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基础科学》2004,6(6):27-29
一、基本情况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其前身为 1989年组建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在 1995和 1999年的国家评估中 ,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2 0 0 0年经科技部批准 ,以该室为基础 ,同时纳入了两个研究所的高分子化学研究队伍 ,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并于2 0 0 1年 3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 ,在 2 0 0 4年国家对化学学科实验室的评估中 ,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二、研究方向  以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为核心的高分子科学 ,作为物质科学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2000年,科技部针对当前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学科交叉和综合的趋势,适应科技发展需要,提出了建设较大规模、学科交叉的国家实验室的思路,并开展了试点工作,在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原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启动筹建了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希望通过整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同济大学,其前身是1992年12月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成立的海洋地质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1999年9月更名为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1月获准立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12月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7人,其中研究人员33人、技术人员3人、办公室人员1人,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实验室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海洋科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海洋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固体地球物理)和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我国海洋…  相似文献   

4.
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是一个以乳品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3年底批准建设以来,在国家和黑龙江省教育部门、东北农业大学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重点实验室管委会的领导下以及重点实验室和食品学院的专家及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按建设规划积极进行,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沿革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1999年成立并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重点实验室行列,是我国空间天气领域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实验室;2005年12月由科学技术部批准开始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04年,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院级重点实验室在中科院地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3个A类实验室之一,并于2005年第一次被推荐参加地球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二、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灾害性空间天…  相似文献   

6.
科研基地     
《中国基础科学》2006,8(6):31-31
科技部将启动10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92020年)》,要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2006年12月5  相似文献   

7.
按照科技部关于加强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见以及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工作要求 ,我们依托云南大学 ,抓住机遇 ,创造条件 ,努力推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机制的改革创新 ,抓好学科整合 ,突出优势和特色 ,凝炼研究方向。通过近一年的时间 ,该培育基地的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平台建设、学科发展、科研队伍整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室概况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燕山大学,1998年筹建,1999年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以地方重点实验室身份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良好的成绩,2005年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被批准立项,成为河北省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为主题,开展亚稳材料成分设计、形成理论、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基础研究;同时进行亚稳材料制备技术基础、加工工艺和工业性开发的应用基础研究。目前,实验室确定的研究方向包括:(1)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2)新型亚稳材料的设计合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基于1952年设立的物理海洋专业,于1987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相应的国内配套经费建立的。实验室于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被首批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成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3):3-20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战略部署,按照"求真探源,人才为本;发展基地,营造环境;双力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教育部985工程等,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发展,加强科学前沿的超前部署,着力解决农业、能源、生命、信息、资源环境、材料、海洋等领域的关键科技问题。同时,大力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启动了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基础性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共享,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已进入重要跃升期。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刊将对"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中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连续报道。本期介绍我国在农业、能源、信息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认知术语学与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科学学、信息技术科学密切相关。术语学家认为,认知术语学的产生得益于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语言学土壤。它从问世之初就沿用了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在新的研究范式下,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研究主要遵循外延主义、人本中心主义、新功能主义和阐释主义等原则。扩张主义主张以跨学科的视角审视术语研究,主张不同学科相互交融,即坚持术语研究要秉持多学科主义的理念。俄罗斯认知术语学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态势,为心理学、逻辑学、科学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语言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范式主张研究术语的认知、交际、民族和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英国研究型大学积极进行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实践创新。作为世界科学圣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以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为目标,践行人才引领、学术激活、氛围营造路径,其有效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经验,为我国面临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挑战的诸多高校积极探索内生性发展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3.
W.L.布拉格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第五任主任,任职期间培育并收获了多项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原创性成果,这与他的管理创新思想密不可分。布拉格的管理才能和智慧集中体现在对管理对象——科学家;管理产品——科学知识本质的深刻洞见和有效管理,这对我国基础科学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利益组织的"雷达研制"等军事研发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繁荣。雷达研制在美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人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学科研究。从雷达研制的复杂过程可以发现,多任务协作的跨学科研究合作需要合理的多学科人才结构匹配,即:战略决策人才、组织管理人才、科学研究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研究范式之争及其对研究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研究领域存在的有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范式上的争论,本文将根据近年西方英语文献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及论述,阐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范式之争的性质,最后提出范式之争对具体研究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伴随古希腊学术典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科学著作在13世纪巴黎大学艺学院的普及和流行,理性批判精神和辩证法思想汇入到传统"七艺"教学框架中,为思辨式基础科学教育模式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注重逻辑思辨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讲授"和"辩论"两大教学环节当中,形成了以"究问"和"辩驳论证"为典型特征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怀疑精神,崇尚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14世纪后半叶,在唯名论思潮的影响下,以布里丹为首的巴黎学派将词项逻辑应用于自然科学教育与研究,逻辑思辨与经验证据相结合的假说性论证成为艺学院自然哲学辩论命题的新导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科方向规划、学术环境营造和国际合作3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实践经验.实验室力图通过研究方向规划以解决地球生物学的关键核心问题,营造自由和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合作的科研环境,并通过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音年人才,最终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生物地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现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组成,认为SCI论文尽管很重要,但不应该成为基础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唯一指标,而且这种过分的强调已给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能客观公正评价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除SCI论文外,评价系统中还要考虑研究的科学意义、研究者的研究态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基础研究文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Forensic sci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policing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have increas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ile the philosophies of the forensic science pioneers remain the pillar of modern practice, rapi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the underpinning sciences have seen an explosion in the number of disciplines and tools. Consequently, the way in which we exploit and interpret the remnant of criminal activity are adapting to this chang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best exploit the trace,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both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In this paper, nine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discuss their vision for the future of forensic science at the crime scene, in the laboratory and beyond. This paper does not pretend to be exhaustive of all fields of forensic science, but describes a portion of the postdoctoral fellows’ interests and skills.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的划界、分析与表征的问题,首先围绕三个分主题对国际生物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研究协会(ISHPSSB)2011年双年会的相关报告进行介绍并评论:关于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关于自然选择理论的扩展性的研究;对于生物学个体性概念的讨论,然后介绍了作者在共生语境下对生物学个体概念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表征模式以及对同一概念的不同分析方式,体现了两种科学传统在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冲突与交汇;系统生物学力图综合不同研究范式,整合不同生命组织的层次,对其独特的研究方法、概念体系进行分析和讨论,将是未来生物学哲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