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键技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各国技术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韩国制定和实施关键技术计划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一、韩国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历史背景1961年,韩国开始推行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制定了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加强科技教育,引进人才和技术,建立科研体制,开发科技资源,经济发展目标由“进口替代”型转为“出口导向”型战略。20世纪70年代世界先后爆发两次能源危机,韩国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遇到挑战,产业政策开始注…  相似文献   

2.
韩国国家关键技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1年,韩国开始推行第一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制定了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加强科技教育,引进人才和技术,建立科研体制,开发科技资源,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型转为“出口导向”型。20世纪70年代世界先后爆发两次能源危机,韩国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遇到挑战,产业政策开始注重强化工业基础,提高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改善工业技术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出口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韩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为继续发展出口,产业结构急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为准确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正确选择国家关键技术及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而关键技术选择不是单纯从技术发展的层面考虑的重点技术领域的选择,而是紧紧围绕实现国家目标的需要而开展的技术选择工作,并据此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战略。针对我国国情和面临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态势,在“赶超”战略已定的条件下,优先发展国家关键技术是实现我国国家目标的战略举措。为此,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欧盟及西方主要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国家关键技术的选择及我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的研究报告,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60年代纺织;70年代发展船舶、汽车;80年代专攻电子新技术……抓住历史机遇—— 1961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0美元,全国85%的人口是农民,工业只有一些由美国援建的纺织、制糖和面粉加工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很少。也正是在六十年代,韩国抓住了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机遇,确定建立“出口主导型经济”的总政策,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主义”的口号。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先是抓住具有优势的纺织业,然后发展船舶、汽车,再后是专攻微电子等高技术工业,韩国经济终于腾飞。韩国从一个亚洲穷国跨入了“新兴工业国家”的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虎”之一。金字中与“大字”:纺织工业擎柱刚开始搞出口创汇时,韩国的基点是很低的。由于资源贫乏,开始时高粱杆、玉米皮、青苔,甚至人尿、蝗虫、墓碑、蚯蚓等等东西统统拿去出口。此后,韩国决定从技术和劳动力都具有优势的纺织工业  相似文献   

5.
张璇 《太原科技》2006,(1):32-33
杨起全 现任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与技术评估工作、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与制定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评估。“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评估工作等,主持完成国家“十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总体研究项目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战略的研究工作、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是国家技术预测与关键技术选择项目负责人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1.紧紧围绕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着眼于提高美国经济的竞争力 从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基本特征是联邦政府更加关注和支持民用商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科技资源,与工业界一道加快技术的商品化步伐,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此认识基础上,克林顿政府制订了三个层次的技术发展战略: 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与商业化步伐,使之成为21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保持工业关键技术的领先地位。对  相似文献   

7.
大国竞争正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关键技术与产业面临限制和打压的环境中,面向军民两用的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的“卡脖子”特征主要发生在面向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应对重大社会挑战三个层面,是军民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赶超的重大使命。因此,军民科技创新网络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网络的耦合关系和网络组织中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分配,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结合关键技术与产业的创新特征,围绕技术赶超的“原路模仿型”“弯道超车型”和两者相结合的“双元交叉型”三种发展路径进行设计,推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综观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各国政府都将着力培育科技企业发展环境,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战略。随着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贯彻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转变传统工业“两高一低”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新《公司法》的修订实施,也将在政策环境、法律制度、具体措施上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在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1.建设信息化政府的背景当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开始迈向信息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信息化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化的推进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美国政府1993年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举措,触动了世界各国;欧共体、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相继推出了结合本土情况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1997年,美国政府又提出了“数字化地球”这一全新的理念,将人类与地球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工业和高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信息、能源、国防、农业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他们的最新科技发展计划中,都把新材料技术列为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