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生态旅游最根本的是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能对这些资源实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也就是使旅游资源管理达到完善。而影响生态旅游区资源问题,即在生态旅游区资源管理体系中占主体的无非就是政府、开发商或经营商、生态旅游者和当地社区。本文对在构建生态旅游区资源管理模式时,从这四个主体方面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更有效地对生态旅游区资源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规划的细致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规划中重要的单元之一,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生态旅游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指出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规划的细致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规划中重要的单元之一,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生态旅游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指出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尚华芳 《科技信息》2014,(4):103+107
生态旅游作为国际上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活动,已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快速发展。黄河三角洲作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是唯一出路。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与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旅游区、山东沂山生态旅游区等省内生态旅游景区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筛选建立了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脆弱性评价标准体系,构建了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度计算公式,并根据脆弱度值将山岳型旅游区划分成五个不同的脆弱级别.利用建立的评价方法对长白山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案例研究,得出长白山旅游风景区为高度脆弱级旅游区.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旅游资源富集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进行旅游开发必须贯彻生态旅游理念,这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如何让生态旅游的理念从思想层面进一步落实到行动层面,真正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互利共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将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规划及景观管理等概念借鉴到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实践中,把斑块、廊道、基质这三类景观要素及其三元网络结构引入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能在保证旅游区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和不断构建其空间异质性的同时维持旅游资源的风景美学价值,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在脆弱生态区域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宁夏6大旅游区(沙湖生态旅游区、西夏王陵、青铜峡库区、沙坡头旅游区、六盘山国家旅游扶贫开发试验区和金水度假村)的发展状况,建立模型结合德尔菲法,根据模型设计运用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对6大旅游区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6大旅游区今后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作为山地城市的典型代表,重庆有着优厚的滨水旅游资源,但是在旅游的快速发展中滨水空间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文章在综合分析重庆主城滨水区自然与入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水区滨水旅游的主题及形象,制定了滨水空间旅游区划与开发的6个原则,结合滨水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滨水区旅游空间布局。根据滨水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滨水区分成了7个旅游功能区,即北碚峡谷温泉滨水旅游区、水土—悦来观光农业滨水旅游区、磁器口—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西彭—鱼洞岛屿滩涂生态滨水旅游区、鱼洞—李家沱厂矿码头滨水旅游区、李家沱—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和朝天门—五宝岛屿峡谷生态滨水旅游区,并对每个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与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这有利于发挥重庆主城区滨水旅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级模型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方法进行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以江浦县旅游区的三个景区做案例研究,并提出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环境优美的泰山、泰安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活动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采取具体措施促进泰山生态体育的发展既有必要性又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族地区可以以此为依托,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天祝的现有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天祝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既可以保护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又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生态旅游景观丰富.5.12汶川大地震后,宜宾市旅游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快使该区生态旅游业得到恢复及发展,对震后宜宾市生态旅游景观及环境等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WOT法分析宜宾市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等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提出适合宜宾市市情的重点旅游区发展思路,并尝试性地提出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及川南大旅游环线,拟更好地利用旅游景观,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宜宾市及川南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已逐步由少数人的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全球性的产业。而传统旅游强调的更多是经济利益,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却不够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南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所面对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南昌发展生态旅游以及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维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引导社会正确地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生态经济的世纪,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条件.本文基于目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根据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生态旅游深层开发的理念,对深层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火石寨森林公园为实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构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两极对接"模式.通过对"两极对接"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揭示了森林公园应注重展示景观的生态文化主题,并设计相应的深层生态旅游活动项目方案,以此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16.
福建滨海地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福建滨海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滨海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策和措施.研究表明,由于福建滨海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持滨海地区整体景观的和谐之美、加强滨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以及实施全面的生态管理和规划.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随后就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先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理解掌握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中所突出的生态性特点,基于科学发展观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新疆具有独特而又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地区,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在新疆地区的发展现状及不足,针对在新疆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发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管理体制、开发规划、人才培训等方面分析了应采取的对策,使该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平稳进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果自然景观良好,生态质量较好,适合开展生态旅游。结论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开展太白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是进行太白山森林公园开发宏观决策、制定太白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原则。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涌现了一系列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模式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夸大生态旅游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忽视对大众旅游自身问题的解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坚持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婺源发展生态旅游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责任的旅游活动形式,婺源生态旅游是发展要注意三点问题:其一,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大众旅游,而婺源旅游应是生态旅游;其二,强调生态旅游具有环保教育功能、生态景观特色和可持续旅游特色;其三,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首先建成江西省生态旅游示范县,而后建成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