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基于中国2004—2015年25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可以平均降低城市环境污染8.74%.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表明:II型大城市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加剧了环境污染,而其他规模类型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都具有减污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建立受到“智慧城市”政策、“低碳城市”政策和“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地区的环境抑制效应更强,而受到“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减污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表明:西部地区减污效应比东部和中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必须牢牢立足高新区这块引领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回顾高新区发展成效,从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益视角来审视高新区的发展成就,在总结和分析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关注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要素投入,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高新区功能转变的时代特征,对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出战略性判断。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高新区发展成效,从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益视角来审视高新区的发展成就,在总结和分析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关注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要素投入。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高新区功能转变的时代特征,对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出战略性判断。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及相邻城市提升创新水平。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控制宏观环境政策及运用工具变量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介效应表明,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财政科技支出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影响机制;(3)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越大,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持财政科技支出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高增长与低创新”的特征。通过回顾创新集群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我国国家高新区在创建创新集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一批有活力的创新集群,提高我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实现高新区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系统论和科学学的方法从国家高新区功能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基本功能、一般功能、特殊功能和网络功能的概念.探讨了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二次创业"中功能创新的内涵,即基本功能作为核心功能,不仅指研发孵化,还应包括产业开发;一般功能是指园区通常具有的功效与能力,主要有集聚功能、扩散功能、示范功能、开放功能、改革功能和社区功能;特殊功能是园区在建设特色产业、专业园区方面的作用与能力;网络功能是园区间协同共生的能力.功能创新的内涵研究为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园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绿色发展是衡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难易的关键。采用SBM模型对2005—2019年黄河流域81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估计该政策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1)该政策的实施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2)该政策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生命周期上呈现异质性特征;(3)该政策可以通过人口密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因此,应当提高人才质量,发展区域金融,打破资源型城市的结构锁定,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8.
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前提,绿色创新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2003—2019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城市绿色创新角度对低碳试点政策这项准自然实验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此外,政府战略引领、创新资源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低等级城市,该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高铁开通视作一个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高铁网络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髙铁网络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水平,西部地区与各区域小城市的创新促进效应受高铁开通的影响更大;(2)在经过PSM-DID方法与剔除特殊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高端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是高铁网络影响区域创新的重要传导渠道,高铁带来的高端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高铁网络对高端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没有显著影响,也不能通过高端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王凯 《杭州科技》2009,(4):34-34
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举办了“2009长青创新论坛·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活动。本次论坛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施放教授、杭州枫惠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徐燕椿研究员作精彩的主题演讲。有100多家高新技术和传统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1.
高新区具有凭借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将社会各类资源集聚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的功能.从宏观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和管理机制等6个方面对高新区产业集聚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从纵向集聚和横向集聚两方面对高新区产业集聚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高新区创新环境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14-2018年中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各地市当年PM2.5、PM10、NO2、SO2、CO、O3的年均浓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多期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在改善地方大气质量方面的政策效果及其持续性。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PM10、SO2和CO的浓度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在政策效果持续性上,相比PM10,中央环保督察对地方SO2、CO浓度的改善更具有持续性。建议进一步常态化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以持续推动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关注移动源、建设工程扬尘与二次污染物防治以推动多类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实现空气质量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东莞城市升级的目标是建设最幸福的城市,因为从幸福经济学看,东莞具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综合比较优势,而把东莞建成最幸福的城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成渝都市经济圈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同全国相比其城市竞争力明显不足 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密切关系到西部的城市现代化、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以及中国西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从倪鹏飞城市竞争力模型出发,通过各项宏观及微观指标的分析,提出以城市创新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构想 城市创新钻石结构图有效地表达了城市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具体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河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背景下,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河南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的客观要求。但是河南在这方面相关战略不落地、体制不协调、载体不突出、衔接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推进步伐与形势要求、竞争要求、自身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集聚高端要素、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打造创新高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以创新驱动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两大战略部署,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2011—2020十年间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数据,构建包括创新驱动力、创新活动、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四个维度共计23个指标的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我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发展水平在10年间整体上较为平缓;北京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天津发展减慢,广州、武汉发展速度加快,而郑州和西安发展的起伏程度较小。本文将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针对各层次的城市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诉求,对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探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且经过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之后,结论依然成立;(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具有即时性、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实施当期便能发挥效益,且对核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核心城市;(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传导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且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大,科技创新次之,产业结构升级最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河南省经济迈入一个快速平稳的好时期,在此背景下,河南省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文紧紧围绕体育产业这一大主题,从体育产业主要的4大模块入手,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全面合理诊断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与风险,规划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为提升河南省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系统地提出加速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谭军  王俊 《安徽科技》2015,(2):23-25
<正>2012年8月,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慈湖高新区")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慈湖高新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整合创新要素,积极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已成为马鞍山市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排头兵。2014年,慈湖高新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全国106个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排名中位列第68位,并连续2年获"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规制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工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所以,环境规制政策能否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到的"2+26"个城市,锁定"领导小组"的计划实施范围,为准自然实验提供了条件.基于2005~2017年的省级数据,以京津冀及周边省(市、自治区)为例,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能显著促进实验组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并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具有并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