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及读者生活经历不同,人们会对同部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原作作者的真正意图,原作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三者之间的融合是判断译文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努力摆脱期待视野的束缚,重塑原作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
以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和重要原则“视野融合”为理论依据和出发点,融合体育课程教学与“期待视野”的关系,从教学中“期待视野”角度透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基于从“期待视野”角度提出以“内容”为关键、以“教法”为基础、以“效果”为保证、以“氛围”为动力从四个方面构建了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3.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David Copperfield的三个中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视域,从期待视野出发,分析比较了David Coppeffield三个中译本之间的差异性:由于三位译者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同时为了适应相应时代目标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他们给出了不同的译本,以期努力提高译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学阅读中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应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期待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好的作品在证实和打破读者"期待视野"转换上的灵活性,从而调动其阅读积极性,实现阅读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从教学“期待视野”的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进行分析,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期待视野”和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框架图,以及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期待视野”和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融合协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软新闻写作手法灵活、文化蕴涵丰富,以其独特的文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其他国家友谊与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软新闻英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在英语读者中的接受效应,依据读者"期待视野"对原文进行动态取舍,使译文不仅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还能超越和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传奇》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正是《传奇》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敏 《科技信息》2012,(35):20-I0020
耀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从接受的角度论证了读者接受过程的关键因素,这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理论借鉴意义。将“期待视野”理论中的“期待”、“隋感”等概念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来,推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通俗性、情感认同以及艺术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照顾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一方面要照顾读者原有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又要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让读者的领略视野受到震撼并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电视剧《奋斗》在各大城市地方电视台放映都取得了收视桂冠。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其取得收视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传奇>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正是<传奇>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王志艳 《科技信息》2011,(8):I0303-I0303
接受美学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小学生的接受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中心应以接受者———学生为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明确他们现有的期待视野;最后提出如何使讲授的内容和方法与小学生的期待视野达成视野融合,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2.
陌生 熟悉,就是不能太陌生,也不能太熟悉。陌生的东西引起人的好奇心,熟悉的东西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但是,完全陌生的知识,可能会显得太难,学生不感兴趣,或者被吓倒;而太熟悉的知识,又太容易,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没有成就感。陌生 熟悉与"理论联系实际"、"难易适中"的要求是一致的。陌生而又熟悉的东西,可以使期待视野得到满足和阻抗。陌生性阻抗期待视野,熟悉性满足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3.
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本文从期待视野的历史性出发,结合文本的召唤结构,对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阐释,揭示作品人物的传统命运是如何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下被再定义。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意义应该是从课文的召唤结构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互融合中生成的。而“补白”则是促进“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走向同化和融合的粘合剂与催化剂,它使阅读更灵性、意义更丰富、感悟更深刻、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在受到更多读者欣赏之时,沈从文却清醒地意识到与商业结缘、迁就读者的审美期待对创作的制约.文学观的重新定位与逐渐成熟为沈从文创作<边城>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边城>创作、发表到后来的出版、修订,读者以及作者的期待视野都一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期待视野这一视角对<边城>的创作影响、原初接受以及版本变化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边城>在民国时期的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16.
“迷宫”是博尔赫斯所迷恋的意象,所谓小说创作的迷宫,则更体现在作者塑造的特隆世界的虚假与真实性,这两个类似镜子的完全对称的属性不断的左右读者,拉开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又弥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这种增殖、对称与不断变换的创作方式,使小说成为一座形式上的迷宫。这构成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的总体构思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文艺批评理论,接受美学将研究重点由传统的以作家为中心或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了以读者为中心,突显了读者在文学作品接受方面的作用。文章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盛行的寒山热为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接受者和接受环境创造性叛逆的制约因素之一是当时接受环境中的接受者期待视野,并且鉴于期待视野的动态性而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的读者观认为:读者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 ;读者是双重身份的读者 ;读者有一个期待视野 。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雅文学从繁荣走向低谷,俗文学却掀起了一股热潮。到九十年代,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对自身作了调整后,均呈现出相互影响的趋势。本文试图对新时期雅文学和俗文学的思潮的演变发展作梳理,并运用尧斯接受美学论中的“期待视野”的改变来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剖析、阐述,揭示出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是新时期雅俗文学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