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水中灵巧型航行器垂直撞击舰船目标侧面的弹道形式,即将全弹道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方案爬升段、近水面主动搜索段、相对舰船平行运动段、方案转弯垂直撞击段4个阶段,并对各段弹道的实现方法和衔接条件进行了研究. 在建立航行器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及制导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数学仿真系统对航行器的整个运动过程进行了闭环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中灵巧型航行器全弹道形式及弹道实现方法能够满足垂直撞击水面舰船侧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水下航行器舱室内用水需求困难,针对废水水质建立了膜分离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废水的处理性能及出水回用性能.实验废水为模拟的水下航行器收集到的废水,结果表明,尽管系统进水水质、流量变化较大,但经系统各级处理后,浊度和阴离子洗涤剂(LAS)去除率为100%,COD和氨氮(NH3—N)去除率可达99.9%,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航行器编队水下航行时的导航定位问题,针对主航行器设计了单体导航定位系统,对于编队中的从航行器,应用水声定位及通信传输模块进行绝对定位,以此完成整体编队导航定位,并给出了整体设计思想和软件流程.通过实验数据对导航精度进行分析,比较了简易DR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导航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不平衡的三相电压、谐波、电压变化以及闪变,包括由于电气化铁路对于电压、电气以及磁场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将各类牵引供电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与最新规范、标准和法规所推荐的预防和限定值相比较之后,提出采用现代科技可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产生的影响与危害,总体了改善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设计思路与措施.根据长期的应用实践,提出电子系统从原理图到印刷电路板设计及整机组装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在水下航行器的艇体外形设计上都采用传统船舶设计方法,尝试采用数学建模方式描述水下航行器的型值,通过计算型值及推导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水下航行器已知设计参数得出不同数值情况下的型值函数,最终通过数学计算方法与图谱查找方式得出最优航行器艇体型状.  相似文献   

7.
小型水下自航行器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下自航行器动力学建模是其控制研究的基础,为此基于Newton-Euler法建立了水下自航行器的一般动力学模型,其模型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利用解耦和摄动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将控制系统分解为弱耦合的子系统.基于简化模型设计了航速、航向、纵倾和深度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了自航行控制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ICEM CFD软件对不同沉底姿态时的驻留航行器模型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利用CFX软件对其在不同海底来流速度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建立了分析驻留航行器沉底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了海底来流速度和沉底姿态对驻留航行器沉底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14 m/s的海底来流速度下,驻留航行器能够保持沉底的稳定性;在1.028 m/s及以上的海底来流速度下,驻留航行器不能够保持沉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较全面地讨论了彩电遥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并对一般常见的一些干扰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实践证明 ,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方法对克服电磁干扰 ,提高遥控系统的可靠性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未来军事竞争与对抗呈现多介质空间的体系对抗,而现有航行器平台仍大多局限于单一介质空间运行环境的现状,突破传统航行器定式,提出具有多介质航行能力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概念,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发展此类航行器的必要性,分析了规划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普勒速度声纳的水下航行器导航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由多普勒速度声纳、姿态测量组件和陀螺罗经组成导航系统,研究了速度解算和误差分析方法,给出了导航卡尔曼滤波算法.实船航行试验结果证明了导航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下航行器噪声的测量,目前对测量设备和方法进行了广泛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研究海洋环境对水下航行器噪声测量的影响较少。文章对水下航行器进行仿真,根据虚源法和射线声学理论来模拟海洋波导环境,设计恒束宽垂直阵来测量不同海水深度、不同声源位置以及不同声速梯度下海洋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了上述不同情形下水下航行器噪声测量的误差值。仿真研究表明:浅海海域航行器宽带(20 Hz~1 kHz)噪声测量误差最大可达1.8 dB,海水越深对噪声测量的影响越小;声源位置靠近水体边界时,航行器宽带噪声测量误差可达1.5 dB,在海水水体中间位置测量时误差较小;在不同声速梯度时,航行器宽带信号测量误差在1.5 dB以内。  相似文献   

13.
航天发射和运载火箭发射场的恶劣电磁环境对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国军标和航天发射对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一套航天测试产品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为整机系统的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场路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  王震 《应用科技》2009,36(1):18-22
开关电源具有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然而由于开关电源工作在高频状态,其产生的瞬态脉冲包含有高频谐波,从而形成较强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电磁兼容问题相当突出。因此在开关电源的设计阶段,单纯的用场或路的方式都不能完整地解决电磁兼容问题。通过运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和电路仿真软件分别解决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问题,从而以场、路结合的方式在设计阶段进行互补分析,可以合理有效地提高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以达到相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孙致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505-6510
通气内流场是超空化流场的重要部分,其特性反映了超空泡航行器一体化通气系统的性能。分析了超空泡航行器空泡流型实现与控制对通入气体参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通气系统方案。建立了分析模型,采用CFD方法获得了超空泡航行器通气内流场特性:(1)均压室内包含喷口欠膨胀射流和旋涡状掺混流场两种形态,射流在径向及轴向影响范围有限,均压室能够发挥稳定流场状态的作用;(2)气体通入初期,喷口射流激波发生振荡和推移,伴随流场参数的大幅波动,均压室内气体压力及通入气体流量均呈现波动特性;(3)内流场参数随时间推移达到稳定状态,t=0.2 s通入气体流量稳定,各通气孔分配比确定,通气流道无阻塞。表明所提出的通气系统方案满足超空泡航行器通气要求。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设计建造了滑波航行器的原理样机--漫步者I,并在水池中进行了静水环境下阻力试验、规则波中自航试验及无约束迎浪航行试验.研究了滑波航行器静水阻力成分以及规则波波长与波幅对滑波航行器浮体升沉幅度、纵摇角度、滑波推进器推力值及无约束航行航速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波长、波幅下各参数变化的趋势.试验结果为数值计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研发大航程低碳型无人水面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海况中欠驱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水平面上编队问题,结合路径跟踪控制和一致性算法构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将编队任务分为两步:1)对于每个UUV个体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完成对各自期望路径的跟踪;2)对于多个UUV之间设计一致性协同算法,完成UUV编队的协同运动;编队控制器设计考虑了外界海流干扰及UUV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等因素.针对海流干扰设计干扰观测器,利用自适应技术对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编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浅水域探测型无人水下航行器海洋动能发电装置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浅水域探测型无人水下航行器探测模块长时连续工作时对能源的需求,设计了基于海洋动能的晃动发电装置,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航行器与晃动摆耦合的运动方程,最后根据简化的运动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并分析了影响晃动发电性能的因素,研究了不同海况下航行器运动幅度、周期、摆长、质量、转动惯量等参数以及不同运动耦合对发电性能的影响。在2级海况下,最佳电机阻尼系数为5.4N·m·s/rad,3种激励运动耦合时发电装置平均功率能够达到0.5W。研究分析表明,提出的基于海洋动能发电装置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在一般海况下,能够满足探测模块的能源需求,同时发现运动幅度、周期、摆长、质量以及耦合横摇运动对发电性能影响较大,转动惯量以及耦合垂荡运动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后期晃动发电机的研制、工程试验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矢量推进器进行航向控制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与采用传统的鳍舵进行航向控制的AUV相比,具有更好的低速操控性及定位精度.根据单矢量推进式AUV的特点,将AUV的推力视为螺旋桨转速及矢量推进器摆角的函数,运用Newton-Euler法建立了AUV的6自由度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采用四阶五级龙格-库塔方法对单矢量推进式AUV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在Matlab环境下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仿真预测,并通过水域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为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磁兼容性设计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通信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策略,并提出了一些用于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