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将信息量模型与 GIS系统结合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 GIS强大的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功能 ,实现对地质环境数据的分层次管理。在此基础上 ,利用信息量模型开发了基于 GIS的空间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模块。最后 ,以长江三峡库区为典型实例 ,讨论了 GIS与信息量法模型结合及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陆川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地质灾害数据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资料,选取了断层构造、坡度、灾害点密度、工程地质岩组、降水量、人类工程活动和水系这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陆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相结合,最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得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可为今后陆川县地质灾害的预防、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系统在GIS具有的信息采集、分析和管理的强大功能基础上,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评价指标信息库,采用权重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C Builder和VC 7.0程序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业界和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也正是基于此,选择GIS的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文章首先从地质灾害的必然性、随机性和不规则的周期性、突发性和渐变性等方面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然后阐述了GIS技术引入滑坡灾害评价的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滑坡地质灾害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对于其他的相关方面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中选取灾害点密度、坡度分布、地貌类型及高程、岩土体类型、水系分布、断裂发育程度、降雨量分布、人类工程活动强度8个评价指标因子参与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根据各评价指标因子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MAPGIS为每个评价指标因子图层赋属性。基于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了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工作;区划结果分为高、中、低3种危险性区,结合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成果和发展规划,为汉阴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及群测群防提供一些理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北川县为例,应用GIS技术对5个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提取和叠加分析,并结合降雨因子最终完成北川县灾后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52.6%,地质灾害点占95.9%;中危险区面积占25.1%,地质灾害点占3.7%;低危险区面积占22.3%,地质灾害点占0.4%。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e Information System,GIS)具有对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强大的分析、三维显示、决策、模拟以及预测等功能,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IS平台为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实现监测数据采集与维护管理、资料分析以及大坝安全评价的在线可视化提供了可能.文章研究了基于GIS平台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及实现途径,为提高大坝安全评价的可靠性与适时性、实现大坝安全监控的信息化、优化安全监测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野外调查及灾害特征分析为基础,综合GIS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多源数据整合技术应用于县域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分析,基本解决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的瓶颈问题。将基础地理数据、灾害点特征数据、相关多媒体数据等异构数据源进行标准化处理,规定空间数据和灾害特征数据连接的各种关系,建立了基于SQL Server的ArcSDE Geodatabase地质灾害专题数据库。以VS.NET(C#)和ArcEngine作为可视化开发工具与GIS开发平台,实现了县域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相关功能模块及软件的设计与编制。此系统包括灾害信息的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评价、制图输出等功能,为野外灾害数据快速采集与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计算机平台。  相似文献   

9.
GIS在四川九龙县地质灾害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龙县地处川西,受水电开发、道路修建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加之区域气候变化加剧,地质灾害复发和新发程度高.采用传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精度将难以达到可操作的程度.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结合数理统计中的信息量法,选取对区内生态地质环境影响巨大和易量化的因素作为评价因素,包括DEM、坡度、坡向、水系、道路、居民地、工程岩组,通过对应数据的收集、栅格化、叠加运算和修正,得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功能为地质灾害信息的规划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何利用GIS进行地质灾害的信息管理,在GIS平台与地质灾害之间架设一条"桥梁",并探索出一条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度探讨了当前GHMIS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论证了当前GHMIS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灾害地质立体图图切剖面作为立体图三维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进行地质灾害分析、预测和防治工作的有力工具.切出的二维剖面图与灾害地质立体图相配合,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图区内地层、灾害体、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各种地质体和灾害体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指导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以ArcEngine为基础开发平台,利用C#.NET语言、GIS技术,基于基础地质数据,建立地质剖面图的数据模型,探索在ArcGlobe平台支持下的三维区域灾害地质图中实现自动图切剖面的技术与方法,并在QuantyView平台上,实现了方便、快速、准确的对任意地区任意地段地质剖面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2.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递增。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分析研究,选取了历史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植被条件、降雨量、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平台,对玉树"4·14"地震震后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程度划分。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复杂建筑项目的实施、环境与自然灾害的评估等都需对地下条件进行精确模拟.由于地下条件的特殊性、地质对象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属性的各向异性,决定了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的复杂性.在详细阐述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的要求、流程与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面临的挑战.随着GIS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优化及IT技术的集成.基于三维GIS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紧密结合是三维地质建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小震大灾”的原因是前期干旱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在暴雨作用下引发大量次生灾害。在小震大灾的岩土性质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和极端干湿气候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利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震后灾区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了快速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为6865.87 km2、15102.72 km2、9869.06 km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牛栏江沿线,呈带状分布,以及受地层岩性的影响呈岛状等不均匀分布,今后在进一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区域泥石流灾害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惠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667-5672
采用当前方法在持续强降雨环境下提取地质危险区的灾害特征时,不能准确的计算特征因子对应的权重,提取到的特征精准度较低。基于此,提出持续强降雨天气下地质危险区灾害特征提取方法,选取坡度、起伏度、地表切割密度、地表切割深度、河网密度、植被因子和降雨因子作为持续强降雨天气下地质危险区的灾害特征因子。基于专家权重系数通过群组AHP聚类分析法计算个体差异系数和群体一致度系数,采用线性加权法结合个体差异系数和群体一致度系数获得特征因子对应的最终权重,选取权重较高的特征因子作为地质危险区的灾害特征,实现持续强降雨天气下地质危险区灾害特征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的计算特征因子对应的权重,特征提取精准度高。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区域孕灾地质环境背景,是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完成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评价,提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基于实地调查和GIS技术,分析了六盘山镇幅内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断裂构造、河流与公路7个因素与滑坡分布的关系,应用滑坡点分布频数这一指标来衡量每个因素中各个级别对滑坡的影响程度;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触发滑坡控制参数的权重大小。在GIS环境下对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将研究区按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区,占12.43%;中易发区,占20.14%;低易发区,占42.98%;非易发区,占24.46%。此外,结果还表明:(1)大的地貌单元和格局较明显地控制着滑坡的分布,不同地貌单元内的滑坡类型、发育程度和分布特征等都有差异性,滑坡一般沿地貌边界带密集分布发育,尤其是沿断裂呈线状展布;(2)工程地质岩组对滑坡的影响作用最大,尤其在软弱的泥岩岩组易滑地层区域内,在不同工程地质岩组区间内滑坡面积的多寡与滑坡分布密度相关性不大;(3)区域地质构造不仅控制着区域地层的展布,也控制着区域滑坡的发育,不同断裂也凸显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煤炭长期开采不仅能导致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也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采空区沉陷及各类次生灾害等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制定有效矿区灾害风险管理和城市转型策略,维护社会稳定并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本文以以抚顺西露天煤矿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感知心理测量方法,基于田野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区地质灾害公众风险感知整体处较高水平,且各区域间存在差异性;煤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感知的诗歌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居住距离、灾害经历损失、预警知识、应急知识、对政府监测预报准确率的信任、对政府应急防御能力的信任、对政府预警信息时效性的信任、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基于此,针对韧性城市理念构建自下而上公众参与机制,以期为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资源枯竭城市韧性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学三维GIS可视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地学研究三维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分析已有的多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不规则性,采用ATP建模方法,具体研究并提出了三维GIS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OpenGL图形库实现地矿3D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从而方便地生成高真实感的三维图形,并对地质三维空间分析方面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能够为矿藏及各种地质现象描述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防灾工作的特点,将GIS技术应用到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开发了基于GIS的淄博市防灾减灾决策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以信息管理、灾害分析、救灾决策为内容的综合系统,可实现直观、实时、快速的灾害监控分析与救灾指挥决策,为城市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