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走通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等重大问题作了非常深刻的阐述.习近平的和平发展道路思想高度体现了继承性和发展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本特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行动纲领,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事业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主题所决定的。中国和平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共同繁荣。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和平发展道路”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挟择。它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实现中国的自身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各国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11,(18):8-8
国务院新闻办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重申盅将坚持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份白皮书共1.3万多字,  相似文献   

5.
陆鸣 《科技智囊》2006,(5):8-11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人与人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澳大利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主题演讲中的精彩论述,从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和谐”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当今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得益于理论创新和大胆实践.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上升、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崛起中的和走出去的中国更加明确地定位于“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秉承一贯的外交宗旨和原则,对外广交朋友,深化合作,既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也积极寻求与各国的共同利益,为国内建设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丰富的外交实践活动,对时代和中国自身发展规律、趋势认识的深化,以及国内执政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系列政策主张的提出,形成了以和平发展道路为核心,以合作为途径,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内促发展与和…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文化渊源是儒家文化的“秩序和平”论。近代社会以来,“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经试图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重新找回“和平”、“和谐”的理念,为中国寻找出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中国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由以往通过扩张和掠夺的暴力方式转变为以经济竞争为基础的和平方式.竞争方式的转变,使各国间相互依存性加深,以武力为主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已成为过去.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这就是说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需要软国力的强有力支撑。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顺应“和平崛起”时代对高校传承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