率为38. 11%。高龋无牙周炎组与无龋重度牙周炎组流行病学分布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 277,P=0. 000)。通过垂直凝胶电泳技术显示健康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高龋无牙周炎人群及无龋重度牙周炎人群。将抽取的高龋无牙周炎样本与无龋重度牙周炎样本切胶回收,测序同源性比较显示高龋无牙周炎组中Streptococcaceae、Prevotellaceae、Lactobacillales、Veillonellaceae、Flavobacteriaceae比例最高,无龋重度牙周炎组以Porphyromonadaceae、Unclassfiled、Leptotrichosis、Spirochaetaceae、Fusobacteriaceae为主。结论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龋敏感性高,牙周炎患病率较低。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慢性牙周炎人群口腔微生物结构存在差异,相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文华 《天津科技》2006,33(3):38-39
以天津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期为研究时段,在收集、整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历时近30年、覆盖400万居民的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分析恶性肿瘤流行规律与特征,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推动了肿瘤防治领域的发展,为制定我国肿瘤防治策略和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科技导报(北京)》2009,(17):105-105
中国环境微生物领域大规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第12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1月27-30日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会议口号是:发展环境微生物科学与技术,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5.
快速发展的测序技术和各种高通量手段使我们能够深入探索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功能。本文中提及的环境微生物组(environmental microbiome)界定为特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基因组的集合。环境微生物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读特定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进化,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等。本文重点关注土壤、水体及空气中的微生物组研究,回顾了目前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主要的环境微生物组学数据分析工具,然后综述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组研究的主要的进展,最后,提出了环境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突出了在未来环境微生物组研究中微生物功能和生态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贺献  朱晓华 《广东科技》2012,21(22):26-29
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有效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虽然从1673年发明显微镜至今,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据有关生物学家估算,目前为人们所认识的微生物种类仍仅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5%左右。尽管如此,现有的微生物学研究成果还是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食品、药品、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生产与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等研究项目的开展,人类对肠道菌群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随着对其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挖掘,人们发现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密切相关,甚至被认为是“被忽略的人体器官”。最新的研究报道表明,包括帕金森病、乳腺癌、艾滋病、肝硬化、肾病、关节炎、糖尿病等在内的疾病都与肠道微生物结构异常相关;同时最近有很多研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关注了食品甜味剂、食品乳化剂、节食等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另外,肠道菌群也已成为我们阐释益生菌、益生元、微量元素、多酚化合物等膳食因子调控健康研究的着眼点。可以预见,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有可能成为多种疾病预测诊断的标志物;同时,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食物保健功能等将有可能通过肠道微生态理论而得到更好地诠释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2019年健康城市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2019年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文章、重要研究报告和会议报道,将健康城市研究划分为健康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研究、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3类进行述评,对健康城市规划实践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需紧密结合,注重基础实证研究、实现循证实践、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中国健康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和分析榨菜根肿病常发地发病植株与健康植株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解析其与榨菜根肿病发生的关系,以期为调控根际微生态防控榨菜根肿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细菌16 S rDNA和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榨菜根肿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利用随机矩阵方法建立病株和健株两组样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的公共事业,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即人类生活方式、生产行为等影响人群健康的卫生与健康问题,都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为确保公共卫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健康的各类决定因素,基于这些关系,通过政府和社会有组织的行动,建立机制,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促进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是贯穿公共卫生治理始终的理念。本文分析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与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回顾“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发展,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国际经验和做法,提出促进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类微生物组(human microbiome)指生活在人体上的互生、共生和致病的所有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的总和.近年来,人类微生物组研究加速推进,研究内容愈加广泛和深入,其科学意义愈加凸显,被视作"人体的另一个器官".从人类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营养代谢和药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是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人体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是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重要基础,这个新兴领域迫切要求对已建立的价值体系和伦理规范进行调整和变革。本文讨论人体微生物样本库建设中的知情同意、样本和数据的所有权、隐私和风险等;并以粪菌库和粪菌移植为典型案例,分析选择"最佳"、"健康"供体所面临的医学和伦理困难;提出了人体微生物样本库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维生素适宜范围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维生素的最适宜范围值,以我国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种维生素为研究对象,查询近年来发表的母乳中维生素含量数据、我国婴幼儿各种维生素的最新推荐量、实际摄入量、婴幼儿维生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导致的健康影响、市场产品中各种维生素实际含量等资料,参考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种维生素的范围值提出建议。研究纳入了0~3岁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所有维生素指标,重点提出了部分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泛酸)范围值的修订建议及修订依据,并对原标准中未设定上限值的维生素提出上限值的建议。研究结果可望对相应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进而为保证婴幼儿的合理营养与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形成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内涵以及恢复与重建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国外森林健康实践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人类活动、森林生境的简单化与森林系统的破碎、森林经营管理方式、自然干扰因素、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以及森林生物的危害等.针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的现状、健康状况和林业生态建设宏观战略目标,指出了我国森林健康应该在营造和重建环节、改造和恢复环节、生产经营和利用环节、防止林业生物入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实践.同时实施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免疫能力;预防控制空气污染和森林防火,减轻环境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口腔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生活方式、外源性致病菌等外源因子可扰乱口腔微生物组与其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引发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臭等口腔疾病。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并对人类机体局部或全身性健康都具有有益作用的微生物。传统上,益生菌被广泛用于功能性食品、医药保健、饲料等各个领域,最常见的用途是治疗或预防胃肠道感染和疾病,改善肠道健康。近十年,各种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口腔微生物菌群,调节口腔免疫力等方式对各种口腔疾病产生积极的防治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机体健康维护概念,维护口腔健康的益生菌及其作用机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综述了口腔益生菌在常见口腔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阐述了利用口腔益生菌在防治口腔疾病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在口腔益生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开发方向等方面剖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口腔益生菌驱动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以期为口腔益生菌的深入研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方以龙  卢玉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0):77-78,71
教材左右着教学质量的达成,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广泛调查基础上,系统查阅和分析中小学武术教材及其研究资料,根据现代课程理论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对现行中小学武术教材存在的教育性、实用性、代表性、可行性、发展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对重构新的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提出一些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或重构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芜湖古城模范监狱是近代的新式监狱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前景.但由于几十年来的产权转换以及疏于管理,从而导致了模范监狱破败不堪.为此,在以古城改造为背景的前提下,笔者对模范监狱的旅游开发目标、建筑本体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设计,进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新《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障规定在第2条,并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具体法条作出修改和完善,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和落实。近日,广东徐辉冤案的平反更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领域的深刻反映。文章以此案为视角,在分析人权保障基本理念基础上,探讨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展与困境,并反思人权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重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登革热是当今世界流行性最广的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它涉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每年约3.9亿人感染。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登革热的研究现状,从专利分析角度,对其中的专利申请态势、技术构成、主要申请国、主要发明人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深入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预期的未来走向,本文有利于推进我国在登革热防治工作上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核心经济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主流会计。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核算准则,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理论架构尚未形成,实务中忽略人力资源的核算,更影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本文在分析制约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对策,指出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促使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