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使跨境电商与电子支付高效融合形成了快捷的贸易产业,有基于此也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如电子账单、电子票据、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等电子文件,这里对跨境电商中基于电子支付方式下的电子文件形式进行了浅要分析与论述并探讨其存在问题与创新驱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周晏百 《华东科技》2022,(2):146-148
互联网已从PC时代进入了移动端时代。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的主流平台是传统的跨境电商平台。基于社交的电商模式只活跃于本国范围内,并没有打破国界。本文通过相关案例,利用相关数据和资料,梳理了跨境社交电商的相关概念、特点及类型,分析了跨境社交电商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基于社交平台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其价值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中存在的支付安全、质量问题、物流问题及信息孤岛问题,探究区块链技术与跨境电商在主体、交易机制、技术及数据库之间的协同关系,并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构建涵盖产品追溯、交易处理和物流跟踪等系统相融合的跨境电商跨链整合网络架构模式,从主体参与、业务组成、网络支撑及数据存储...  相似文献   

4.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立了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测研究的指标体系,借助多元回归和灰色预测完成了实证分析,借助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完成了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至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0.61024万亿元。根据唯品会和亚马逊财报分析,判定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市场规模至2020年将达到1万亿~1.6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任杰  滕曦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8):1533-1541
跨境电商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大跨境电商模式的创新力度,找到适宜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是未来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商业模式画布模型是系统分析商业模式的有力工具,通过对商业模式画布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增强创意,还能精准抓取客户需求,使得客户价值最大化。文章借助商业模式画布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及创新性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客户关系、收益模式、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合作伙伴和成本结构九个方面做出具体探讨,清晰明确的描述出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创设出价值,让企业价值有效的进行传递,以期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边模式和多边模式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分别进行分析。双边交易模式下,在引入Zeuthen策略和贝特斯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双方的谈判过程进行建模,并对谈判结果进行纳什乘积验证。而在多边交易模式下,分3种博弈状态进行了机制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控制电商企业的数量至关重要;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可以引入"触发机制"来保证电商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可以通过"价格–触发机制"来促进电商企业之间非合作串谋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近年来南阳地区的跨境电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企业利用跨境B2B平台少、跨境电商零售规模不大、跨境零售的物流服务有限等问题,同时受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制约。要进一步推动南阳跨境电商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进一步鼓励扶持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加强监管,打造服务跨境电商的信息化系统;企业应注重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加强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本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宫能泉 《华东科技》2022,(4):125-127
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迅速扩张,人才缺口却持续存在,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本文从学科发展、市场需求和校企衔接角度,论证了STEM教育方式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10.
汪琼 《华东科技》2022,(6):137-139
双循环的经济格局是我国针对现阶段变化突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而提出的一个新型发展格局战略,在这种新格局背景下,跨境电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内经济内循环带来的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给现有的物流体系升级以及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契机。与此同时,双循环战略也给跨境电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跨境电商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打通消费通道,挖掘新的消费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建立品牌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促进双循环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用卡网上支付欺诈导致的损失巨大,首先分析了基于网关的信用卡网上支付系统的系统结构,其后针对传统欺诈检测方法的滞后性、不准确性、非实时性等缺点,给出了一种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的具有实时性、可自定义的信用卡网上交易反欺诈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速率分析风险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12.
A new fair e-eash payment scheme based on credit is present in this paper. In the scheme, an overdraft credit certificate is issued to user by hank. Using the overdraft credit certificate, user can produce e-cash himself to pay in exchanges. Merchant can verify the e-cash received from user. Bank can make a fair dis pute resolution when there is a dissension between user and merchant. It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partition e-cash for changes, prevent from reusing e-cash and fa- king e-cash, It. fits justice, anonymity, non deny and impartiality.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信用风险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介绍了传统和现代信用风险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展望了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上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比较新颖的金融创新产品,它是一种混合型的金融产品,兼有债权性和期权性的特点,具有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无论对于发行者还是投资者来说,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有其理论和实际意义.介绍了典型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然后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例,使用该模型对引入信用风险的招行转债在发行当天的定价做了初步探讨,经过计算发现,上市当天招行转债的理论价格明显高于它的发行价格.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特殊性指出了其理论价格高于发行价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移动支付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关键.针对移动支付的分类、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硬件安全模块SE的保护、客户端与服务器间加密认证及采取合理的监管措施等移动支付安全的措施.以求为用户移动支付寻找一个安全性较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投资者的角度,在担保方存在信用风险的背景下,研究了可转债的定价问题.假设债券发行方和担保方的违约过程服从泊松过程,并考虑债券发行方违约后公司股价发生跳跃,通过对冲,建立了偏微分方程模型,并求出了显式解,最后通过计算,分析各参数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糊规划的方法,对模糊不确定环境下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投资优化问题进行了模型的构建与仿真研究。基于具有自对偶性的可信性测度,提出了模糊条件在险价值作为信用风险度量,并构建了带有投资和收益等约束条件限制的信用风险最小化模型。其中,所考虑市场信用资产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分布,用指数型模糊变量来刻画。最后,对该信用资产优化模型设计了智能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信用风险明显优于原始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信用卡逾期还款问题,在第1阶段对持卡人是否会逾期还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又在第2阶段对持卡人逾期时间进行了预测.考虑到单个BP神经网络模型运行结果受初始权值影响大,稳定性不好.以Adaboost方法训练若干个弱分类器和弱预测器,结合成一个强分类器和一个强预测器,完成了第1阶段对客户是否会逾期还款的评估,以及第2阶段对客户逾期还款时间的预测.最后用该方法对某银行的持卡人还款情况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逾期还款风险两阶段评估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民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威胁之一。基于防灾减灾的文献回顾和现有防灾减灾机制的梳理,解析了"一带一路"沿线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发现:(1)跨境防灾减灾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重视,国际研究相对成熟,更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作用,强调建立评估体系对跨区域灾害进行评判,以完善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国内研究总体处于起步状态,主要集中在对跨境防灾减灾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对策及跨境防灾减灾合作机制研究。(2)现行的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主要集中在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的高层互动与外交对话机制、国家间防灾减灾制度框架与管理体系对接、防灾减灾技术与预警的共享机制等4个方面。(3)中国与沿线国家仍需从加强政治互信,建设综合防灾减灾平台,建立合作协商机制,防灾科技走出去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