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6月19日,第十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以“碳达峰与碳中和”为主题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王进展出席论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专题报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等参与相关话题互动讨论。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等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130余人参与活动。 王金南院士围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及其对策”主题作专题报告,为与会人员阐释近百年来地球经历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与成效以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结合实际从研究角度提出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举措。 在互动环节,专家们围绕如何理解气候变化、如何看待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和科技前沿领域,着力搭建顶尖科学家与领导干部的交流平台。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第二届"中国科技峰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本次论坛以"科技期刊的未来与学术传播体系的重构"为题,探讨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出席并致辞。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主编曹健林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5月22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的第17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在广州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顾问王志珍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出席论坛。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主持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24日,第16届中国科协年会国际科学大师论坛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出席论坛。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姚期智教授主持论坛。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厄温·内尔,1982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出席论坛,分别做题为"脑研究与人类生活"、"现代数学和其他科学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创新50人论坛"座谈会召开2月12日,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中国创新50人论坛"座谈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主持,"中国科协创新50人论坛"部分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此次座谈会以"经济新常态与动力转换"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了在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3日,主题为"聚焦智能社会发展趋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智能社会科技专家论坛在广州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等有关领导出席。中国科协常委、两院院士、地方科协党组书记,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代表,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港澳台代表及新闻媒体代表等约500人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7.
<正>4月30日,中国科协与腾讯公司在中国科技会堂签署"互联网+科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用"互联网+"的全新理念来优化科普方式。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勇,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出席签字仪式并座谈。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主持签约仪式,中国科协科普部、计财部、调宣部和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出席。  相似文献   

8.
2015年2月3—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的"协同创新澳门论坛"在澳门举办。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勤应邀担任论坛主礼嘉宾并在开幕式致辞。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澳门中联办副主任姚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王建华、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谭伟豪、澳门科技协进会理事长崔世平、台湾玉山科技协会理事长王伯元等出席论坛并担任主礼嘉宾。3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及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5月24日,主题为"传承与超越"的"科学大师与博士生面对面"活动分3个场次在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同时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分别出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在云南  相似文献   

10.
 8月21日,以“核--国家安全基石”为主题的第十二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相似文献   

11.
4月17日,以"疫苗、疾控与人类健康"为主题的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北京举办.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上李兰娟,国药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国家联合疫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明作专题报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相似文献   

12.
 11月14日,第四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出席论坛。论坛以“类器官研究发展趋势与应用”为主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类器官这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3.
 11月14日,第四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出席论坛。论坛以“类器官研究发展趋势与应用”为主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类器官这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共同体     
正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9月2日,中国科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科技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会议围绕科技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讨论。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主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出席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12月1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德国中国之桥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德数字化转型论坛:面向疫情的数字创新”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德国中国之桥协会主席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世界互联网大会高级别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席维纳·措恩等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主持。  相似文献   

16.
正"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主题发布会召开12月30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主题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出席发布会。活动以"定格精彩记忆传播科学精神"为主线,现场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科学传播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共同体     
正3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与中国科协党组就全民科学素质共建工作等进行座谈。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出席座谈会。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王春法、沈爱民,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吴海鹰、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黄卫等参加座谈。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2014-03-13]  相似文献   

18.
视点     
《科技潮》2011,(1):56-58
聚焦国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京举行2010年12月14日,中国科协会员日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大会。会议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  相似文献   

19.
1月28日.中国科协与农业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中国农学会等九家学会的协议”。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袖和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和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分别在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2月12日,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中国创新50人论坛"座谈会。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办好"中国创新50人论坛"提出3点要求:一是要有民族责任感,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报国秉性,发挥专家专业优势为国家发展献言献策;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决策咨询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国际思维,要具备前瞻眼光和系统思维,集成各位专家的研究背景和专业优势,通过合作、碰撞产生高质量的咨询意见;三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