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章》是《楚辞》中的重要作品,它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和《悲回风》九篇。这九篇作品正如朱熹所说:“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现在一般认为,其中除《桔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外,其他诸篇都是他在两次流放中所作。它们大多是记实之词,真实地记述了屈原在流放期间的生活经历,抒写了他在流放期间怀念故国的真挚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九章》是屈原一组诗篇的总题,朱熹说是“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一时之言”(《楚辞集注·〈九章〉序》。下引文不注者同),证之各篇所写的地点和内容,此言得之。这就纠正了王逸“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复作《九章》”(《楚辞章句·〈九章〉序》。下引文不注者同)之说。惜朱熹虽正确知其“非必一时之言”,却未予进一步探求其言之先后,仍本王逸《楚辞章句》所列的《九章》篇次,作:  相似文献   

3.
毛庆先生提出《九章》的创作,乃屈原有着整体构想,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从《九章》的语言形式、诗题的排列规律、篇中和篇尾所展现的心路历程等方面看,诗题存在着排列密码。毛先生的上述结论是倒果为因的,屈原对《九章》的创作主要是创作过程中和之后的整理。  相似文献   

4.
《涉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屈原的名作《九章》里的一篇。在这篇诗中,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进发出绚丽的异采。 屈原(公元前340——278),名平,战国后期楚人,楚王宗族。在战国七雄中,楚本是一个版图最大,实力相当雄厚的大国,和秦是逐鹿中原统一中国的旗鼓相当的对手。正如苏秦概括当时的形势所说的那样:“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到了屈原所处的时代,楚已经由盛转衰,由强转弱了。屈原二十来岁时,为楚怀王左徒,职位  相似文献   

5.
一、虽过失犹弗治《楚辞·九章·借往日》曰:“借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囚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秘密事之我心兮,虽过失优件治。”此乃届子追忆往昔与怀王君lh相得之时,怀王安以重任,己亦邑勉从事。王逸注释“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儿治”,曰“天灾地变乃存念也”、“臣有过差赦贳宽也”,后世说者大致不出其窠臼。今案:屈子之为人也严于律己,必非已有过差君个究治则沾沾自喜之辈,旧说之误甚为显叫。“我心”,在心由。“秘密事”.指怀下独与m原煤画面托付之事,即《史记·屈原灵生对…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不知何所指,后人纷纷推测,很难作出结论。《史记》屈贾列传》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传中又引《怀沙》。看来在司马迁的时候,确认这些作品是屈原写的(大概包括《九章》全部)。《楚辞》所收其他各篇,就很难置信了。而《远游》一篇尤其可疑,很可能是汉人的作品。篇中所言冲举不死之说,出于秦以后方术之士“悲时俗阨迫之,愿轻举而远游”,和《离骚》的宁死不忍去其国的意思是迥不相侔的,  相似文献   

7.
屈原创作的《楚辞·九歌》十一篇,其中大多是恋歌。人们赏析这些抒情短章时,都不禁要赞誉它怡情悦性的爱情描写,这是一束永远惹人喜爱的独特无比的鲜花!自从王逸为《楚辞》作注一千多年来,由于考古识古之难,加上诗无达诂,人们对《九歌》的研究和赏析难免歧义蜂生。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九歌》中的爱情描写集中地反映出屈原创作在巫楚文  相似文献   

8.
“楚辞”是屈原所开创的一种新文体。如《离骚》、《九歌》、《九章》,都是这种文体的典范。这种文体,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源远流长,蔚为大观。试分论之。  相似文献   

9.
从“古者诗三千余篇”到“三百五篇”,是一个在自然选择淘汰与人工整理双重作用下的层层递减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十去其九式的一蹴而就的情况。《诗》三百五篇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鲁国太师挚。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在《编集拙诗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诗中有云:“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那么,《长恨歌》的“风情”何在呢?我以为,洋洋一篇《长恨歌》,从它的问世时代与其创作艺术上两方面看,作者通过对唐玄宗与杨太真的爱情故事,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表示了不满,同时运用  相似文献   

11.
从“古者诗三千余篇”到“三百五篇”,是一个在自然选择淘汰与人工整理双重作用下的层层递减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十去其九式的一蹴而就的情况。《诗》三百五篇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鲁国太师挚。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九歌》 《九歌》是我国战国时代楚国民间祭祀神的诗歌,共有十一篇(“九”不表示实数),即《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本是民间的口头创作,后经过屈原整理加工而成。传说屈原被放逐沅湘时,因“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王逸:《楚辞章句》),见民间祭歌鄙陋,便把它搜集整理成为现在保存下来的《九歌》。《九歌》既为祭歌,它的内容大体也不外乎记叙有关祭祀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历代关于《橘颂》意旨主要是两个方面不能统一:一是《橘颂》的写作时间,早年?晚年?二是《橘颂》歌颂的对象,屈原自己?君子?楚王?又有一个共通点:《橘颂》是托物言志、供物抒情。笔者从与屈原的其他作品思想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橘颂》的写作时间当是屈原青年时代从政初期。《橘颂》歌颂的对象应是橘树。同时,笔者以及此文是解读屈子精神的重要文献,但历来因为屈原的另一篇文章《离骚》的存在而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4.
《九歌》大约是屈原被放逐在沅、湘流域时期的作品。 王逸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午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15.
《九章算术》(以下简称《九章》)是我国最古老的数学经典之一。它大约编纂成书于东汉初,著者不详。《九章》反映了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数学成就。《九章》收集了二百四十六个应用问题。它包括了算术、几何、代数这几方面的内容,分属于“方田”、“粟米”、“衰(音:摧)分”、“少广”、“商功”、“均输”、“盈  相似文献   

16.
小序屈原《九章》“非一时一事之作”,前人早已言之.正因如此,它反映了屈原前后几十年间的思想与生活,无异于屈原的自传.一由训诂难明,二由史实难考,以致众说纷纭,真相尚晦.二百年来,小学大明,学者治骚,甚多新得;但牴牾难安之处,亦尚未免.窃不自揆,以史证史,以骚证骚,博采通人,兼申己见.凡所诠说,力求证之本文而协,验诸他章而通,彼此印证.不但文义可明,而屈原行实亦庶几可考.自惭浅陋,未敢自信;匡谬订讹,望之贤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诗经》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睢》),“女执懿筐”(《七月》)“穹室熏鼠”(《七月》)“涉渭为乱”(《公刘》)和屈原《九章·悲回风》“物有微而陨性兮”中的一些字词的旧注进行质疑,并运用古籍文献资料,进行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思无邪”本出自《诗·鲁颂·?》篇,而《论语·为政》第二则中记载孔子论诗的一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到底指的是什么,历来说法甚多,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思无邪”并非《鲁颂·?》篇的本事本义,而是孔子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二、“思无邪”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三、“思无邪”体现了孔子的一种达观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列出具体篇名。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有限,而且屈原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有着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二十五篇之篇目迄今尚未论定。有几个争议较多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篇目的确定:《九歌》的篇数问题;《远游》的作者问题;《大招》和《招魂》的作者问题。在综合文献考证和前辈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对“屈原赋二十五篇”篇目做了初步考订。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张爵《九章正明算法》四卷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刊本之残本。该残本可以补充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正明算法”条之所略,并可据以辑得刘仕隆《九章通明算法》(1424年)“难题”的大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