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广播电视网络涉及到很多的环节,主要有:信号管理、采集、传输、处理、强弱电驱动等,若使广播电视网络可以正常运行,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证广播电视网络能够正常运行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必须要对广播电视网络的抗干扰的能力给予充分的保证。本文对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我国广播电视信号传播质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是大众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理论上讲,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应该是理性、道德、审美、社会等多方面提升大众文化现有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系统工程。但由于大众文化具有世俗性和商品性的特点,所以大众文化的品味和艺术性提升不能脱离大众的欣赏水平,提升大众文化的具体对策也应以"大众"为根本。文章通过对大众文化的理论探索及我国大众文化的现状的考察,提出提升大众文化品位及艺术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樊燕 《科技信息》2012,(5):209-210
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是平面设计和装潢设计,它更多的是一种设计上的综合体现,具有着人的多种感受所能对应的一些符号元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消费型社会对于设计的一种理性或感性需求。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呼啸而至的影视传播时代让大众文化如虎添翼。在追求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的文化语境中,1990年代以来整个文学艺术的生产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世俗化。文学世俗化固然有着划时代的积极意义,但在审美范畴上也存在着诸如丧失真、背离善、消解美等明显缺失。而倡导道德自律、实施行业监管和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则是净化文苑、建构和谐文化生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李会峰 《科技信息》2013,(16):466-466
<正>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山东省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形象工程,其中,广播电视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广播电视是最现实有效的文化传播工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宣传国家政策、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一个基础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为了抢抓机遇,搞好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全力打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大众文化研究的奠基性理论.我国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经历了由野蛮移植、质疑反思到恪守本位这样一个演进过程.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开展,它既是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有力武器,也是建构中国大众文化理论必须汲取的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众文化生产方向的把握、对大众文化所传递价值观的整合作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透过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建立引领机制,不仅要优化传播机制,还要建立预测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机制、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众文化生产的机制、区分大众文化多样性需求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寒 《科技信息》2012,(23):466-466
当地新闻节目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传播当地新闻、引导舆论是县级台的基本功能。改进会议报道,重视平民意识,提高策划意识,突出地方特色,精办特色专栏,是办好当地新闻节目的有效途径。 在县级广播电视台中,新闻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干,是受众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办好电视节目,首先就是办好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高等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大众文化的不足较为引人注目,所以人们往往简单地把它们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商品性、技术性、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内在规定--商品性是大众文化的前提;技术性是其载体;娱乐性则是其中心.大众文化的不足并非它自身的根本缺陷,而与它自身的商品性、技术性、娱乐性的越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字化电视传播的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城乡居民对广播电视、互联网信息等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需求越来越大,选择余地越来越多,广播电视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要求广播电视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和普遍要求,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多样性、专业性、个性化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而我国广播电视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电信部门却已完成了企业化改制,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初步形成了开放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进入IP电视等新的服务领域。到200…  相似文献   

12.
王尔德是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他身体力行地实践唯美主义主张。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和当下大众文化呈现的生活审美化、追求瞬间快感和享乐、消费主义倾向有着紧密联系。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看当代大众文化的唯美倾向,辩证审视大众文化的优势和弊端,有助于建构当代社会健康良好的大众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是文化理论批评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该文将从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商品化、伪民主化三方面对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作一番解读,并对该理论的局限作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即已萌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形态。许多学者认为这与工业社会、消费时代的到来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不可否认,大众文化的风行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大众文化影响下,人们主体性消失带来的精神上的虚无及审美心理的蜕变是当下大众文化潮流下的我们需要悉心反思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透过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一书,对西方文化的传播发展进行分析。以传媒的角度看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大众文化如何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通过《传播的偏向》这本书,我们也能看到伊尼斯并不完全是"媒介决定论"的始端,他的理论更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7.
信息传播媒介经历了语言、文字、印刷品、电子形态等发展阶段,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数字化衍进,数字技术成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数字传媒成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数字传媒具有信息量大、便捷高效等优点,包括互联网、电子出版物、数字广播电视、卫星通信、手机短信等诸多形态。  相似文献   

18.
论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具有文化领域的开放性、文化消费的共享性、文化定位的通俗性和文化形成的市场性等特征。现代科技革命为大众文化创造了技术务件,提供了经济条件和赋予了现代内涵。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稳定与控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众文化得以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迅速兴起和发展。面对大众文化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理论的阐释面临着危机。当前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研究出现和阐释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者对大众文化持有各种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态度,二是对因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和矛盾性而带来的难题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西方文化的犬肆入侵,中国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已融入全球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并非同一概念,与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高雅文化针锋相对,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文化、世俗享乐文化和技术传媒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