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典婚,作为我国婚姻史上最野蛮丑恶的婚俗之一,曾广布于全国多个地区,而以浙江省为最。尽管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恶俗一度灭绝,但随着社会形势变化,近年来它又以多种形式出现,对当今社会、婚姻和家庭的和谐构成威胁。文章重点考察典婚习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典婚形式、性质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3.
婚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以对感情的固定专一为形式,是对爱的一种升华。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长期的婚姻实践中,为保证血缘的统一纯净,立姓氏以别婚姻,出现了同姓不婚的规定。因此,婚爱必然地不会是单纯的爱情,而是夹杂了人类文明因素的混合物。《诗经》中的婚爱诗即完整地表现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4.
动物婚姻起源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物生存和繁育形成的生存扩展曲线对动物婚姻形式进行分析后指出,当个体的生存相对于繁育而言是奢侈品时,动物婚姻形成内婚制度;当繁育相对于生存成为奢侈品时,则形成外婚制度;而当生存与繁育的边际替代率大于1时,动物形成对偶婚姻。因此,在一定生存能力的预算约束下,动物在生存和繁育支出时决策的效用最大化,成为动物婚姻不同形式的经济选择。  相似文献   

5.
三舒 《世界博览》2009,(8):69-70
有人说婚姻头三年就像玻璃婚,随时都有可能碎掉。携手走入婚姻的“我们”,又能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6.
草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地上。草苗内部分为60苗,40苗和花苗三个支系。在支系内又分为“上层亲(良亲)”、“中层亲”和“下层亲”三个不同的婚姻阶层。草苗存在着严格的族内婚,支系内婚和阶层内婚,这对草苗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权平等等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大小凉山彝族宗法性婚姻形态,是整个彝族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宗性法性婚姻的典型代表之一。建国前、大小凉山彝族的宗法性婚姻形态主要包括聘娶婚、姑舅表优先婚、转房、赘婿及重婚五种形式,从其婚姻缔结原则和内容上看,都充分体现了夫权、父权与族权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宋代南戏和元代杂剧所表现出的两代文人之仕婚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宋代文人社会地位高,他们只求做官,不求做人;为了做官,不惜负心婚变,攀婚高门,他们对待仕婚矛盾的态度是仕高于婚,婚姻是为仕宦服务的,其婚姻带有明显的功利思想,这是宋代科举大盛的一个恶果。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他们只求做人,不为做官;为了做人,他们重婚轻仕.追求理想的婚姻生活,并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这是蒙元中断科举给元代社会道德风尚带来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宋元戏曲中文人仕婚观的差异,是宋元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制度、不同道德风尚的形象反映,尤其反映了两代文人尊卑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自明代以来,随着中央王朝对彝族地区统治的深入和改土归流的不断推进,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地区的人口结构、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进而使当地彝族的日常生活行为、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改流相对彻底地区的彝族上层逐渐出现跨等级通婚及民族之间相互通婚现象,打破了传统的婚姻制度,而在改流不彻底的边远山区和川滇凉山地区却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婚姻特点,即等级内婚、民族内婚、氏族外婚和转房婚,这种传统与变易的并存对彝族自身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婚姻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小细胞,在秦人家国的发展壮大中起过积极的作用.秦人的婚姻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政治联姻是秦国贵族发展壮大其势力的有效手段;战国时期,秦国贵族通过与周边各国的政治联姻来维持秦国边境的和平,壮大秦国的国力;普通平民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婚姻为主,同时存在媵婚制,作为一夫一妻制婚姻的补充形式.在秦人的婚姻家...  相似文献   

11.
木乃热哈 《凉山大学学报》2003,5(2):150-153,159
凉山彝族为世系继承的幼子继承制,男女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婚姻上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同等级内存在等弟差别和变相的买卖婚姻。  相似文献   

12.
蒙古英雄史诗考验婚中所叙述的英雄为岳父家驯服野生动物而作为娶其姑娘的条件这一母题是蒙古先民真实婚姻习俗之反映,与世界其他民族古老服投婚相似。英雄为岳父家驯服野生动物的考验任务与蒙古先民游牧年代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婚姻史经历了杂乱婚、血缘婚、伙伴婚、对偶婚、专偶婚五个发展阶段。中国的婚俗先后有掠夺婚、服役婚、买卖婚、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招养婚、招养夫婚、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嫁殇婚、阿注婚、试验婚、自愿婚共十五种型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原因以及未来农村婚姻的形式。婚姻的性质和功能、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等原因是造成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农村婚姻形式会逐渐发生变化,未来的农村婚姻将变成“联偶婚”形式。  相似文献   

15.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班奈村佤族的同姓婚、交错婚和堆砌婚进行研究,阐释了班奈佤族对这三种婚姻形式产生忌讳的根源,分析了为"犯忌"者举行的"求恕"仪式以及由此类婚姻形式所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在维系班奈佤族社会正常运行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6):28-29
物质是婚姻的基础吗?就在人们热议《祼婚时代》并为其争论时,自然界的鸟类早已做出了答案。不管是“房在手,跟我走”的园丁鸟,还是为求偶唱歌跳舞累到死的长尾妖鹟(wēng),又或是捕食能力决定婚姻的北极燕鸥,对它们来说,裸婚的事都不是事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婚礼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嫁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程序的"六礼制度"、结婚年龄、陪嫁制度和同姓不婚等.这些规定和要求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仍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平安时代的婚姻、家庭形态——“访妻婚”和“妻方居住婚”与当时的“摄关政治”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日本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当时的婚姻、家庭形态中所包含的“小孩的归属”问题、“近亲婚姻”问题和“正妻地位的确立”问题对“摄关政治”的确立、持续和衰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等级内婚制的婚姻关系决定了凉山彝族婚姻不是一种买卖关系,而传统的习惯法是维护等级婚姻的,等级婚姻与习惯法两形成互为条件的依存关系,从而自然构架成一种政治联姻结构。无论是等级婚姻或是习惯法,只要一种条件存在,它们整体存在的情况一时便不会消失,所以应从社会学角度审视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罗城仫佬族婚姻习惯法民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仫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其在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习惯法也有一定的特色,例如实行并不严格的民族内婚和严格的血缘团体外婚制,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走坡"的方式自由恋爱,但婚姻以包办为主,一般是由父母在"赶圩"时吃米粉谈亲事,盛行"送嫁十姊妹"和"走媳妇路"(不落夫家)习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