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GCr15轴承套圈的形变球化退火工艺,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球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形变球化退火工艺,可以得到满足机加工要求的组织和硬度.与普通球化退火工艺相比,形变球化退火工艺不仅大大缩短退火所需时间,而且可以获得细、匀、圆的碳化物颗粒,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轴承套圈的先进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采用钻小盲孔残余应力释放法,测量250m^3液化石油气储罐组装环焊缝在退火前后的残余应力,分析局部退火工艺的退火效果,结果表明:高残余应力区出现在外壁面环向上,其退火后残余应力降幅在37%~60%之间,平均降幅达50%,最大减幅达299MPa;环焊缝局部退火工艺可消除30%~60%环向残余应力,达到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热模法离心铸造球铁管的退火工艺。通过试验得出了最佳退火工艺,获得了符合国际标准ISO2531-91要求的离心铸造球铁管。  相似文献   

4.
硅钢脱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硅钢退火原理的分析,研究了影响硅钢退火的因素,指出调整炉内气氛,改进脱碳工艺,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待处理工件的成分影响光亮退火工艺的选择,主要探讨有很高表面光洁度要求的黄铜材质工件在去应力退火时光亮退火工艺的使用,对黄铜光亮退火的保护气氛、退火温度等作了分析,实验表明退火后的原料表面光亮度好,机械性能和晶粒度均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氢罩式退火炉退火工艺过程的传热特点,建立了以板卷温度计算为核心的退火热过程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钢卷退火曲线,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7.
以Q345钢带为基材,T3纯铜为覆材,通过冷轧复合—中间退火—冷轧减薄—轧后退火的工艺路线,制备出铜/钢/铜复合薄带.通过反复弯曲实验研究复合带厚度和退火温度对复合带弯曲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复合带的弯曲性能主要依赖于冷轧复合中的机械作用以及退火过程中的扩散作用.冷轧复合带随着厚度逐渐减薄,弯曲性能近似线性增强.退火工艺能大幅度提高复合带的弯曲性能,退火温度与弯曲性能基本呈指数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α-Si:H材料作快速退火固体晶化工艺处理,Hall效应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μH和σ逐渐增加,经800℃min退火后,样品电导率激活能0.104eV。  相似文献   

9.
对86CrMoV7冷轧辊用钢进行了锻后正火、等温球化退火、去H退火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轧辊的预备热 处理工艺对冷轧工作辊组织的影响,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为:950 ± 10℃正火,等温球化退火温度790±10℃,去氢退火温度660~690℃。  相似文献   

10.
对CR340冷轧差厚板系列退火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退火工艺对差厚板不同厚度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究差厚板退火性能差异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差厚板不同厚度区的组织性能差异取决于冷轧变形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建立了差厚板不同厚度区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与最终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对应关系,回归了差厚板退火后硬度与屈服强度的函数关系,为冷轧差厚板退火工艺的制定及组织性能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OM及SEM金相定量研究了亚临界(低于A_(C1))退火对冷轧态Fe-c-Mn双相钢临界区(A_(C1)~A_(C3))奥氏体形成动力学的影响,采用STEM能谱分析及SEM波谱分析测定了在亚临界退火过程中碳化物中锰浓度的变化及在临界区形成的奥氏体的锰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退火过程发生锰向碳化物中的平衡偏聚,从而使临界区形成的奥氏体具有较高的锰含量,提高奥氏体的淬透性。这对于周期退火双相钢板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模拟退火算法机理研究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从机理上分析了采用Metropolis概率接受准则的重要性 ,认为按照该准则可以使模型跳出局部极小值 ,避免了落入局部极小点的可能 ,然后在退火计划的控制下模拟退火算法 ,最终可以找到最优解 ;深入分析了算法的退火计划和模型扰动 ,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的技巧 ,认为算法本身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 ;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为下一步的具体改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带钢连续退火炉加热室传热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图像的配准,提卅了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2幅图像的最佳匹配参数,然后对待配准图像进行变换,从而达到配准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平移、旋转的2幅图像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初值鲁棒性,其中的改进算法,即单纯形一模拟退火算法可以使优化解不陷入局部极值而获得全局优化解,具有更高的配准精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进化界法与模拟退火算法是模仿自然现象的两大随机算法,本文将进化算法中的群体思想和竞争选择机制引入到模拟退火算法之中以指导搜索过程,的退出了进化一模拟退火算法,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较简单的问题,进化一模拟退火的性能与模拟退火算法一样好,但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进化一模拟退火算法明显优于模拟退火算法。  相似文献   

16.
某些合金经热处理后产生退火不软化问题.作者对W18Cr4V和18Cr2Ni4WA2种合金钢进行了锻后软化退火试验,对退火组织进行了SEM分析,对合金钢的退火不软化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钢的退火必须根据等温转变C曲线(即TTT图),以确定其方法与工艺,从而获得最佳的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18Cr4V钢经普通退火处理,硬度偏高(269~286HBS);采用等温退火方法,软化效果好,满足了切削加工对硬度的一般要求(<255HBS);无论采用何种退火方法,18Cr2Ni4WA合金钢的硬度均不能满足要求,只有采用高温回火的办法,方可使其软化.  相似文献   

17.
金属在真空中退火是真空热处理的一种工艺,目前在钛、锆等稀有金属材料的加工中应用广泛。详细介绍了VTS-80真空退火炉的应用、结构及主要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值对角化分析瞬时基态和第一激发态,提出基于横向铁磁交互的量子退火的优势.采用贝特近似作为实际执行的算法,给出相应的模拟结果,并对传统量子退火、基于横向铁磁交互作用的量子退火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剩余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传统量子退火在随机场伊辛模型中的收敛速度;利用量子波动的选择空间可以有效实现量子退火的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19.
AEDock based on AutoDock2.4 is developed with annealing evolution algorithm (AEA) in place of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SA) for supermolecular conformation searching. Because AEA takes advantage of both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the results of AEDock show that AEA can predict the binding conformations of ligands with up to 10 rotatable bonds to a rigid macromolecular target. The case of 1 hvr is only one of six cases where SA in AutoDock 2.4 failed to find an energ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rystal. It is used here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SA with AEA.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show that fewer states are needed in AEA than in SA, but the success rate of AEA is much higher.  相似文献   

20.
遗传退火进化算法在背包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从增强算法收敛性和减少参数依赖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应用遗传退火进化算法求解背包问题,遗传退火进化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点,并有效地克服了各自的弱点,使其在优化性能、优化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阐明了用该算法求解背包问题的具体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际数值计算和结果比较表明,该算法优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