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的危机是近代科学与人文分裂的产物,实质是科学的文化危机。科学的功能在于描述与规范的统一,而因,科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科学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7):106-110
支持工业文明的科学是现代科学,它是还原论的,还原论设定自然事物是线性的,即复杂事物可以归结为其各部分之总和;现象是杂多而变动的,但决定着现象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掌握越来越确定,从而对万物的控制越来越确定。现代科学思维有其致命盲区: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种思维方式与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是一致的,它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量子力学与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非线性科学是一种新科学。新科学承认自然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承认人类知识永远是不完备的,它反对征服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科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是克里克"狂热的科学追求"的重要领域。为此,讨论其研究的哲学根源:还原论和整体论思想;论证了其中蕴含的哲学逻辑:"结构决定功能"的因果观念,中心法则、自然选择机制的大局意识和机体思维使他在科研中一方面聚焦还原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注重整体论的实践。可以证实:克里克的研究建立了在因果律基础上还原论和整体论在一定意义上有效融合的范式,亦是两论辩证统一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4.
从构成到生成——历史与科学的一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分属不同领域。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知识形态都有重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以一种新的描述方式对历史和科学的进行比较,发掘二者可能的同构。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文明的崛起来源于其内在对知识的渴求,并通过知识研究平台的搭建得以实现。大翻译运动使伊斯兰文明融合理性与务实,从而推动人类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一定角度来看,中世纪的伊斯兰文明拉开了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序幕。伊斯兰文明中的科学研究更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知识储备,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科学是运用非还原论方法的科学"成为复杂性科学的非还原论信条,其中"非还原论方法"可理解为"非还原方法"和"非还原论方法论"。另外,"还原"的语义也多种多样,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应当把复杂性科学的非还原论信条理解为"非还原论方法论"。然而,这一信条并非绝对可信。  相似文献   

7.
8.
论复杂性科学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元林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3):53-58,70,111
复杂性科学是具有统一方法论的科学群,关于它的诞生有各种不同观点,其中六种主要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普利高津、赛利尔斯、威弗、考温、西蒙和帕格斯.分析和总结这六种观点,并根据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界定标准,本文得出结论:贝塔朗菲创立一般系统论标志着复杂性科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地学革命与科学革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地学革命与科学革命理论诸大建自从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以来,科学革命成为科学哲学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地学革命是一个非常适合用来解析何谓科学革命以及革命如何发生的工作案例。这固然因为它是现有科学革命模式较少涉及的物理学之外能在理论上激起...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指的是“基础科学革命”;应用科学对于科学、应用科学革命对于科学革命像是个婢女,处于从属的、被掩盖的和被漠视的地位;这实际上为近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脱节,以及为基础科学的大部分成果很难或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埋下了隐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排列表明,历次应用科学革命之后实际上都发生过应用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导致历次技术革命的发端,只是由于“婢女”被漠视,才使人感到科学与技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好像断了线。文章根据搜集到的大量历史事实,加以排列,认为不论从历史事实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逻辑关系考虑,都应该将这个空缺补上。为此,提出了应用科学革命与基础科学革命的区别、应用科学革命的必要性、应用科学革命的范式结构和历史分期。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看到:过去所谓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和变革的产物;世界科学中心在国家间的转移经常是由应用科学的发展和变革引起的;所谓“大国崛起”不过是产业革命发展的阶段性变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The reductionist/holist debate is highly polarised. I propose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of pragmatic holism. It derives from two claims: firstly, tha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all natural systems are theoretically reducible, for many systems it is utterly impractical to attempt such a reduction, and secondly, tha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rreducible 'wholes exist, it is vain to try and prove this. This position illuminates the debate along new pragmatic lines by refocussing attention on the underlying heuristics of learning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不能仅对生产力发展这样一个价值信息做出反应,还应充分关注应运而生的意识形态后果。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意蕴的科学认知,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摒弃片面的“单向度”式的科学技术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职业演变与科普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职业的生成和演进表征着科学建制化水平的高低,科学家科普责任的增强促进着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本文把科学建制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逐一探讨了科学家职业的形成和演变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家科普责任的产生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突现理论:历史与前沿--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穆勒两种因果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哲学家刘易斯(Lewes)正式提出了突现概念.英国突现主义学派进一步将突现的理念和层级进化的观点发展成一个哲学体系.当代复杂系统突现论、各种新突现论的哲学学派,继承了英国突现主义学派的核心观点,而在系统层次突现的起源和机制的探索上具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修辞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工具,它在对传统认识论的基础、工具和目标进行批判和重建的过程中可以产生逻辑性、社会性和推理性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地位和特征也得到了确立和表征。  相似文献   

17.
客观性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从客观性的概念分析来看,客观性是对事物对象本质的普遍性把握。以往把科学仅仅理解为工具性技术,这是时科学技术本质的遮蔽。科技价值的客观本质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展示,是人的科学。科学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种,不是惟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意会知识的研究是现在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探讨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的关系,把握意会知识的本质属性,并试图建构科学认识的过程模式和结构模式,从而完成对意会知识的认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目标、研究对象等方面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阐述了自然科学方法向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的途径和机制,并指出了方法移植的限度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