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思政课”理念是新时代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定位和实践要求的鲜明主线。“大思政课”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课堂容量、教育方法、情境创设等维度实现对思政课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建设好“大思政课”,就要善用课堂教学,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善用科学思维方法,完善“大思政课”的顶层设计;善用各种社会力量,充分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正式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重要命题。这一重要命题的出场包含着文本语境、时间语境和空间语境三个维度。从理论上分析,这一重要命题包括明确定位思政课性质的根本特征、科学阐释思政课教学的本质要求、有效解决思政课建设的时代难题等内涵意蕴。从实践角度而言,这一重要命题包含着“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等实现思政课讲道理的创新路径。为着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学理上梳理和分析这一重要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方式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时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时发挥优势作用:以共享式总账分布技术扩大高校思政课数字资源共享规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以时间戳技术持续记录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用去中心化技术和LRS存储区块推动师生双向互动评价机制的建立等,从而以"区块链+思政课"的创新理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坚持人才为本、探索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是今后培育全面发展型工科人才的正确思维方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多个维度与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价值契合。面对当前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要深入探索其发展路向,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提升实践教师的专业与人文素养;要遵循实事求是的规律,健全实践课程的设计与运行机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要拓宽实践资源的沟通与融合渠道。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中面临新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业务素养和高尚的道德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现实问题,部分高校对数字教育时代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思政课教师自身对提升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科学规划培训机制、优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教师必须从政治、业务、道德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关键。立足现实,从教学目标、思政课话语权和大学生核心素养维度探讨实现"两个转化"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实现"两个转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的培养,深化教材研究奠定学理基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和健全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探析实现"两个转化"增强学生获得感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与新兴的慕课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探索一条更适合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之路,提高公安院校"大思政"育人工程建设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心理需求是行为的动力源,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对生存发展、集体归属、尊重认同、价值实现等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文章在分析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起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的作用。由于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加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筑牢"课程思政"根基。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代涌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它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切实执行立德树人原则,发挥每门课程教师的政治自觉和思想政治优势,确保教师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导向,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针对学生成长发展和期待,将人文综合素养与思政理念相互糅合,实现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学、思政教学以及素质教育培养知行统一,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的思政课一体化有着不同于以往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特征,是科学制定学校思政课一体化方略的前提和基础.综合考虑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的主体、客体、路径、目标和目的 等必要因素,可以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方面理解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与内涵相适应,新时代思政课一体...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课"建设的提出为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适应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政"金课"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破除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引领、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多重困境,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通过精品思政慕课、课堂革命、教师教学共同体等多种资源和渠道的综合作用,共同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和创新性的思政"金课",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身边榜样"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创新了案例教学的形式,起到典型的示范性作用和鲜明的指导性作用,强化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须要注意"身边榜样"的挖掘和培育;注意"身边榜样"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注意"身边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发挥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1):107-111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及转化问题是贯穿于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始终的基本矛盾问题。深切地反思理论与实际的辩证关系,切实促进二者的契合与转化,是提升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保障,也将对当代推进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有益的方法论借鉴。高校思政课中理论与实际存在"二律背反"的张力关系。要借助个性化教学话语的中介,把握理论与实际切换的度,打破理论思维与具像思维的对立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通过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来落实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逻辑方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问题逻辑方面,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红色文化的运用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的现象,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融合度不够;在实践逻辑方面,应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提升实践教学育人实效四方面构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讲好中国故事是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回应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课程之切,顺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之需,满足提高课程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实践之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抓手,其内容、价值导向和目标与思政课相互关联。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优化中国故事内容、丰富讲述形式是增强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育人实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思政课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必须唤醒学生的生命情感,增强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潜能,促使其学会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本文从构建注重生命相融的师生关系,培养善于生命关怀的思政课教师,创建体现生命关怀的思政课教学,建造充满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尝试增强思政课的生命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元文化借助网络媒介的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思政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和一线践行者,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要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理性、科学、全面的思维品质、提升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厚植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注重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立足当下网络时代的现实环境,健全高校思政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思政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给商科教育带来一系列新挑战.首先,从应对人才培养挑战、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和共享思政教育资源3个方面探讨新商科背景下一体化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提出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推进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作为新商科背景下一体化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最后,探讨新商科背景下"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的路径,主要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打造"课程思政"的"金课",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育人平台;实施网络"课程思政",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的立体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空前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有力建构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需求。目前思政课教学话语还存在价值引领缺失、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支撑不足、实践根基薄弱等教学话语体系偏移现象,尝试构建"价值为先、形式为引、内容为王、实践为本"的新时代思政课话语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