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迷彩伪装的谱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用模式识别技术区分迷彩伪装与绿色植被背影的方法,以光谱特征作为目标识别的基本特征,对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绿色伪装材料和多种绿色植被背影进行了实际光谱测量,分析其光谱分布规律,找出识别分类的最佳特征和判别函数,判别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是一种具有电场响应变形的软体智能材料,其质地柔韧,变形过程与生物肌肉类似,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肌肉材料。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变色技术具有贴近生物本体特征和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应用优势,为新一代变色伪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介绍了自然界生物的变色机理,比较了避役科生物的结构变色和头足纲生物的化学变色的区别;分析了现有仿生变色技术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变色调控方式复杂、缺少变形适应性的特征;介绍了电活性聚合物电致变形的基本驱动机理,指出了这种类肌肉驱动变色方式存在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比较了几种典型的电活性聚合物的变色技术及其特点,并归纳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挑战。该技术的实施有望推动新一代军事伪装装备发展,为具有环境共融特征的机器人提供应用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面目标伪装特征的高光谱成像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光谱揭露伪装的检测机制分析,对伪装材料及应用背景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索试验目标光谱模拟伪装材料的检测技术,经光谱特征选择及空间降维处理,建立特征参数的判别函数,确定判别规则。针对多类判别和谱空间模式重叠的情况,提出数学分析模型及统计计算和判别效果检验相结合的光谱特征检测新方法。探索适合区分人工目标与背景光谱的最佳分类特征和判别函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分析了邓小平引进第一生产力的典型事例,以领略其“科”“技”兼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面对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邓小平提出要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的方针,国际科技合作得到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二者作用于社会生产的方式不同。因此,如何平衡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成为科技决策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际科技合作是国内政策的延伸,科学与技术国际合作模式的差别,充分体现着邓小平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植被通过生物物理过程影响着周围微气候环境,对于城市植被环境流动的研究需要建立合理的植被模型。本研究发展了一套适于模拟植被边界层流动的大涡模拟数值方法,并通过水平均匀模型植被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空气流过三维非均匀分布钝体元阵列模型植被进行了大涡模拟,并将不同植被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风洞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干部分采用刚性圆柱模拟、树冠用阻力模型的“阻力冠”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阻力元”方法能更好反映植被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为出发点,分析了“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控的理论转型、关键途径以及相应的碳中和管理策略,提出了未来适应“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规划应对的难点和重点,指出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建构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双碳”责任区域分工体系、探索从“空中”到“落地”的减排增汇规划理论体系、研究助力碳中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规划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框架与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本依据。在梳理国土空间规划既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理论框架将“空间的理论”与“规划的理论”按照“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持续发展”等4大理念进行整合,将人居环境科学的5项原则、5个系统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五级三类体系进行统筹;技术体系涵盖国土空间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国土资源“双评价”、“三线四区”划定以及规划管理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7个东南沿海省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量化评价了城市化品质、城市韧性和“台风-暴雨”灾害风险,分析了城市化品质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城市韧性在城市化品质对“台风-暴雨”灾害风险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做出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7个东南沿海省市的城市化品质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总体上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高品质城市化和高城市韧性水平对“台风-暴雨”灾害风险起到显著减弱作用,城市韧性在城市化品质与“台风-暴雨”灾害风险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受目前城市韧性各组成部分发展不均衡的影响,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与生态韧性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基础设施韧性发挥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会计要素经济价值的变动状况和价值的决定因素,指出“历史性”在一个价格不断变动的经济体系中,不能带来真正的“真实性”.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要素的涵义作了新的阐释,指出其共同的本质在于“未来性”.为兼顾会计要素价值评估的“决策有用性”和便于运用的“成本效益原则”,指出“现实性”是沟通“历史性”与“未来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侦察设备波段宽、分辨率高,具备全天候、全天时侦察能力,对现有武器装备的伪装提出了挑战。伪装涂料采用功能颜、填料,通过一定的制备、施工工艺涂覆在目标表面,在不影响武器装备战场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武器装备的伪装,是目前最有效的伪装技术手段之一。在阐述光学伪装涂料、红外伪装涂料、光学兼容红外伪装涂料伪装机理的基础上,梳理了3种伪装涂料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3种伪装涂料的技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伪装涂料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发展光学兼容红外伪装涂料的技术实现途径,为有效对抗日益发展的先进侦察技术,满足战场伪装需求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材料微结构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发射率红外伪装材料主要采用金属材料、ATO材料和光子晶体材料,由于机械物理性能限制,难以满足工程伪装多波段兼容性要求.利用后向散射效应研制低发射率红外伪装材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其主要机理是通过对红外透明材料发泡,在材料内部形成微气室空腔,使入射光线在材料内部的传输过程中发生多次反射,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反射效果.对微泡结构材料内部的后向散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非均匀涂层光线传输模型,并定量分析了材料的物性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材料表面等效发射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伪装器材效能定量评估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影响伪装器材多波段伪装效能的主要因素,初步提出了评价伪装器材效能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评价基本模型框架,并通过实例数据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客观、科学地评估伪装器材的效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ere are two major camouflage protections in modern military tactics:UV-protection and near infrared camouflage.However,not all natural and composite dyestuffs provide the mentioned properties.In this study,the cotton fabric was dyed with natural indigo and the natural indigo dyeing process was optimized.Green leaves were chosen as the simulating object,and the camouflage properties of the dyed cotton fabric were evaluated.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dyed cotton fabric had good UV-protection and near-infrared camouflage properties.The UV-protection effect wa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indigo for UV radiation.The near infrared camouflage effect wa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reflection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indigo in the near infrared waveband.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度直方图分析技术的伪装应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MATLAB等分析处理软件,构造了伪装器材效果评价模型和迷彩图案颜色设计模型。两种模型的建立使得遮障类伪装器材的效果评估向定量化、迷彩设计向智能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新技术中的仿生技术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尤其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所暴露出来的消极后果 ,使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仿生技术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的主体 ,并在高新技术群中得到广泛运用。文章从个体仿生技术和生态仿生技术 2个层面 ,结合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化工技术等领域讨论了高新技术的仿生化要求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仿生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界中一些生物体的优异结构和特性给人类在不断制造和更新新型材料的过程中带来灵感和启发.根据这些生物体的优秀特征综述仿生材料的主要设计思想和方法,重点分析目前一些典型仿生材料如仿生复合材料、仿生陶瓷材料、仿生纳米材料和仿生涂层材料等设计和制备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一些新的材料设计思想方法和制备的模型,对仿生材料的设计和研究等均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则展望了仿生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凝土路面目标反雷达伪装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模拟的反雷达伪装设计方法。利用小面元法实现SAR图像的模拟,对模拟图像进行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的分割和数学形态学的操作,基于伪装设计原则进行混凝土路面的反雷达伪装设计,所设计的雷达图像能较好地与背景匹配。制备了不同类型的电磁功能混凝土试样,在外场条件下测试了其后向散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混凝土的成分能够得到不同后向散射特性的混凝土,从而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